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云
1~3歲的寶寶好奇好動,生活能力逐漸增強,有一定的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同時,寶寶的認知能力發展加速,好奇好動、好模仿好嘗試。這個階段,正是爸爸媽媽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飲食、自理習慣的好時期。這些生活好習慣的培養,可以為寶寶今后的健康成長打下基礎。
以下介紹一些短小精煉的有關寶寶生活的兒歌。讓寶寶慢慢理解兒歌的內容,自己一邊念一邊做,以生活兒歌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習慣。
自己睡睡得香
寶寶在睡覺時,會有一些不良習慣,如把頭蒙在被子里睡覺;剛脫衣睡下又爬起來東張西望或擺弄玩具;睡醒了還沒穿好衣服就自己從被窩中爬出來……針對這些現象,爸媽可以用系列生活兒歌,培養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讓寶寶知道睡覺時哪些是好習慣,要保持;哪些是壞習慣,要改正,逐漸讓寶寶知道在睡覺時也要保護自己,才能少生病。
兒歌:
①寶寶睡覺
小被子蓋蓋好,小手小腳放放好,眼睛一閉睡著了。
②寶寶自己會睡覺
不要拍,不要搖,寶寶自己會睡覺。
③睡覺要安靜
上床后要安靜,快快閉上小眼睛。
④鉆被窩
先開一扇小門(掀起被子一角),
輕輕慢慢鉆進,
再把小門關緊(蓋好被子),
快快閉上眼睛。
自己吃味道好
培養寶寶獨立進餐,是培養寶寶自我服務能力和良好進餐習慣的重要步驟。寶寶18個月后就可以嘗試著一手扶碗,一手拿勺,自己進餐。爸媽可以用簡短精煉的兒歌,來指導寶寶自己進餐,以兒歌的內容來規范寶寶的進餐習慣,不依賴成人的喂食。
兒歌:自己吃味道好
小飯碗扶扶好,
小調羹捏捏牢,
自己吃,味道好。
提示:爸媽平時可讓寶寶擺弄碗勺,嘗試用調羹給娃娃或小動物喂食,以促進寶寶小手對握持調羹能力的控制。
照鏡子認自己
寶寶從知道自己的名字開始,就踏上了認識自我的路程。此時經常給寶寶照鏡子,可以幫助寶寶認識自己的五官和身體的主要部位。感受自己肢體和臉部表情變化與鏡子里的形象的關系,對促進寶寶認知能力發展有很大幫助。一般情況下,寶寶都很喜歡看看鏡子里的自己。
兒歌:
小眼睛,亮晶晶,樣樣東西看得清;
小耳朵,靈又靈,各種聲音聽得清;
小鼻子,用處大,聞氣味,全靠他;
小嘴巴,真能干,會說話,會吃飯,張開嘴巴笑哈哈。
提示:1.給寶寶照照小鏡子,認認自己的五官。
2.讓寶寶照照大立鏡,指認自己的頭發、肩膀、小肚子、小腳等。
3.鼓勵寶寶在鏡子前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感悟自己動作、表情的變化與鏡子里的形象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