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箏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我國電視娛樂節目的思想引導方式探究
黃 箏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電視娛樂節目在將娛樂大眾作為核心目標的同時,也應充分考慮到對人們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的引導作用。當前,我國電視娛樂節目表現出明顯的過度娛樂化特征,需要我們重新審視思想引導在娛樂大眾過程中的意義與踐行方式。基于此,本文在簡要論述當前我國電視娛樂節目思想引導價值的基礎上,系統總結了其在思想引導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所應采取的解決措施,從而為當前電視娛樂節目策劃、創作與傳播活動提供必要的指導。
電視娛樂節目;思想引導;踐行方式
近年來,我國電視娛樂資訊、娛樂談話、綜藝表演、游戲娛樂、益智娛樂和真人秀娛樂等娛樂節目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憑借著強烈的審美性、趣味性、觀賞性與娛樂性特征,在為廣大觀眾提供豐富的娛樂選擇的同時,也因激烈的競爭而產生了過度娛樂化的問題。部分節目逐漸失去對社會大眾的思想引導作用,甚至不斷突破社會大眾的道德底線,而招致各種批評。基于此,有必要重新審視娛樂節目對于思想引導的意義與踐行方式。
1.1培養人們產生正確的價值觀念
價值觀念,是人們對于如學習、生活、工作等各種活動價值意義的判斷標準與判斷方式,直接決定著人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行為。在物欲橫流、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社會個體秉承正確的價值觀念顯得尤為重要。電視娛樂節目雖然是以娛樂大眾為核心目標和節目樣式,但卻能夠通過節目題材的選擇、節目內容的建構、節目方向的控制,潛移默化地熏陶、培養人們對于金錢、物質、消費,以及學習、生活、工作的價值判斷標準,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例如,中央電視臺的《夢想星搭檔》以“公益為主、娛樂為輔”的理念,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合作當作節目活動的開展形式,關注于社會各階層的思想追求,傳達出互助、互愛的價值觀念。這可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心里隔膜、情感障礙、沖突對抗,營造和諧社會。
1.2潛移默化地啟迪人們的情感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必然面臨親情、友情、愛情等各種情感形式,而這也恰恰是部分娛樂節目所經常采用的一種節目題材,然而其所闡述的故事內容、故事思想、故事情感看似是某一個人的事情,但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電視觀眾對于各類情感的認知,并由此決定著其對于此類情感的態度和處理方式。例如,天津衛視的《愛情保衛戰》,江蘇衛視的《人間》節目,將戀愛中的男女所面臨的各種困惑和矛盾搬上舞臺,通過資深情感專家、家人、朋友的指導、忠告、勸誡與建議,幫助人們解決這些問題。這不僅可以幫助當事人排憂解難,而且對電視觀眾也的情感產生啟迪作用,能夠豐富其情感思想,提高人們的情商水平,使人們的情感生活變得更加順利而富有意義。
1.3塑造人們正確的性格與品德
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但能個人性格的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家庭、學校、大眾媒體和社會生活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當前,廣受歡迎的各類電視娛樂節目無疑在此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性格塑造、品德熏陶的作用,甚至可以說任何一檔電視娛樂節目都在有意或無意地向社會大眾展示、倡導一種性格特征和道德觀念,或者是堅忍不拔的性格,或者是積極向上的精神,或者是與人和諧的思想,或者是互幫互助的理念等。例如,湖南衛視的《少年進化論》《向上吧!少年》,在使青少年觀眾體驗奇幻跌出的故事情節的同時,也深刻地感受到同齡人、明星偶像在面對挫折、困難時,堅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心態和行為。這顯然對其性格和品德的形成具有明顯的榜樣作用。
