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德強
伯樂來到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尋找千里馬,突然在一群馬當中就發現了一匹大聲嘶鳴、精壯神駿的馬。伯樂十分高興,認定這是他尋找了許久的駿馬。他與馬的主人談好價錢后迅速返回,向郜王做了稟報。郜王說,既然你認為那是匹好馬,就買回來吧。
伯樂剛走,底下的大臣就啟奏說,大王,您與臣等尚未見到千里馬,只憑年少的伯樂一句話就認定那是匹好馬,萬一那馬的主人是伯樂自家的呢?這時就又有大臣說,也說不好伯樂收取了馬主人的好處啊。要知道,這千里馬的價錢要高于普通馬好多倍啊。
郜王點著頭說,你等說得有道理,不能太相信他了,他說哪匹是千里馬就哪匹是千里馬,這個辦法要改革一下。
于是,郜王一面派人去追伯樂,讓他過些日子再把馬買回來,一面和大臣們商議如何完善考核千里馬的機制。
沒過幾天,多個大臣來到了燕趙大地,按照伯樂提供的地點找到了那匹千里馬。因為那匹駿馬很好找,它總是游離在馬群的外圍。一個大臣走上去,試圖接近那匹馬,沒想到那馬頭一扭,尾巴一甩,就打在了大臣的臉上。大臣憤然呵斥,你個畜生!那馬似聽懂了是的,前邊兩腿揚起,咆哮不止。嚇得大臣們臉色煞白,連連后退。這時,幾匹母馬趁機接近那匹駿馬,那馬嘶鳴著,帶著那幾匹母馬絕塵而去。
大臣們回來后聯合起草了奏折,說伯樂相中的千里馬性格孤僻、脾氣暴躁,萬一大王騎上去摔著了怎么辦,還說多匹母馬與千里馬有染,馬整日縱欲,體質必然空虛,還說……郜王看了奏折批道,既然此馬存有爭議,暫放后議。
從那時候開始,凡是伯樂相中的千里馬都要接受相關大臣們的品評,而被他們接受的駿馬少之又少。
后來,郜國與別國起了戰爭,戰場上戰馬緊缺,郜王讓伯樂多多地尋找千里馬為將士們所用。伯樂就又提起了那匹駿馬。郜王說,特殊時期,速速購回。
伯樂按照記憶仔細尋找,辛苦倍至,還是沒有發現。
一天,他在返回途中,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那馬氣喘吁吁,骨瘦如柴。伯樂走上前,那馬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嘶鳴不止,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么。伯樂確定,這就是當初他相中的那匹千里馬。
伯樂仔細地打量著這匹馬,悲嘆道,此馬已與平常之馬無異矣。
百般失意的伯樂便打消了回郜國的念頭,西出潼關,到達秦國,成為了秦穆公之臣。在秦國的富國強兵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責任編輯 馮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