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鴻雁
(作者單位:天津武清區新聞中心)
地方電視臺新聞播音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呂鴻雁
(作者單位:天津武清區新聞中心)
新聞播音是難度最大、政策性最強且要求最高的語言傳播方式,且對新聞播音主持人的要求也較為嚴苛。近年來,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提高了對當前新聞熱點話題的關注度,這就要求各廣播電視臺,尤其是地方電視臺,更要進一步提升新聞播音主持人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在有效解決地方電視臺新聞播音中存在問題的前提下,為老百姓呈現出質量更高的新聞節目。
地方電視臺;新聞播音;應對策略
廣播電視作為老百姓獲取最新資訊的主要途徑之一,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廣播電視也成為我國普及程度最高的傳播形式。然而,研究探討當前的新聞播音可以發現,在一些新聞播音,尤其是地方電視臺的新聞播音總是因為種種原因,而導致新聞節目的收視率難以提升,甚至還有下滑趨勢,這主要是由于新聞播音主持人自身的綜合素質較低導致的。基于此,相關地方電視臺應該積極吸取其他電視臺的新聞播音經驗,不斷提高主持人的播音技巧,以此來促進地方電視臺整體的健康發展。
在電視廣播節目中出現的播音主持人常常會帶給觀眾最直觀最強烈的感受。隨著我國電視廣播事業的快速發展,很多播音主持人也成為了廣受社會關注的公眾人物,尤其是新聞播音主持人,觀眾對他們的要求將更為嚴苛。所以,為提高新聞播音,特別是地方臺的新聞播音收視率,就要求相關的新聞播音主持人應具備以下基本素質。
1.1外在形象
作為一名地方電視臺的新聞播音主持人,其外在形象將直接影響當地媒體帶給觀眾的感官。他們自身的形象如何,能否為大眾所接受,不僅關系自身的職業生涯,還直接關系當地媒體在公眾心中的形象以及地位。所以,相關新聞播音主持人應該在現有的條件下,有目的地對自己的外在形象進行塑造、包裝。一名優秀的新聞播音主持人在工作時,應該儀態端莊,舉止自然,吐字清晰,聲音干凈、流暢,能用準確的、富有創造性的語言來表達新聞的深刻內涵。
1.2新聞意識
新聞具有濃郁的社會及政治色彩。而新聞播音主持人作為新聞的直接傳播者,想要做好這項工作,就必須要在加強對時事政治及黨的方針政策學習的基礎上,有效提升自身的政策理論水平。同時,由于電視廣播會涉及到新聞學、社會學、心理學及朗誦學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和技巧,相關人員有必要掌握其獨特的語言技巧及藝術規律。另外,新聞播音主持人想要在新聞播報過程中做到莊重而不呆板、強烈而不虛夸、自然而不造作,就必須從新聞作品的內涵出發,靈活運用多種播音方式,讓這些信息能在播音過程中與觀眾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1.3文化素養
新聞播報的內容涉及面廣、政策性強,使新聞作品不僅具有思想性,還體現出嚴密的邏輯性。同時,新聞作品中的每一層含義、每一個字乃至每一句話都有其特殊含義。新聞播音主持人在將無聲的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同時,必須將新聞的主題、思想及風格等用流暢、嚴謹、干凈的語言表達出來,并能在這一過程中準確把握新聞播報的節奏。而想要做到上述要求,新聞播音主持人的文化素養就必須過硬。
2.1新聞播報的語言地域性較為突出
現如今,為了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很多地方電視臺的主持人在新聞播音過程中,常常會運用一些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詞匯。這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新聞節目的感染力及表現力,但也在無形中限制了新聞節目的受眾群體。相較于本地觀眾,外地觀眾在觀看節目時,不能完全理解新聞播音中出現的方言,甚至有些外地人聽不懂這些詞句,長此以往,這些人就會慢慢產生身處外鄉的感覺,并逐漸演變成孤獨感,而這恰恰與電視廣播電視臺的傳播理念背道而馳,應該引起各地方電視臺的重視。
2.2缺乏對新聞播音的正確認識
新聞播音是一項十分崇高且神圣的工作,這不僅要求播音主持人具備深厚的文學積累,還要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及政策理論水平。但現實是,地方電視臺的很多播音主持人年齡較小、閱歷淺且重時尚,整個新聞播音隊伍年輕化、時尚化的特征較為明顯。他們自身的政治觀念及社會責任感都較為薄弱,有些主持人在擁有了一定知名度后,過度膨脹,在新聞播音工作中口無遮攔、任意發揮,常常會帶給觀眾很多不良觀感。其中,由于新聞播音主持人認識上的誤區導致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新聞播報時,出現錯別字及走音字的概率較大。第二,停連不當。很多應該停頓的地方沒有停頓,而一些不該停頓的地方卻出現了較長時間的停頓。第三,語言不規范,常常穿插一些方言或運用地方音代替普通話。第四,基調不恰當。一些口語文稿卻用播音腔進行播報等。
2.3個性風格不鮮明
