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連鵬(甘肅省金昌市金川總校第一高級中學)
?
新課程下高中數學反思教學研究
郭連鵬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總校第一高級中學)
摘要:伴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開展和新課程改革的日益深化,反思教學理論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教學反思是一種有意義的思維活動和再學習活動,不僅能夠促進教師的成長,而且也能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而更應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反思教學這一方法下去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形成良好的技能,從而促進數學思維的培養。針對高中數學中存在的問題,將反思教學與高中數學有機結合,并提出相關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教師作用;反思機會;反思習慣
世界的聯系日益密切,各方面的發展都緊密聯系在一起,西方國家對教育的重視從很早就開始進行,一系列跟教育有關的理論被研究應用,取得了廣泛的成功。我國的教育發展正在呈現上升的趨勢,借鑒西方國家正確的理論指導對我國的教育發展是收獲的益處更多。反思教學萌芽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并于90年代開始在西方一些發達國家盛行。對于反思教學的理解可以從三方面入手:(1)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立足教材并且靈活應用教材;(2)教師有目的地帶領學生進行反思活動;(3)教師通過改變教學模式,進行全方位反思。在高中數學教學中,不僅需要教師學會反思,同樣更為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反思,因為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為達到學習的目的就要通過自己的理解能力去構建概念,而構建的途徑就是反思,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而實際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1)高中數學教師對于反思教學的體會只停留在表面;(2)教師對于自身的反思意識淡薄,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沒有將反思教學納入教學過程中;(3)教師在進行反思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與技能的掌握,使學生的主動性沒有充分發揮;(4)教師過于注重應用題海戰術來取代學生對錯誤題目進行反思活動,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因此,在新課的背景下,如何將反思教學與高中數學教學相結合,提出如下策略。
教師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反思教學中要對自身能力予以提高來促進學生發展。首先,在進行備課階段要明確教學目標,恰當地選擇相應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合理進行重組,靈活運用教材。其次,學生對于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通常停留在表層含義的理解層面,教師通過運用與概念有聯系的相關道具,加強教學直觀性。高中數學教材上所納入的概念一般都會有相應的擴展,比如,在上空間幾何時,一個概念可以有2~3個子概念拓展,而一個新概念的引入,是在原有概念的基礎之上加以完善的,這就需要發揮教師對概念的拓展與深層次見解。以反比例函數為例:已知反比例函數,函數圖象從左往右看,兩部分都是下降的,如果說是單調遞減函數,取,就導致矛盾。這樣反思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會使學生對函數單調性有更深刻的認識,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概念的嚴謹性。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忌過多利用題海戰術,而是要善于利用問題的變式方法去引導學生抓住題型的關鍵。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運用變式訓練的這種方法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進行主動的反思,掌握題眼在哪里,正確把握問題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從而面對類似的題型能夠正確把握。比如,在求二次函數f(x)= (x-m)(x-m)+4在區間[-2,1]上的最小值。首先,引導學生分析二次函數求最值問題,要看開口方向和對稱軸,這里對稱軸是未知的,但是區間是已知的,所以要根據對稱軸與給定區間的位置關系,包括對稱軸在區間的一側和在區間內部,分類討論來求解。之后對它變式提出若改為求最大值的做法,由于上述做法學生可以領悟本題也是分三種情況討論,前兩種情況,對稱軸在區間的一側,f(x)在[2,1]上具有單調性,可以利用單調性直接求最值。但是第三種情況對稱軸在區間內部,開口向上,最小值是在頂點處取得。要求最大值,教師通過屬性結合演示,可知離對稱軸遠的端點取得最大值。所以這里還要分兩種小情況繼續討論。
數學雖然跟語文不管是在學習內容還是學習目上都有差別,但一些學習方法的運用是共同的。高中數學的知識具有聯系性,一些知識點在某一階段學習過后會在下一階段以更深層的形式出現,因此對于知識點在一開始就掌握牢固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比如,必修一學習的函數知識點,包括函數的性質以及函數的分類,之后又學習了三角函數及導數,每一部分都是相互貫通的,因此,學生要掌握好每一部分的學習內容。但是由于人類存在記憶曲線,在學習過程中肯定會有遺忘的規律,而且數學的有些解題思路是固定,有的學生在學習很多知識之后難免會忘記,因此,記數學筆記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不僅為后面的學習進行補充和延伸,而且學生通過這些記上去的內容能可以進行反思活動,以便于及時查漏補缺。
參考文獻:
[1]陳克勝.基于數學文化的數學課程再思考[J].數學教育學報,2009(02).
[2]張小紅.數學反思性教學引領高校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02).
[3]陳遠馳.中學數學反思性教學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10).
注:省級課題《高中數學反思性教學研究》課題專用。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