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芳(甘肅省嘉峪關市酒鋼三中)
?
任務驅動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朱淑芳
(甘肅省嘉峪關市酒鋼三中)
摘要:任務驅動法是指讓學生帶著一定的任務來進行學習,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而且對打破以往灌輸式課堂、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也起著重要作用。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要有意識地將“一言堂”模式轉變為“任務驅動”式教學法,進而在凸顯學生課堂主體性的同時,也有助于高效信息技術課堂的順利實現。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信息技術;模擬;探究;單元
《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指出:“強調問題解決,倡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實踐”。也就是說,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能夠用其解決問題是其價值的直接體現,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保障。所以,在新課程改革下,我們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培養學生借助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要從行動上將任務驅動法有效地應用到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來可以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二來可以對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以及健全地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因此,本文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有效地應用任務驅動法進行論述,以確保課程價值的最大化實現。
所謂模擬任務是指在學生執行任務之前給學生一個模板,之后,引導學生根據模板進行任務模擬。雖然模擬任務的布置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是,對降低學生自主學習的盲目性及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例如:在教“圖文混排”時,對于這部分知識,很多學生不陌生,所以,在教學時,我選擇了“自主模擬任務”。首先,我向學生出示一張通過圖文混排而完成的文稿,之后,引導學生自己結合教材內容對這部分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即插入圖像、插入文字框、插入圖形框的相關知識,之后,在給定的文稿中進行自主模擬排版。這樣的模擬任務的完成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自主求知和模擬應用中掌握基本的知識點,而且也有助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
探究任務的布置是指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下去解決問題,并通過對相關知識的應用來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進而為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我們要相信學生,要給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使學生在完成任務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Excel”的相關知識時,我向學生布置了“情境探究任務”,首先,我向學生出示了上個學期末本班學生的學習成績表。然后,引導學生按照下面的要求完成任務。
①借助函數計算出每個學生的平均分、總評分、總分以及最高分。
②按照總分從高到低、語文成績從低到高的順序進行排序。
③將某某學生的成績表制作成折線圖,x軸為學科,y軸為分數。
④探究能否借助Excel的相關知識來計算出及格率。
……
前三個問題都是比較基礎的,學生很容易完成,但是,對于第四個問題來說有一定的困難,所以,在此次任務的布置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對如何計算出班級的及格率進行討論,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基本知識應用能力,鞏固所學的知識,而且問題的探究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也起著重要作用。
所謂的單元任務是指讓學生自主將這一單元內的知識點進行靈活應用,并以一個完整的作品形式展現出來。這樣的任務設計不僅給學生搭建了知識的應用平臺,鍛煉了學生的應用能力,而且,完整作品的展示對學生學習信心的培養、引導學生真切地感受課程的存在價值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制作演示文稿”這一章節時,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也為了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在結束了這小節的教學之后,我向學生布置了“成果展示”任務,具體地說就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選擇素材,制作一套完整的演示文稿。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盡可能多地將“演示文稿”中所學習的內容應用到這個成果展示上來,比如:要包含視頻文件的插入、設置動畫效果、創建超鏈接、插入圖片等等,這些都是演示文稿中的基本內容。而且,相關內容應用的多少以及應用的效果將是我們判斷學生任務完成效果的重要指標。當然,這樣的任務設計對學生個性的展示、對知識應用能力的鍛煉以及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也是具有一定幫助的。
當然,除了上述三種任務的布置之外,我們還可以布置小組任務、創新任務等等,這些都是任務型教學方法應用的形式,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方面。但是,為了確保任務型教學法的有效應用,為了展現課程的價值,在應用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問題設計的有效性,要注意課堂的評價等等,這些問題都是該方法中需要注意的,也是高效課堂順利實現的保障??傊?,新課改下,我們要充分發揮任務型教學法的作用,要確保學生在主動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獲得綜合而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侯廣軍.淺談任務驅動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4(01).
·編輯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