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2016-03-04/ 第14版面/國際論壇 /作者:高飛
3月2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決議,決定實施一系列制裁措施遏制朝鮮的核、導開發計劃,并呼吁恢復六方會談。由于各方利益訴求不同,近期安理會成員國對此進行了密集磋商。對于本次制裁朝鮮的決議,俄羅斯的立場和發揮的影響不容忽視。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在安理會的發言反映出“既打又拉”的策略,凸顯了俄羅斯的自身關切和全球戰略謀劃。
首先,俄羅斯和朝鮮是近鄰,沒有領土縱深的朝鮮進行核試驗,存在殃及鄰國的可能性,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悲劇對于今天的俄羅斯來說仍然記憶猶新。正如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科薩喬夫所說,從平壤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只有不到700公里,朝鮮的任何核計劃都將直接涉及俄國家安全。因此,無論這種影響如何有限,俄羅斯反對朝鮮進行核試驗,反對朝鮮成為擁核國家是自然而然的。
其次,考慮自身的利益和大國地位。俄羅斯是一個大國,在安理會的舞臺上刷存在感、維護自身利益是俄羅斯始終不變的原則。一方面,丘爾金說“考慮到朝鮮對國際社會帶來的挑戰,這份決議很有必要”;另一方面,他又表示,在制裁決議討論過程中,涉及俄羅斯利益的條款“要考慮到俄方的感受”。在俄羅斯的堅持下,對經由朝鮮羅津港的俄羅斯煤炭的制裁被從最初的草案中刪除。此外,俄羅斯也不愿意在對付朝鮮的問題上沖在前面,根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報道,3月1日2500余噸俄羅斯小麥經海路運往朝鮮。
第三,在制裁朝鮮的問題上不愿意得罪他國。近年來鑒于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俄羅斯十分重視發展對朝關系。2013年俄羅斯改造了哈桑-羅津鐵路,用于擴大向韓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煤炭出口;2015年又啟動了“俄羅斯-朝鮮友好年”,雙邊關系不斷升溫。然而,作為核大國,俄羅斯一方面要維護自身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另一方面也不愿意為朝鮮得罪其他國家。俄羅斯要維護與中國的協作和友誼,保持密切溝通;俄羅斯也明了美國不會考慮俄羅斯的所有關切,因此隨時準備在爭議問題上尋求妥協,為俄美關系營造良好的氛圍。
就本次朝核危機來看,俄羅斯在過程中實現著歐亞大陸戰略騰挪。俄羅斯是一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國。從經濟指標來看,2015年俄羅斯GDP為804125.45億盧布,約合1.3萬億美元,約為中國的1/8,美國的1/13,很難將其視為一流大國。然而,從外交層面來看,俄羅斯依舊展現出世界大國的“手腕”。當前,俄羅斯的心腹之患是烏克蘭危機。烏克蘭危機不僅使俄羅斯重振雄風的夢想化為泡影,而且嚴重損害了與西方之間的相互信任。在“新冷戰”的陰云下,西方的輪番制裁已經讓俄羅斯不堪重負。盡管朝鮮進行核試驗對于俄羅斯的自然環境有損害,然而在歐亞更廣闊的空間打好和用好朝鮮這張牌,增加與美國的談判籌碼,改善與西方之間的氣氛,鞏固與中國之間的戰略協作,都是十分有利的。正如俄羅斯的雙頭鷹國徽一樣,俄羅斯出現在東方外交的舞臺上時,不要忘了,她的眼睛正盯著西方。▲(作者是外交學院俄羅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俄關系史學會常務理事)
環球時報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