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本刊記者 董 茜 實習生 胡 婷 圖|游 宇
“朋友圈”在重慶開個“Party”
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Cities Have A Party In Chongqing
◇ 文 |本刊記者 董 茜 實習生 胡 婷 圖|游 宇

約聚餐,聊聊朋友間的感情,很簡單。動一下手指,微信朋友圈@一下即可搞定。那么作為全球經濟共同體中的重要一員,中國又是用何種方式在維系著自己的朋友圈呢?So easy,兩年一次的“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就是中國“朋友圈”里約好了的聚會趴。
這次聚會趴,就“趴”在了重慶。
為啥要選在重慶開“趴”?當然是因為這里有好山好水,也肯定是因為這里藏著大家想要知道的發展“秘訣”。最重要的是,重慶與各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與共同創造財富的契機。難怪在芬蘭塞伊納約基市市長喬馬·拉森馬基眼中,重慶與塞伊納約基非常近,“我們兩國之間只相隔了個俄羅斯。”
維系朋友感情,隨時關注“朋友圈”動態,有的從朋友變成了合作伙伴,有的從朋友變成了親密愛人。而在中國眾多的國際友好城市“朋友圈”中,大家選擇了每兩年一次的聚會,一起坐一坐,談談未來,談談相互的合作。
這個約定從2008年起,一直持續到今天。
這個聚會也一路從北京、上海、成都、廣州,走到了重慶。
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的“2016中國國際友成大會”,圍繞“創新發展、合作共享”主題,以共建共享、友城合作機制、區域經濟聯動等議題展開討論。四場精彩的主題論壇不是惟一,同時見證新的友好城市締結。
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的“聚會趴”,那可是相當有號召力。不相信?別扯遠了,看看來參加“聚會趴”的來賓的數據就行:來自世界上56個國家144個城市和51個城市組織的400余位外方代表,以及中國107個城市的200余位中方代表。
當然啦,這144個中國友好城市,不少都在重慶的“朋友圈”里。美國韋恩斯伯勒市、伊朗設拉子市……細數重慶的“朋友圈”,重慶的國際友好城市工作從1982年開始,第一個締結的友好城市是法國圖盧茲市。時至今日,重慶的“朋友圈”不斷擴容,與美國、日本等31個國家的省州市締結友好城市達到37個,尤其是最近5年新增國際友城16個。
那么問題來了,重慶究竟蘊藏何種魅力,能在國際舞臺上獲得如此多城市拋出的“友誼橄欖枝”?
來聽聽比利時安特衛普省省長貝嘉蒂怎么說。
貝嘉蒂感嘆:“我每次來重慶都感覺要刮目相看,每次都有一座新的橋建立起來,還有免稅區等等。”在創新發展高端對話論壇上,貝嘉蒂回憶起與重慶締結友城的往事,說比利時安特衛普與重慶距離八千多公里,卻從未停止過與重慶的交流和互動。
五年前,貝嘉蒂見證了安特衛普與重慶友好城市關系的締結,他一直認為這種關系和協作非常成功。這次通過參觀重慶的歐洲品牌中心,看到了歐洲的產品和歐洲企業的介紹,他說“這都是重慶市所做出的努力”。
安特衛普與重慶的協作非常密切,包括很多企業家和企業都非常愿意與重慶的企業家合作,不僅是政府與企業間的合作。安特衛普大學和重慶大學的合作也越來越密切,兩所大學共同建立的一個聯合研究院,專門研究運輸和能源。還有一個學生交流的項目,重慶的學生去到安特衛普,安特衛普的年輕人也來到重慶,他們相互學習,相互擴充自己的事業,友誼也在這個過程中開花結果。
貝嘉蒂“游說”起了重慶的學生,勸說他們去安特衛普。“我們有最好的學生來到安特衛普,回來的時候充滿了想法。他們在一起可以進行合作和教授之間的交流,包括重慶的教授到安特衛普,安特衛普的教授來到重慶。”
走進了“朋友圈”,貝嘉蒂還在老年人的看護上看到了更多的兩地合作機會。“我訪問過重慶醫科大學,在老年人的看護上,他們有一個新的機構。”貝嘉蒂向“朋友圈”的新老朋友透露與重慶養老問題上的合作興趣。“通過共享我們的理念、洞見,密切合作,這樣對兩國人民都是互利共贏的協作。”

貝嘉蒂曬出的與重慶“愉快玩耍”的那些事兒,引來現場點贊無數。
多走動,多交流,維系友誼的方式,不限于個人的社交,也同樣適用于國家間的互動。從民間合作到官方互動,重慶多層面的開放式協作精神,讓貝嘉蒂感慨重慶巨變的同時,重慶也將友城的常態性互動提到新的高度。近3年來,重慶接待友城來訪288批次,出訪199批次。截至今年,擬訂友城交流合作計劃748項,完成和基本完成525項,正在推進96項,內容涵蓋經貿、教育、科技、旅游、環保等領域。
《重慶市人大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委員會關于我市友好城市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顯示,重慶的友城數量和北京、上海等部分省市相比仍差距較大,但隨著重慶在各個領域的外向型發展,這種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隨著2016中國國際友好城市大會《重慶倡議》的發出,重慶市江北區和意大利皮亞琴察省皮亞琴察市正式簽署建立友好城市關系意向合作書。今后,雙方將在文化藝術、教育衛生、旅游休閑、商業貿易和工業環保等更廣泛領域開展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