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根弟
1957年生 籍貫上海
深圳市德威勝潛水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德潤青華水下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潛水打撈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專家委員會專家庫成員
深圳市南山區工商業聯合會(總商會)執委(理事)會副會長
深圳市海洋石油服務企業協會理事會理事
一抹“水”情懷
1976年,交通部上海海上救助打撈局招收了一批青年潛水員,好學勤奮的徐根弟經過考核后有幸成為其中一員。憑借膽大心細的性格、刻苦鉆研的態度,他很快就成為了單位的技術骨干,并被外派到新加坡學習飽和潛水技術,成為我國第一批被派到國外學習的潛水員。學成歸國后,他工作兢兢業業,專業技術不斷提升,曾在1983年執行南沙永署礁海洋對外環境觀察站建站任務中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南海艦隊政治部授予三等功。
青年時的徐根弟成長在“水”里,也成就在“水”里,水下世界逐漸成了他發展夢想版圖的陣地。“我最初選擇潛水員職業,是因為我是一個愛冒險的人。雖然有不少與危險擦肩而過的經歷,但我越來越喜歡大海和我的職業。”徐根弟如是說。由于潛水員是一個高風險的職業,他的父母曾堅決反對他當潛水員,但最終沒能拗得過他的執著。
徐根弟是一個酷愛讀書的人,即使受時代局限而沒有機會獲得高等教育,也阻擋不了他如饑似渴地學習,不管是在上海打撈局,還是創業時期,亦或在瞬息萬變的當下,他依舊保持自學、反思和自我總結的習慣。
一切困難都是紙老虎
“隨著海洋油氣開采日益頻繁,我在這里看到了潛水工程行業的巨大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徐根弟說。其實,下海創業與他在深圳的一段工作經歷有關,正是這段經歷讓他把眼光放得更遠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深圳的濃厚創業氛圍激起了他的創業情懷,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已在單位有一席之地的他選擇了辭職,與志同道合者共同創立了深圳市德威勝潛水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注冊那一年,正是新世紀開元之年——2000年。
創業伊始,公司運轉異常艱難。雖說徐根弟的潛水技術和工程項目經驗得到業內許多人士的認可,但少有企業愿意把高風險的業務交給他的新公司來做。因此,德威勝成立后的第一年幾乎沒有接到工程量大的業務,最糟糕時公司賬戶僅剩下約1000元人民幣。但徐根弟堅信,只要內功深厚,秉承良好的工匠精神,把該做的事情做漂亮,抓住一次機會就一定會得到業內認可。
2001年APEC上海會議召開前,中美光纜、亞歐三號光纜汕頭段光纜損壞導致中美網絡信號中斷,中英海底系統有限公司找到了徐根弟。這對于德威勝而言正是一個轉機。雖此項工程難度大、時間緊,但徐根弟和他的團隊頂住壓力出色完成了任務,工期比預期提前了兩天。此事吸引了多方關注,當時中央電視臺做了專題報道。此后,眾多海上石油開采公司的目光投向了德威勝,德威勝一步步邁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基石穩固才能一路前行
徐根弟以“立德、樹威、制勝”為辦企理念,如今這六個字升級為企業精神。他解釋說:“辦企業就像做人,首先要有德。而‘德對于我們行業而言,就是安全、誠信、服務和高效;‘威不是對兄弟單位的威脅,也不是在行業里耍威風,而是建立自己的威信;有了這些才能成就企業夢想,也就是制勝。”按照這一宗旨,德威勝切實做好生產經營工作,從當初5名員工發展到如今近200人。2011年,德威勝參資成立了深圳市德潤青華水下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6年來,徐根弟和他的團隊只專注于一事,就是海洋及潛水工程服務。雖然德威勝和德潤青華的業務主要是對水下構件如海上石油平臺、船舶、碼頭、水庫等進行檢驗、檢測、維修、安裝等,但兩者的作業手段不同,前者以常規空氣潛水、常規氦氧混合氣潛水作業為主,后者以ROV和飽和潛水作業為主,而德潤青華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運作飽和潛水系統、作業級ROV的民營企業。
徐根弟說:“工程企業經營光靠夢想和轉變思路遠遠不夠,還要牢牢把握安全質量關。任何一起安全事故都可能毀了公司,因此我們像宗教宣道一樣時刻向員工灌輸安全至上的理念。技術一定要保持領先,要有前瞻目光,別人不敢做的,我們勇于挑戰。”據了解,德威勝不僅制訂了完善的QHSE管理體系,并嚴格執行,16年從未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
2014年底以來,由于國際油價持續下跌,直接影響了潛水工程服務業,而公司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及時根據市場變化作出經營調整,導致業績沒有達到預期。徐根弟說:“市場歷來是殘酷的,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發展中總要交一點‘學費。”為了扭轉不利局面,公司管理層在2015年下半年調整了經營方向和方針,擴大了業務半徑,不僅繼續承接工程量較大的項目,亦承接工程量小的項目和邊緣業務。
不忘初心
德威勝和德潤青華非常注重企業凝聚力和文化氛圍的營造,并把溝通作為人文管理的核心內容。面對2015年市場萎縮的沖擊,公司不僅對員工不減薪不辭退,反而加大對員工的培訓資金投入。
“夢想要靠人才來實現!”徐根弟善于了解人才,要求公司結合員工的自身特點和個人志愿,把員工安排到最能發揮其優勢且利于其個人職業發展的崗位上。公司通過培訓、指導、鼓勵自學和給予自由發揮空間等方法來培養和使用人才。他還要求各部門發掘人才,給員工創造上升空間。徐根弟說:“我們推崇以高度責任感為核心的企業價值觀,讓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對于人才流動,徐根弟認為,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培養。讓他引以為豪的是,2015年天津分公司和湛江、上海辦事處的人員配置完備,一改以往臨時應付的局面。
在談及公司未來目標時,徐根弟不忘初心:除了加大內功修煉,如組織架構的優化、人才培養和技術研發,還要向夢想再邁進一步,那就是實行縱深發展,利用已掌握的經驗、知識和技術自主研制作業級水下機器人。目前,公司已與中科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哈爾濱工程大學共同取得了技術突破,并在2015年底成立了水下機器人研發制造中心。
徐根弟是一個豁達、樂觀的人,他堅信他的夢想在企業里已經后繼有人,接下來的5年里,他會讓管理團隊接過夢想的接力棒,用全新的方式去詮釋夢想,讓他的企業創造奇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