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 杰
(作者簡介:四川民族學院,四川 康定 626001)
康巴藏區新聞網站發展概述
豐 杰
(作者簡介:四川民族學院,四川 康定 626001)
康巴藏區形成四個主要的新聞網站:今日昌都網、香格里拉新聞網、玉樹州新聞網、甘孜新聞網。康巴藏區新聞網站主要呈現出城府主導、依賴傳統媒體、單向傳播三個特點,近年來,隨著博客、媒介融合、手機APP的發展,康巴藏區的新聞網站又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新聞網站;政府主導;傳統媒體;單向傳播;康巴藏區
中國從1994年開始大規模接入互聯網,這意味著,中國互聯網發展開始初具規模。從2000年到2002年,國家開始扶持政府機關的新聞網站發展。全國興起一系列的以政府為主導的新聞網站。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香格里拉新聞網于2008年設立,今日西藏昌都網于2005年成立,玉樹藏族自治州新聞網于2008年成立,2006年甘孜新聞網成立。香格里拉新聞網由中共迪慶州委宣傳部主管,迪慶日報社承辦;今日西藏昌都網由西藏昌都市委宣傳部新聞中心版權所有;玉樹藏族自治州新聞網由中共玉樹藏族自治州委宣傳部主辦;甘孜新聞網由甘孜日報社主辦。因此康巴藏區四個新聞網站都是國家扶持下建立起來的。
康巴藏區是三大藏區之一。康巴藏區所處的地理位置、經濟基礎以及建設新聞網站所需的技術和人才使政府在康巴藏區新聞網站中占有主導地位。康巴藏區新聞網站中,政府更多地充當了把關人和議程設置的角色。
1947年,盧因提出“把關”這一概念。當時傳統認為,在傳播過程中,信息按照線性方式傳播,在這種流通渠道中存在各種關口,比如:在新聞生產過程中,記者采集信息,記者進行寫作到編輯進行出版,都存在著把關人。沃納·賽佛林等人認為“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這樣一種功能:通過反復播出某類新聞報道,強化該話題在公眾心目中的重要程度。”當政府主管部門對內容進行把關,議題進行設置時,新聞網站就承擔了超出新聞的內容范疇。今日昌都網下設的頻道有:網站首頁、新聞中心、公告公示、認識昌都、昌都旅游、特色產業、招商引資、藏東明珠、民族文化、昌都圖吧、援藏工作、對口省市、昌都宣傳、部長致辭、理論宣傳、文明創建、政策法規、專題活動、昌都歌曲、交流互動、昌都網視、外媒看昌都;玉樹新聞網下設的頻道有:新聞中心、領導活動、玉樹重建、玉樹州情、文化娛樂、玉樹旅游、聚焦三江源、社會民生、玉樹縣、治多縣、稱多縣、雜多縣、囊謙縣、曲麻萊縣;香格里拉網下設的頻道有迪慶新聞、圖片新聞、迪慶政務、視頻、迪慶州電視臺、旅游、評論、文化、周邊地區、特別報道、信息公告、好讀好看、攝影世界、生活資訊、美麗中國;康巴傳媒網下設的頻道有新聞、圖片、文化、旅游、資訊。通過對康巴藏區新聞網站下設頻道進行分析可以看到,盡管在每個新聞網站的頻道設置中新聞頻道放在重要位置,但是這些新聞網站同時也承擔了本地信息的宣傳任務。比如:領導活動、玉樹重建、玉樹州情、文化娛樂、玉樹旅游、聚焦三江源、社會民生、玉樹縣、治多縣、稱多縣、雜多縣、囊謙縣、曲麻萊縣,這些欄目屬于政務網站的范疇。這種特點是由康巴藏區的技術水平所決定的,康巴藏區屬于三大藏區之一,本身的地理條件、經濟條件決定了康巴藏區新聞網站要承擔起除了發布新聞以外的更多任務。
康巴藏區新聞網站的內容從頻道設置的角度可以分為新聞和其他訊息。其他訊息特點是沒有太多變化,時效性較差,比如旅游、信息公告。從新聞的角度看康巴藏區新聞網站,就會發現,首先康巴藏區的新聞網站缺乏新聞的采編權。新聞是對最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事實是變動的信息。新聞報道的主體是新聞從業人員。在2000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信息產業部發布的《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第七條中規定,非新聞單位依法建立的新聞網站只有新聞刊登權沒有新聞采訪權。