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璐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
大眾媒介與明星文化
石明璐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
“泛媒體”時代,“明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接近人們日常的媒介視野,受眾開始好奇并嘗試探索這個容貌姣好和生活炫目的人群。現代工業文明帶來了明星文化的繁榮,特別是大眾媒介的發展,讓我們更加直觀地感受明星文化,思考隱藏于其生活背后的文化內涵。
大眾媒介;明星;娛樂致死
近年來,電視媒體“造星”烽火四起,在電視媒介的發展和創新下,涌現出一批新生代影視歌三棲明星。他們大多年輕、勇敢、有才華。
湖南衛視是國內最早將選秀節目做大的衛視頻道。2005年他們推出《超級女聲》,此舉掀起了國內選秀節目的高潮,很多有明星夢的人紛紛報名參加。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迅速捧紅了李宇春、周筆暢等現在仍然享譽人氣的平民偶像。不僅如此,更是聯合天娛傳媒發起了一場平民造星運動,以簽約的形式將選手留在自己旗下,并在縝密的策劃下在演藝圈活動。隨后東方衛視創辦了《加油!中國好男兒》,湖南衛視又陸續創辦了《快樂男生》等收視率火爆的大型選秀節目。此后,在文化的交流過程中,國內多家衛視頻道開始關注國外優秀的電視節目,并購買版權效仿節目形式,也取得了較高的收視率。
在各衛視頻道爭相開創自己的選秀節目品牌時,CCTV卻一直以中國電視界老大的姿態不動聲色,那是因為CCTV有一張選秀王牌,凡是參加了這檔節目的人,想不紅都難,這檔節目就是春晚。可以說,春節聯歡晚會是一年一度的造星大會,除夕之夜,十幾億圍坐在電視機旁看一臺晚會,其影響力不言而喻,因此很多藝人以參加央視春晚為榮。當年的楊麗萍、費翔、張明敏都親身證實了央視春晚的魅力。近年來,隨著央視的改版,也推出了模特大賽、戲曲大賽和舞蹈大賽等多樣化的大型比賽,很多明星在電視媒介的發展下大放光彩。
此外,中國娛樂報業也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娛樂報紙出現在世人面前。比較知名的有北京娛樂信報社的《戲劇電影周刊》《歡樂城市周刊》《人物周刊》《中國廣播影視報——明星》(以下簡稱《明星》)等。
《明星》作為《中國廣播影視報》的娛樂版,以精美的設計、唯美的文筆報道時下娛樂圈明星動態的特點,贏得了眾多讀者的青睞。“娛樂傳聞到此為止”“我們就是娛樂界”彰顯了它大氣、權威、娛樂的定位和態度。《明星》采取視覺圖片、專欄評論、排行榜的形式,從娛樂新聞、時尚生活和人物評論三個方面為大眾傳遞最具賣點和影響力的內容。娛樂報紙傳遞的是時尚,是明星,因此它的包裝相當重要。《明星》使用橙色新聞紙印刷,三疊套裝、四開四十版,單在形式上就給讀者巨大的沖擊力。此外,為了更加準確地反映娛樂動態,《明星》與中國最大的娛樂信息提供商光線傳媒合作,將娛樂界最熱點、最時尚、最隱秘的新聞一網打盡。
目前,人們所處的時代是娛樂的時代,傳媒的時代。娛樂類報紙的崛起,極大地滿足了讀者對于娛樂新聞、明星動態和影視信息的需求,娛樂業在報紙媒介的發展促進下獲得新生力量,也使明星文化被更多讀者所了解。
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很多人逐漸將目光由傳統媒體轉向新媒體,網絡時代的推進也使信息以更快的速度進行傳播,人們獲取消息的途徑更為便捷。在這樣一個造星的時代,各類明星層出不窮,網絡也成了草根明星的催生劑。
羅玉鳳的出名不是因為她的才華而是因為她的過分炒作。她利用一些手段,沖撞社會道德底線、言行大膽無忌,同時通過網絡策劃公司,在網絡上以征婚、情感為噱頭不斷自我暴露,以出賣自己的自尊來博人眼球。“鳳姐”很快成為一種用來攻擊別人的流行用語。時至今日,鳳姐為繼續博人眼球也是緊隨時代潮流,赴美深造、執筆鳳凰新聞專欄,鳳姐似乎慢慢回歸到正路上來,也許一味的炒作只能紅極一時,但是網絡的力量的確不容小覷。
網絡的強大還造就了新一代的“網紅”。“網紅”現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反映了網絡的特點和多元化。網絡為草根明星的涌現提供了可貴的泉眼。但現在,很多年輕人的價值觀念出現了偏差,看到一一些漂亮的女孩通過網絡被人熟知或者因為某種大膽出位的行為紅極一時便萌生了投機取巧的想法,甚至不惜以傷害自己的身體作為代價,致使越來越多的“網紅臉”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這對于很多青少年來說,是不好的價值引導。
大眾傳媒有時讓人忘了思考,快節奏、一次性的特點讓很多人面對一種現象時來不及思考,應接不暇的大篇幅報道以娛樂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讓人的思維變得遲鈍。不像讀書讀報那樣,可以反復閱讀,可以慢下來思考一會,可以去感受自己所看到文字,去想象與之對應的畫面。在泛娛樂化時代,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娛樂的形式呈現,但現階段的表現是不該娛樂的被娛樂了,真正可以娛樂的卻令人感到麻木。如果長此以往,嚴肅的公事變成街邊新聞,人們開始被動地接受一切,整個民族整個國家都會陷入困境,人們的精神生活將變得不堪,甚至是文化的消亡。因此,正確利用大眾媒介來發展明星文化變得更加重要。
石明璐(1990-),女,山東泰安人,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影電視藝術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