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英勝
落實督學責任 發揮督導實效
●阮英勝
近年來,保康縣積極探索實施督學責任區制度,實行責任督學掛牌督導,推進督導工作制度化、常態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完善制度,規范督導行為。結合工作實際和保康縣推進生本教育改革的要求,修訂完善了《保康縣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水平綜合督導評估方案》和《保康縣督學聘任及督學責任區管理辦法》,對督學的任職條件及管理、督學的職責與權利、督學責任區的工作方式與管理、責任追究等事項進行了修改完善,并將近年來國家、省市頒布的一系列教育督導方面的主要文件編印成《保康縣教育督導工作手冊》,督學、督導干部及學校管理人員人手一冊,確保依法依規行事,規范督導行為。
掛牌公示,明確督導職責。按地理區位和學校數量,全縣109所學校和幼兒園劃分為4個縣級督學責任區,每個責任區安排3名督學,并明確1名組長。督學每屆聘期3年,目前已聘任兩屆。現有兼職督學14名。兼職督學由縣政府教育督導室和縣教育局聯合下文,并頒發督學證。統一制作了“保康縣督學責任區公示牌”,在全縣所有學校大門口醒目位置懸掛,向社會公布責任區督學的姓名、照片、聯系電話、主要職責及縣政府教育督導室監督電話,以方便師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咨詢、投訴和監督。開學檢查、學校督導評估、年終目標考核等各項督導檢查活動,都以督學責任區劃分檢查組,局領導帶隊,督學和局股室人員參加,切實發揮了督學作用。
開展活動,發揮督導職能。堅持專項督導與綜合督導相結合。圍繞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范辦學行為、安全管理、開學保障等重點工作開展專項督導和隨機督導,形成了教育督導工作常態化。《督學責任區督導檢查記載表》由被督導學校負責人和督學雙方簽字,一式兩份,現場反饋。檢查結束后,匯總、列出問題清單,及時下發督導通報和整改通知書,督促各學校限期整改。綜合督導評估從辦學方向、辦學條件、隊伍建設、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五個方面進行,全面了解學校辦學思想、發展規劃、辦學行為、隊伍建設、教育質量、標準化建設、關愛工程等情況,把脈問診,并開出藥方。綜合督導目的是進一步促進學校加強教育管理,依法規范辦學行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推動全縣義務教育逐步實現優質均衡發展。
創新方式,增強督導實效。建立了保康教育督導網絡平臺,工作部署、信息報送、意見反饋等都通過網絡平臺發布,實現了信息化管理。有關教育督導法規文件、學校專項督導檢查通報及綜合督導評估報告等,及時在教育局網站和教育辦公自動化平臺上予以公布。在綜合督導評估中,我們除采取通常的聽(聽匯報、聽課)、查(查資料、教案、作業、課表、作息時間表)、看(看校園環境、教室、功能室、食堂、設施、課間活動)、問(問卷調查、個別訪問)、談(召開座談會)、評(綜合評議、量化打分、反饋意見)等方式方法外,還針對陽光體育項目嘗試進行現場抽樣測試,即抽取各小學六年級和各初中八年級一個班學生,從50米跑、立定跳遠、一分鐘跳繩、一分鐘仰臥起坐4個項目中自選3項進行現場測試,對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現場評分,并下發測試情況通報,以促使學校真正重視學生體育鍛煉,落實每天一小時陽光體育活動。
2016年開始,保康縣實行責任區督學輪流撰寫督導評估報告制度。責任區督學擔任中心發言人進行現場反饋,提高了督學工作質量和水平。督導評估結束后,及時印發督導評估報告,督促學校切實抓好有關問題的整改工作。評估結果和整改情況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從而保證了督導實效,樹立了督導權威。
實行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后,全縣各中小學校辦學行為逐步規范,辦學水平不斷提高,區域教育質量整體提升。2015年,保康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以高分通過國家評估驗收,并被省政府授予“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示范縣”稱號。
(作者單位:保康縣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
(責任編輯 鄢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