這意味著康巴藏區的新聞網站并沒有新聞的采編權,只有新聞刊登權。康巴藏區刊登的新聞生產的主體是傳統報刊的記者或編輯。其次,網絡傳播的特點是內容海量,變化產生新聞。信息需要不斷地更新,更新的是變化的事實。所以,康巴藏區新聞網站的新聞具有一定的滯后性。新聞內容生產的限制要求康巴藏區新聞網站更多地依賴本地傳統媒體,特別是報紙。康巴藏區新聞網站的新聞內容是對本地傳統媒體報道內容的轉載。香格里拉網依賴迪慶日報提供當地新聞內容,今日西藏昌都網依賴昌都日報提供當地的新聞,玉樹州新聞網依賴玉樹日報提供當地的新聞,康巴新聞網依賴甘孜日報提供當地新聞的內容。這就意味著康巴新聞網站上刊登的新聞是在傳統的平面媒體出版后才會更新,信息的更新速度較為滯后。康巴藏區的新聞網站變成了傳統平面媒體信息發布的平臺,康巴藏區的四家日報也把報紙的電子報放置所在地區的新聞網站上供讀者閱讀和下載。
對傳播過程的研究中,拉斯韋爾模式是這樣認為的:誰說了什么通過什么渠道,對誰,取得了什么效果。“它或多或少想當然地認為傳播者具有某種打算影響接收者的意圖,因此應該把傳播看成是一種勸服性的過程。”從中可以看出,麥奎爾認為拉斯韋爾的模式是勸服性的,勸服不需要溝通、交流,不是雙向的,而是單向的。與報刊、電視、廣播三大傳統媒體所不同的是,互聯網作為一個傳播媒介,其最大的特點是交互性。這種交互性可以實現以往傳媒無法實現的互動。因此它打破了傳統媒體只需要把關人對傳播內容進行把關,然后傳播給受眾的線形模式。通過用戶的參與,可實現個人對個人的人際傳播,這種人際傳播還可以進行互動,解決了大眾傳播中反饋不及時的缺點同時又保證了傳播的有效性。在互聯網發展史上,這種互動最早是以用戶對新聞內容留言以及BBS論壇的形式出現。但是2005年9月出臺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第二條規定對新聞信息的定義進行了擴大,把BBS論壇也納入信息生產的范疇。康巴藏區的新聞網站僅僅具有留言板,沒有論壇等更具有時效性和便利性的論壇,缺乏與用戶的溝通和交流。
博客的出現對傳統的單向傳播提出了挑戰并為交互性提供可有效的工具,博主自己負責內容生產,自己負責內容把關,用戶可以隨時留言并與博主進行交流。隨著智能手機的興起,一方面使康巴藏區新聞網站擺脫了電腦-筆記本等大屏移動不方便的特點,轉入小屏時代;另一方面隨著微博和微信的興起,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傳播者與信息接收者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些正對康巴藏區新聞網站提出了機遇和挑戰。
在新媒體不斷興起的情況下,首先,康巴藏區的新聞網站迫切需要把傳統的單向線性傳播模式轉變為雙向交流模式,不再僅僅依賴新聞網站單一信息接收端,為受眾增加互動社交的渠道比如公眾賬號、APP客戶端,微博賬號等,增強與受眾通過手機等多種方式互動;其次,改變讀者是信息接收者的角色,通過多種社交渠道,使讀者成為新聞傳播的主角,增強讀者對新聞事件的話語權。
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讀者對信息的要求不僅僅是簡單的文字,更有圖形、視頻、數據的要求。康巴藏區的新聞網站來說提出兩個挑戰,首先是內容,如何從以文字為主轉變為文字、圖形、視頻相輔相成;其次是終端,如何讓用戶更快捷更方便地接觸到網站內容。
[1][美]賽佛爾,坦卡德.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M].郭鎮之,徐培喜,等,譯.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2][英]丹尼斯·麥奎爾.大眾傳播模式論[M].祝建華,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
本文為《康巴藏區報業發展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3SB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