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鵬飛
(作者單位:貴州省文學院)
淺談“紅色經典”英雄形象的建構與再流行現象
田鵬飛
(作者單位:貴州省文學院)
“紅色經典”是中國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革命為主題產生的亞文化類型。“紅色經典”幾乎運用了全部的藝術形式和媒介手段在中國傳播,包括小說、戲劇、音樂、和廣播等等。洋溢著濃厚的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氣息。如今,“紅色經典”的再流行現象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本文將就“紅色經典”英雄形象的建構以及再流行現象進行探討與分析。
紅色經典;形象建構;再流行現象
前言:“紅色經典”最初指的是新中國建立前后所涌現出的充滿了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氣息的作品,“紅色經典”電影就是在“紅色經典”文學基礎上進行二度創作的成果。由于其負載的特殊的意識形態,為當下的文化發展提供了思考和研究的范本。作為特定時期的政治與文化的產物,“紅色經典”在世界電影史上創造了空前絕后的神話。本文將對“紅色經典”進行更深一層的分析。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劉象愚認為:經典應該具有豐富的內涵,經典應該具有創造性的實質,經典應該具有跨越時空的能力,經典應該具有無限性的內容。而“紅色經典”的概念最早出現在中國當代文學的研究領域,1942年,在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之后,相繼涌現出了一大批反映解放區事業與解放區人民的優秀作品,這種歌頌共產黨革命的著作類型在新中國成立后便開始占據了主導地位,從而出現了更多的反映革命歷史的作品,并形成了一種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現象。
2.1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影響
毛澤東文藝思想是紅色經典英雄人物形象誕生的重要影響因素。而毛澤東思想中具備的英雄主義更對后期影視、文學作品中的“紅色經典”形象塑造影響巨大。在當前的社會氛圍中反觀這一思想,不難看出在“英雄主義”的表面下,其改革、革新的意義所在,這也是“紅色經典”英雄形象的最重要人物氣質,“紅色經典”英雄形象的人物對正義的渴求和舍生忘死的精神正在反復印證著這一思想內涵。
2.2社會主義電影制作和播放機制的確立
新中國成立以后,文化部中央電影管理局成為了統管全國電影創作生產與經營的最高行政機構。中央電影管理局開始對各項電影電視作品進行大規模的整改,并對作品的形態進行強制性的規范,這就使得影視作品大多傾向于革命題材,從而將革命英雄人物逐步融入到影視作品的創作中,塑造了一批批經典的革命英雄形象。直至今日,眾多的英雄人物形象仍然被廣泛應用到影視作品的創作之中。
3.1國家意識形態的維護
新中國推出的電影作品從一開始就是新中國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在為人們描述一種意識形態的同時,也為國家塑造了一種主流的政治審美形象?!凹t色經典”作品具有大批的忠于革命忠于祖國的英雄人物,不僅體現出了強烈的革命英雄主義、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等民族優秀品質,而且是國家意識形態的重要表現。因此,“紅色經典”再流行不僅是國家維護民族文化與意識形態的結果,更是國家形成新的價值體系和提升社會凝聚力的重要方法[1]。
3.2市場化機制的必然訴求
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之下,藝術生產更需要把握的是大眾的消費心理。而“紅色經典”就是制作方在研究市場后根據消費主體制定的作品[2]。在市場經濟社會,藝術市場也會受到價值交換的規律影響。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與百姓之間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使這些紅色故事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市場號召力,為迎合消費者喜好并且達到最佳市場效益,“紅色經典”再流行可謂是非常可行的途徑。
3.3影視文化的自我圖存
由于世界各國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得到了空前的強化,使得我國兒童在提到“英雄”二字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蝙蝠俠”、“鋼鐵俠”、“超人”等在國外影視中被塑造出的經典英雄形象,而不是我國“紅色經典”中“董存瑞”、“邱少云”、“黃繼光”等真實存在的英雄,這一點,已成為我國影視文化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中國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及其英雄革命事跡就被一次次以各種版本演繹出來,這類作品在激發群眾的愛國熱情之時,影視文化自身也會收獲諸多益處[3]。
通過上文對影視作品中“紅色經典”英雄形象的建構及再流行現象的分析可知,“紅色經典”文化所涉及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中國當代任何文化都難以企及。而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當代從事中國電影行業的工作者也已經越來越重視影視的民族特征,并且創造出越來越多“紅色經典”作品,使“紅色經典”逐漸成為一種極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態。
[1]廖悅. 紅色經典的改編與翻拍——:以電影《智取威虎山》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5,0(2:32-33).
[2]周春霞. “紅色經典”重構:英雄、青年與民族文化認同——徐克版《智取威虎山》的敘事學解讀[J]. 新聞知識,2015,0(3:89-90+106).
[3]舒開智. 文化領導權視閾下的紅色經典改編[J].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2015,0(2:269-278+433).
田鵬飛(1986-),男,土家族,貴州銅仁人,大學本科,初級職稱,四級導演,研究方向:影視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