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恒
(作者單位:天津市武清區新聞中心)
新聞現場報道中主持人應具備的能力
王繼恒
(作者單位:天津市武清區新聞中心)
在新聞報道中,電視傳媒是集合電視多種元素和傳播優勢為一體的報道形式,而現場報道又是電視傳媒中最常見的。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電視新聞報道的形式趨于多樣化,水平逐漸提高,現場報道由于其時效性強越來越受到受眾的歡迎,這也就對現場報道的主持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聞;現場報道;主持人;能力
瞬息萬變的社會萬象,各種新聞事件層出不窮,依托科技傳媒的優勢,電視新聞更多向現場直播方向發展,在現場直播中,需要主持人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較硬的綜合業務水平,這也是提高電視直播收視率的必要條件。
新聞現場報道必然要求主持人親臨現場,觀察和采訪新聞事件中的主人公及現場情況,及時獲取第一新聞源。主持人通過現場觀察可以提高新聞報道的實證性和感染力,根據對事件的深入了解激發報道的熱情。新聞報道者在新聞現場可以運用宏觀和微觀觀察相結合的方式,在此基礎上進行思考和詢問。現場報道一般面對的是突發性的情況,事件也不斷發生變化,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只有通過快速敏銳的觀察才能迅速做出判斷,選擇有價值的新聞報道點,將現場新聞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及時口述給受眾,且使觀眾不產生誤解。只有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主持人才能將新聞事件的概況和細節等重要新聞要素解釋給人們。
在新聞報道現場,新聞事件不是靜止的,總會發生一些意外情況,新聞報道主持人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以不變應萬變,處事不驚,能夠很好地應對各種情況。在新聞報道中,少不了現場評論,其主要目的是總結新聞事件的意義,揭示新聞事件的主題,人們即使不在現場,只看到新聞少量畫面就能夠了解新聞事件發生過程,全面認識事件,避免產生誤解。但受時間及空間的限制,新聞現場主持人必須快速思考,在現場做出有價值的評論,這就需要主持人具備綜合應變能力。此外,主持人還需要分清楚是否需要對事件做出評論,如果新聞事件一目了然,就無需贅言,不需要評論,如果情況較為復雜,則要選擇重點的評論對象。
在進行現場新聞報道時,主持人還要適當地對現場環境進行選擇,只有選擇合適的現場環境才有利于主持人能力的發揮,提高報道效果。現場環境是現場新聞報道的依托和背景,典型的現場環境有利于觀眾瞬間了解新聞事件大體情況,刺激性的現場畫面能夠對觀眾產生視覺沖擊,留下深刻印象,不同現場環境的呈現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觀眾對新聞事件的理解。主持人進行現場新聞報道的目的之一就是將觀眾帶入現場,提高觀眾的現場參與感。此外,主持人還要在報道時迅速考慮選擇通過畫面呈現的問題及口述的問題;同時,大腦中對自己畫面呈現和敘述報道的構圖要有大概預見,判斷其是否為自己想要的效果。
主持人現場報道的主要目的就是讓觀眾未在現場而有如親臨現場的感覺,所以主持人的現場提問和設計能力在報道中會被觀眾一眼看透,這不光會影響主持人個人形象,還會影響電視臺的形象。所以,在現場采訪過程中,主持人需要集中精力,把握好現場報道的節奏,有針對性地發問,避免中斷和冷場。
4.1提問內容要具體
針對新聞事件進行提問時,簡單具體才能便于采訪者及觀眾理解,直擊事件要害,像“請您說說感受”這類提問方式太籠統,受訪對象也不知道如何回答,直播現場效果大打折扣,只有具體的提問才能獲得具體的答案。
4.2提問要以引導對方為方向
在現場新聞報道中,受大眾喜愛的主持人往往是那些能夠與受訪者進行互動交流的人,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被采訪者和觀眾之間的橋梁作用,所問的問題正是觀眾想問的。然而也有的主持人喜歡將自己的觀點凌駕于受訪者之上,有時他們在采訪前掌握的信息較多,在提問時不小心就把被采訪者思想禁錮了。
4.3問題的提問要有意義
在現場報道中人們更傾向于聽到有深度的提問,無聊的、大家都了解的問題,就不會感興趣了。此外,主持人在提問的同時,也要把握受訪者的心理動態,挖掘更多的新聞線索,把握提問方向,揭示現場新聞報道的價值。
現場新聞報道中主持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報道效果和電視臺的收視率,因此,主持人應該不斷提高個人的專業素養,廣泛涉獵,增加知識儲備,并鍛煉自己從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在現場報道過程中,主持人還要注意觀察整個新聞事件及事件的細節部分,及時作出判斷,提高自己的現場控制能力和應變能力,在提問題時,要精心快速設計問題,使問題具有針對性,這樣才能在現場靈活自如地進行報道。
[1]葉敏.播音員主持人多角色播音主持的應變能力[J].新聞傳播,2012(3).
[2]馬瀅.論電視節目主持人在節目中的現場意識[J].巢湖學院學報,2007(4)
[3]梁慶婷.試論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機智應對策略[J].廣西社會科學,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