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密紅
(作者單位:寧晉縣廣播電視臺)
新時期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理念
劉密紅
(作者單位:寧晉縣廣播電視臺)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新聞媒體行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當前,人們對于新聞報道的及時性和真實性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并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對傳統新聞編輯模式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受到觀眾的喜愛,創辦出人們新聞樂見的新聞節目。
新時期;電視新聞;編輯;創新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一方面人們能觀看的電視節目越來越多,另一方面由于眾多新興的網絡自媒體的沖擊,導致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遭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去,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必須改變傳統的編輯方式,以適應當代媒體的發展。本文以河北省寧晉縣廣播電視臺為例,對于新時期下電視新聞編輯如何創新編輯理念進行了探討。
1.1內容單調、缺乏活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們生活理念的變化,電視新聞的發展已經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這也是滿足人們生活理念多樣化的必然趨勢。但在電視新聞節目的編輯過程中,內容的選材過于單調、空洞、缺乏活力,無法引起觀眾的興趣,這既是當前電視新聞節目編輯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嚴重影響新聞節目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1]。
1.2節目內容時效性差
電視新聞節目內容時效性差也是導致新聞節目質量一直上不去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聞類的節目內容本身對時效性要求就比較高,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電視新聞節目的實效性存在一些問題。這已成為新時期影響節目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尤其是眾多的網絡新媒體勢力的崛起,對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的沖擊力更大,且網絡自媒體形式更加靈活,節目內容的時效性更強。
1.3時間安排合理性不足
當前,電視新聞節目的時間安排并不合理。例如,一些電視新聞節目都會選擇在相同的時間段以不同的組合方式出現,時間過于擁擠短促,只是為了完成播放任務而不重視觀眾的心理需求。這導致觀眾產生厭倦感,降低了新聞節目在觀眾心中的地位,進而導致收視率下降。
2.1在新聞選材上進行創新
對新聞節目而言,選材內容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要想提高新聞工作的質量,新聞編輯就應該加強對新聞選材的創新與管理工作。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信息量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復雜,對這些信息的編輯便對新聞編輯的綜合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編輯在對新聞內容進行編輯時,首先應該對信息內容進行過濾,對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有效性進行核實,然后對其社會影響力和吸引力進行評估,最終選定新聞報道的內容[2]。此外,在選擇新聞素材時還需要考慮社會大眾的需求,要選擇獨特的報道視點。選材時要盡量做到獨家,避免抄襲或者復制他人的新聞。
2.2對新聞報道策劃進行創新
新聞報道的策劃創新是對新聞編輯進行創新的關鍵,以人們每天都在觀看的《新聞聯播》為例。該節目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電視新聞編輯的政治素質是首要條件,在對新聞報道策劃上要堅持國家政治方針,對輿論進行引導。其次,通過新聞表達老百姓最真實的心聲[3],要體現出黨對于人民的關懷,確保社會經濟穩定,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思想保障。最后,新聞報道的語言要具有貼近性,新聞語言要求言簡意賅,通俗易懂,不能啰嗦。在現代社會為了更具有吸引力,也可以借助網絡流行語,使新聞報道更具趣味性,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2.3新聞采訪上需要進行創新
對于電視新聞編輯,創新工作需要在每一個環節上進行。新聞采訪工作的創新也非常重要。電視新聞與其他形式的新聞的區別在于電視新聞可以將新聞內容的時效性與新聞現場進行融合,從而帶給讀者一種更逼真的感覺,讓讀者對整個新聞事件有一個更加具體的認識。因此在新聞采訪工作中,進行創新可以有效提高新聞的節目質量。新聞采訪的創新具體前期策劃創新、節目采訪制作創新等。在進行新聞采訪時,工作人員應該先熟悉采訪工作的整體流程,與采訪對象進行溝通[4],通過聊天挖掘出更具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同時,要多借助網絡多媒體,通過網絡多媒體技術對新聞采訪內容進行編輯或者編排,提高新聞內容的趣味性。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視新聞節目面對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因此,電視新聞編輯必須要對傳統的新聞內容編輯工作進行創新。在進行工作創新時,主要包括對于新聞題材的選擇,節目的報道策劃以及節目的采訪工作進行創新,一方面提高節目內容的質量,另一方面通過工作創新增加節目的影響力和吸引力,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1]李樹明.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轉變及創新[J].新媒體研究,2015(20).
[2]于清敏.基于受眾需求視角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創新研究[J].科技傳播,2014(23).
[3]劉永剛.媒介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