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鳴
(作者單位: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
基于媒介融合的新聞采編新特點分析
陳志鳴
(作者單位:巴彥淖爾廣播電視臺)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現代社會已經變成媒介的融合時代。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對新聞采編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隨著媒介的融合,新聞采編工作的內外部環境都受到了影響,且產生了巨大變化,如新聞采編工作人員的工作性質發生了變化。本文主要圍繞新聞采編進行寫作,根據媒介融合的背景對新聞采編進行分析,根據新聞采編的特點,給新聞工作者提出合理建議。
媒介融合;新聞采編;新特點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進入千家萬戶。這些因素都對新聞采編工作產生了一定影響,對新聞采編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信息資源良莠不齊。其主要原因是科學進步、網絡的廣泛應用,以及人們使用電子產品的頻率越來越高,使新聞信息的傳播呈現出“去中心化”的趨勢。在日常生活中,一些新聞時事的目擊者、經歷者,都會加入到新聞傳播的隊伍中,使新聞信息得以快速、廣泛地傳播。但許多人是非專業的新聞傳播者,沒有受過專業的訓練,在新聞素養上有所欠缺。當人們作為新聞傳播者后,使新聞資源在增加的同時,也給新聞的傳播質量帶來了一定的困擾,無法保證新聞信息的真實性,致使新聞采編工作者的工作量增加。
二是信息載體的多樣化。傳統的新聞采編主要是以紙質傳媒為新聞信息的載體,但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人們更愿意用ipaid、手機等電子類產品來讀取新聞信息。對傳統的新聞采編載體來說,電子類產品更具優點,讓人們可以快速地瀏覽自己想要的信息,便捷地打開信息。信息資源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樣化,人們可以通過手機中的視頻和影像來查看信息,信息資源的變化使新聞采編的工作難度加大,需要工作人員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2.1媒介融合下新聞采編傳播的變化
隨著互聯網的廣泛應用,新聞傳播的途徑也發生了變化。新聞傳播的主體不再是專業的記者,非專業的人也可以參與到新聞報道中。 手機、微博和貼吧等電子設備具有便捷性,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發表個人的看法,傳播新聞時事。當前,人民群眾逐漸成為新聞的主體,人們在參與的過程中可以與專業的工作人員進行交流,使新聞主體更廣泛,這都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的新特點。傳統的新聞采編一般是由專門的新聞工作人員來進行,而現在的新聞采編允許所有人參與到其中。
電子設備的應用,使人們可以對周邊發生的事件進行傳播與報道,手機、相機的使用給人們提供了便捷的條件,給新型的新聞采編提供了養分。人們可以參與到新聞采編與報道中,隨著微博的發展與應用,人們可以隨時對新聞信息進行評價與轉發。
2.2媒介融合下新聞采編業務流程的變化
傳統的新聞采編一般是單純地靠一個媒介來報道信息,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聞采編可以利用互聯網將資源整合,通過媒體實現信息共享。媒介的不同,使新聞采編發生了較大變化,從傳統的媒介到新型媒介,推動了新聞的傳播。新聞采編的渠道更寬了,新聞的整合方式也更豐富了。在媒體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可以借助不同的媒介,對新聞資源進行整合利用,根據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從不同的社會視角把新聞信息播放出去,滿足人們的不同需求,把新聞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2.3媒介融合下新聞報道方式的轉變
傳統的報道是對新聞時事進行報道,而在媒體融合下,新聞報道是從全局的視角來報道的,提高了對時間的傳播效果。與傳統的新聞報道方式相比,現在的新聞報道用更全面的報道視角和方式,使人們了解新聞事件的起因、發展和結果,從而引發人們對事件的反思。
3.1提升判斷信息的能力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采編工作的機遇與挑戰并存,這就要求新聞采編人員不僅要有信息資源的挖掘能力,還要有很強的新聞價值判斷力,有判斷信息價值的能力,策劃好新聞的采、寫、編、攝和播。信息的價值由新聞采編人員來判斷,只有這樣才能在媒介融合下,找出更好的新聞素材,做出高質量的新聞。
3.2提升新聞采編的綜合能力
新聞信息要想得到人們的認可,就要學會利用媒介融合的背景,尋找適合新聞報道的途徑。隨著信息資源的不斷豐富,為了讓人們養成看新聞的習慣,就需要新聞采編人員在獲得信息時對其進行加工,吸引人們去解讀信息,使人們了解世界的動態。
媒介融合下的新聞采編具有傳播途徑多樣化、新聞模式變化等新特點。新聞采編的工作人員應該適應時代的需求,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使新聞信息能夠盡快傳遞到人們手上,并引導人們正確地解讀信息。
[1]覃雄.媒介融合背景下電視新聞采編新特點[J].中國傳媒科技,2013(12).
[2]周建鵬.“互聯網+”時代:電視新聞采編新特點[J].新聞研究導刊,2015(23).
[3]陳佩霞,溫建峰.新形勢下廣播電臺新聞的采編技巧[J].中國傳媒科技,2013(12).
[4]姚一鳴.新形勢下廣播電臺新聞采編技巧[J].中國傳媒科技,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