個性化風格,是指播音主持人員的個人素質、個人修養、個人觀點及個人思想集中形成的、且有別于他人的表達方式。一個播音主持人想要具備鮮明的個性化風格,就需要長期實踐積累。而地方電視臺新聞播音主持人之所以缺乏鮮明的個性風格,其原因主要來有幾方面。第一,客觀因素。地方電視臺普遍存在人員配置少且工作量大的問題,很多地方電視臺的新聞播音主持人員不僅要負責新聞播報,還要參與一些廣告節目、專題及其他與播音主持沾邊的活動。這就導致播音主持人在獲得“萬金油”稱號的同時,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提高自身的新聞播報水平,難以形成自身的個性風格。第二,主觀因素。很多地方電視臺的新聞播音主持人的綜合素質較低,且基本功差,面對不同類型的節目,很難快速調整自己的狀態,有時還會出現不同類型節目卻出現相同播音主持方式的現象。此外,播音主持人員受自身能力的限制,在主持過程中,沒有正確地處理好喜、怒、哀、樂,不能在節目中尋找自我、發現自我并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無法實現與觀眾的共鳴,進而難以形成自己的風格。
3.1加大對地方電視臺新聞播音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
要想有效解決地方電視臺新聞播音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其首要任務就是要將人才培養作為工作重點。其中,地方電視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對新聞播音隊伍進行合理配置,確保新聞播音工作的有序展開,讓那些政治素質高、寫作能力強且熱愛新聞播音工作的員工來擔任骨干。同時,整個新聞隊伍還應該在人員知識結構、性別結構乃至年齡階梯結構等方面進行合理搭配,為之后的新聞播音提供人才基礎。第二,提高新聞播音主持人的綜合素質。通過分析研究新聞播音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可以發現,新聞播音主持人自身的綜合素質是直接導致上述情況出現的最主要因素。因此,應針對當前新聞播音隊伍素質現狀,建立健全相關的人才培訓機制,并制定和嚴格執行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另外,組織新聞播音主持人參加上級業務培訓及學歷深造等多種形式的學習交流活動,加強干部職工的學習交流,以此來有效提升新聞播音隊伍整體的專業水平及職業素養。第三,積極引進專業人才。地方電視臺想要獲得長足發展,就要將吸納專業人才作為工作重點。可以從那些高等院校招聘新聞專業、文學專業,以及其他與新聞播音有關專業的人才,而這也是帶動地方電視臺整體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3.2實現新聞播音語言的規范化
在新聞播報過程中,播音主持人員必須要使用規范化的語言,并保證發音準確、干凈。通常情況下,除非有特殊要求,否則播報新聞都應該以普通話為主,以防止新聞播報過程中穿插一些方言影響到觀眾的理解。此外,新聞播報的語言以及詞匯應該客觀平和,盡量避免使用一些感情色彩豐富的詞匯,以免觀眾在收看節目后對新聞內容產生誤解。另外,由于觀眾的文化程度不一,為了讓所有觀眾都能理解并對播報內容產生共鳴,相關新聞播音主持人員還應該盡可能地增加一些通俗易懂的詞句,從而保證播報內容能完整、清晰、準確地傳達給觀眾。
3.3樹立良好的屏幕形象
在新聞播音過程中,主持人的屏幕形象不僅僅指代他的外在形象,還包括在播報新聞時所用的語言,穿著服飾以及氣質等。而目前,絕大多數新聞播音主持人員已經能充分意識到形象并不等同于容貌,并以此來有計劃地提升自身形象。其中,從新聞播音主持人的角度出發,除了他的容貌等生理因素難以改變之外,其他構成屏幕形象的因素都能通過后天努力實現提升。第一,外部形象的修飾。觀眾收看新聞節目,最直接的感官就來自于播音主持人的外部形象。對外部形象進行修飾要從妝容及服飾入手。例如,新聞播音主持人的妝容不能過分夸張、濃重,而是應該在遵循揚長避短原則的基礎上,保證整個妝容呈現出自然、清新、干凈等特點;而新聞播音主持人的服飾也要以職業套裝為主。但是在某些特定時期,還應該積極配合播報內容或者節日氛圍等。第二,政治水平及思想道德修養的塑造。地方電視臺的新聞播音主持人想要在屏幕前表現的沉穩敏捷,需要較高的政治水平以及思想道德修養作為支撐,所以,新聞播音主持應該在工作之余,積極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并加強課外閱讀,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從而有效完善自我。
新聞節目作為真實傳遞政治及社會信息的重要媒介。隨著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獲取新知識以及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而為了吸引他們的關注,各地方電視臺應該對當前新聞播音中存在問題進行研究,并借鑒其他優秀經驗,來緩解這些問題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促進地方電視臺今后的良性發展。
[1]阮曉玲.地方廣播電視臺新聞播音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西部廣播電視,2015(7).
[2]蘇紫巖.地方《新聞聯播》播音質量現狀探討[J].今傳媒,2016,24(8).
[3]梁巖.我國電視新聞評論類節目主持人語言研究——以《新聞1+1》和《時事開講》欄目為例[D].開封:河南大學,2014.
[4]徐寧.論地方電視新聞播音員主持人應具備的素質[J].企業文化,2014(4).
[5]楊元.四川電視臺《新聞現場》欄目主持藝術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5.
[6]潘萬春,王佳佳.地方新聞節目中“方言現象”利弊分析[J].東方教育,2015(2).
[7]楊紅霞.淺析新環境下播音主持應具備的基本素質[J].新聞研究導刊,201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