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建湖縣實驗小學城南小區(224700) 陶水清
小學生數學交流能力培養探微
江蘇建湖縣實驗小學城南小區(224700) 陶水清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而數學固有的嚴密性和邏輯性會讓學生難以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數學現象。隨著年齡的增加和心理的變化,學生會變得不愿意表達自己的看法。本文從學生的角度,談一談數學課堂應當如何激發學生進行交流。
數學課堂數學交流培養策略
在數學課堂教學里,當學生因為某些因素的影響而變得不愿意表達自己的看法時,師生之間的對話就會出現阻礙,長此以往,學生只會被動地接受,而不能主動地分享,即使自己的想法和見解是正確的,也不敢交流。怎樣才能改變學生這種“有口難開”的現狀呢?
教學本質上就是一種對話,可以這樣說,沒有對話交流,就不會有學習的發生。但是,與其他學科相比,數學語言需要很強的邏輯性和條理性,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學會交流。對此,教師首先要營造輕松和諧的心理氛圍,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一種教學手段,如果沒有輕松和諧的心理氛圍,都是低效的,甚至是負效的。因此,教師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取有效的策略激發學生說的興趣。即使學生發言有錯誤,教師也要從鼓勵的角度出發,肯定學生發言正確的部分,委婉指出錯誤的地方,而不是簡單否定。
其次是規范學生說的要求。比如,發言的聲音要響亮清楚,充滿自信,語句完整,重點突出。再如當有學生發言時,其他學生要注意傾聽,用心思考。同時,還可以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設定學生發言的要求。比如,教學“正比例的意義”時,由于本節課的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在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時,要說的話語比較多,教師不妨對正比例的意義進行分解:首先,確定()和()是否為兩種相關聯的量;其次,這兩種量是否可以變化;最后,數量關系式是怎樣的,比值是否一定。通過這樣的分解,學生在回答時就不會感到困難,交流起來也比較輕松。
接著,還要對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有所記錄,并納入期終的綜合考核。
數學課堂交流應當圍繞教學目標開展。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就要明確教學內容所需的話題,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合理加工,以保證每位學生都能有話說。從教學內容上看:概念課,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基本概念,教師可根據具體的數學概念,讓學生找出其中的關鍵詞,并說說自己的理解;計算課,關鍵是讓學生掌握計算順序以及算理,教師可根據實例讓學生說出計算的要求;解決問題,重點是解題的思考過程,教師可引導學生使用數形結合的思想,說出解決問題的思路以及想法。從教學環節與結構上看:導入環節,主要引導學生說出對已有知識的掌握情況;新授環節,要啟發學生交流探索的方法與過程;知識的建立和鞏固環節,交流可聚焦于對概念的認識和理解。
比如,教學“倒數的認識”時,當學生得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這一概念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概念中的幾個關鍵詞進行理解。乘積,表明一種運算,是乘法;1表明的是結果;兩個數,表明的是數量;互為,表明兩個數之間的關系,其中的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對倒數的理解會更加深刻。而這種抓住核心概念的交流方式,深化了學生對核心概念與教學重點的認識,促使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不同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生活經驗都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一些層次不同的問題,使學生在相互交流、相互討論中都能夠說出自己的見解與看法。
比如,教學“分數除以整數”時,由于學生已經掌握整數除法、小數除法等知識,怎樣才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掌握“分數除以整數(0除外),等于分數乘整數的倒數”這一算理,可設計如下問題:(1)如果運用圖示,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2)結合分數單位,想一想這個分數里有幾個這樣的單位,運用整數除法的意義想一想,結果是否正確?(3)運用等式的性質,想一想,能否得出這樣的算理要求。在教學例題方面,首先設計一道分子能被整數整除的題目,讓學生驗證自己的想法;其次設計一道分子不能被整數整除的題目,讓學生共同討論,找出通用的方法。在該教學設計中,教師抓住了教學重點,依據學生的實際差異,引導學生自我反思,從而暴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進而正確建構新知體系。
當然,教學內容不同,教學目標不同,也會使課堂交流呈現多樣化。對此,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予他們充分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表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積極引導,使學生有能力說。這樣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才不會“有口難開”。
(責編羅陽)
G623.5
A
1007-9068(2016)23-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