馬 寧
(作者單位:長治廣播電視臺)
新媒體對電視節目制播分離的影響
馬 寧
(作者單位:長治廣播電視臺)
21世紀后新媒體的出現,對電視節目制播分離模式的運行造成了很大的沖擊,但同樣其也為電視節目制播分離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機遇。本文分析了新媒體對電視節目制播分離的影響,總結了推動電視節目制播分離發展的有效措施,以供參考。
新媒體;制播分離;影響
1.1豐富節目內容,創新節目形式
傳統媒體在對電視節目的制作過程中,受制條件多,節目的內容單一,過于靜態,節目的形式規規整整,采取大眾傳播的方式,與觀眾之間缺乏互動和聯系,無法及時采納觀眾的意見,與觀眾的信息交流方式有限。新媒體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在節目的播放和后期都可以與觀眾形成有效的溝通和互動,拓寬了節目的播出渠道,節目形式上具有分眾化特征。新媒體以其多功能的特點,實現與觀眾的全方位、多渠道的互動,為觀眾提供了非常便捷、自由的信息交流平臺,在交流平臺上觀眾可以與其他觀眾進行在線互動,互相交流,能夠吸引更多的觀眾參與進來,為節目制作單位提供更多的建議,有利于節目制作單位及時改進,不斷進行更新和創造,提升電視節目的競爭能力。因此,在新媒體的作用下,能夠推動電視節目制播分離模式下的制作公司,不斷的進行節目創新,豐富節目內容,創新節目形式,從而使電視節目更加符合觀眾的需求。
1.2電視節目制播分離能夠為新媒體提供有效的節目內容
新媒體時代,節目的制作單位可以選擇多個媒體平臺進行節目播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想要更好的生存下來,節目播放單位就要在嚴峻的市場競爭中,不斷的提高競爭能力,這與原來的播放單位壟斷播放的現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由此可以看出,制作單位和播放單位在進行電視節目的制作和播放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受眾群體的需求,努力創造出符合觀眾需求的高質量的電視節目。因此,在新媒體的影響下,制作單位要不斷的創新節目的內容,根據新媒體的特點,充分的了解觀眾的需求,制作出既符合大眾審美又具有創新性的電視節目,提高收視率。節目的播放單位也要根據市場的需求,使節目的播放效果更加的具有市場競爭能力,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好的生存和發展。
2.1規范政策法規,健全人事制度
政策導向和法律規范對電視節目制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此,我國政府應該積極的放寬政策條件,并嚴格落實和執行力度,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根據我國電視節目的發展現狀,給予電視節目制作單位更多的政策鼓勵,降低市場準入條件,為電視節目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為電視節目制播分離提供有力的保障。電視節目的發展與電視臺的工作人員具有十分重要的關系,但是目前電視行業內人力資源制度不完善,無法對員工進行合理的分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不高。電視節目制播分離模式的實施,使得電視臺原有的人事制度得到了改善,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加速人力資源的流動速度,因此,健全人事制度,對工作人員進行合理的激勵,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為電視行業的發展吸收更多優質的人才。
2.2完善節目的評估體系和播放機制
電視節目的制播分離主要就是對電視節目的制作和播放進行分離,在電視節目的制作過程中,將部分的節目轉交給電視臺之外的制作單位完成,制作單位并非只向電視臺負責,還可以與其他的媒體進行合作,開展電視節目的營銷活動。在電視節目的播放過程中,一個播放單位可以播放不同的電視節目,而制作單位也可以在不同的播放單位中進行選擇,但是這種模式的發展必須要有充足的市場信息,準確的了解市場動向和觀眾的收視心理。因此,在電視節目制播分離的過程中,要建立完善的節目評估體系,對節目制作進行系統、有效的評估,建立評估和監督機制,保證節目的制作質量。還要完善節目的播放機制,節目的播放效果對電視節目的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通過播放機制的制約,可以有效的規范節目的播放質量。只有通過這種辦法才將電視節目制播分離的發展方向擺正,推動電視節目制播分離的良性發展。
電視節目的制播分離是電視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必經之路,伴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對電視節目的制播分離帶來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發展的契機。因此,推動電視節目制播分離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要根據制播分離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并實施有效的措施,降低電視節目的市場準入條件,從而推動電視節目制播分離在新媒體的作用下良性發展,最終實現促進電視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的目的。
[1]趙洪濤.我國媒介生態下電視節目制播分離現狀及趨勢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
[2]鐘南南.多媒體融合環境下廣電業制播改革實踐探索[J].今傳媒:學術版,2015(11):65-66.
馬寧(1977-),男,漢族,山西長治人,長治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