當前,我國電視娛樂節目形式和數量越來越豐富,以提高節目收視率為目標的節目創新行為也進入白熱化的狀態,由此使電視娛樂節目思想引導功能越來越弱化,甚至在不自覺間被忽略掉,從而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部分電視娛樂節目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不惜采用“毒舌”“惡評”“罵戰”“沖突”之類的語言和行為來點綴、建構節目內容。這看似激烈、火爆,甚至給人以真實、娛樂的錯感,實則向電視觀眾傳達一種尖酸刻薄、自我中心的觀念,不斷地降低甚至是泯滅觀眾的道德底線,并塑造不良的性格性情。其次,部分電視娛樂節目以“娛樂”外衣,向觀眾傳達各種各樣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的思想,如“寶馬女”所說的“寧愿在寶馬里哭,不愿在自行車上笑”,將人們一直以來所秉承的“樸實愛情”觀念擊碎一地。這很容易誤導涉世未深的少女少男,使其誤入歧途。最后,部分電視娛樂節目越來越趨于媚俗化,暴力、情色、審丑、揭露隱私等行為層出不窮,從以前的芙蓉姐姐、犀利哥到當前的鳳姐,以及曾風靡一時的“獸獸門事件”等。這無不在挑戰觀眾的“三觀”,沖擊觀眾的道德底線。如何創作出“娛樂”與“教育”并重的電視娛樂節目,實現“收視率”與“口碑”雙重效果,則成為眾多娛樂節目策劃者、創作者與傳播者面臨的一個重要挑戰。
3.1選擇能夠傳播正能量的題材
當前,我國電視娛樂節目題材形式十分多樣,即便是同一題材之下也擁有諸多主題、諸多事件、諸多視角可供選擇,而以傳播正能量作為基本標準之一,無疑是提高節目思想引導價值的首要前提。具體來說,電視娛樂節目所選擇的題材首先要符合“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社會主流價值觀念、道德思想,能夠獲得廣大觀眾的理解、接受和認可;其次,要對社會大眾具有一定的價值觀念引導、思想道德教育、性格性情培養方面的價值,使社會大眾可以更好地參與社會生活、工作和學習。
3.2秉承正能量心態來創作節目
當前,我國電視娛樂節目之所以存在以上問題,根本原因則在于部分節目策劃者以吸引眼球、提高收視率作為創作節目的終極目標,為實現該目標則不惜采用負面言詞、負面內容的形式來創作節目,或者是打著“娛樂”“公益”“幫扶”的旗號,來傳播不良的價值觀念、思想道德。基于此,電視娛樂節目策劃者不僅要選擇能夠傳播正能量的題材,而且在策劃、制作和傳播電視娛樂節目作品的過程中,還必須秉承關愛他人、引導他人、教育他人的正能量心態,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和思想來看待電視娛樂節目的思想引導價值,塑造正確的“娛樂”“教育”“收視率”與“口碑”并重的創作目標,這樣才能真正保證接下來的各項工作都能夠規范地進行。
3.3以正能量的行為建構節目內容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電視娛樂節目策劃者和制作者在選擇能夠傳播正能量的題材后,秉承正能量的心態來創作節目過程,一定要避免“為了傳播正能量而傳播真能量”,否則便極容易出現矯揉造作、無病呻吟、唱高調之類的問題,最終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各策劃者和制作者應以正能量的行為去建構節目內容,如真實地參與公益活動,真心實意地表達對弱勢群體的關愛,真切地幫助當事人排憂解難,真誠地與嘉賓進行溝通與交流等。這樣才能真正獲得觀眾的接受和認可,潛移默化地影響、熏陶、感染和引導其價值觀念、道德意識與行為方式,最終發揮電視娛樂節目思想引導價值。事實上,如《夢想星搭檔》《天天向上》《快樂大本營》之類的節目也充分證明,只有能傳播正能量、能夠真情投入的節目,才能獲得理性的收視率,并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電視娛樂節目作為廣受社會大眾青睞和歡迎的一種節目樣式,理應系統地把握其在思想引導方面的多重價值,承擔起思想引導的責任,從選擇傳播正能量題材,秉承正能量心態來創作節目,以正能量行為建構節目內容三個方面,呈現出優秀的節目作品,發揮對廣大電視觀眾的思想引導價值。
黃箏(1989-),女,河南鄭州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