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冉(石家莊市輕工技工學校)
?
機械制圖教學創新模式的思路及意義解析
梁冉
(石家莊市輕工技工學校)
摘要:機械制圖作為工程技術人員首先要掌握的專業技術,同時也是機械專業學員最基本的課程之一。在機械制圖教學中教師要運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建立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將傳統的講、寫、畫進行改變,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領悟到新的學習理念。加強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運用有效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對知識能力的掌握,從而達到有效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機械制圖教學;創新模式;意義
在技術院校中,機械制圖是機械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機械制圖自身實踐性也比較強,需要學生進行專業的課程實踐。在當前,機械技術專業的學生實踐性比較差,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也是比較差的。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學生都存在著厭學的心理,學生學習能力不足導致學生對學習出現不自信的現象,認為自身專業的就業前景也十分不光明。很多學校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機械制圖的課程建設,所以,建議高校進一步加強機械制圖的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創新教學創新模式和創新理論,根據新時代的教學理念即時調整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樹立新的教學觀念,逐漸轉變學生的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素質。
1.機械制圖在教學中的意義
中等職業院校課程改革,對于學生和教師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教學模式的變化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特點。從目前企業需要大量的專業性技術人才來看,能夠從事產品制造、裝配、設備等維修綜合性工作的人才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人才保障。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期間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進行大量的課題實踐。學生還要對未來從事的職業技能進行大量的訓練,在安全方面、團隊合作方面、自我學習方面都要有一定的提高。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以及相近專業必須的課程之一,同時,機械制圖自身也是一門比較強的實踐課程。傳統教學已經很難滿足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就要對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思路進行創新。逐漸從單一的教學模式向實踐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教學模式的形式應該由固定的教師進行集體授課向室外授課、車間實習進行轉變。教學手段應該由過去的口授、黑板向著多媒體和車間實踐進行轉變,這樣能夠體現出教學模式的實用性和開放性。
2.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特點
機械制圖是一門理論課程,自身的實踐性也是比較強的。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和制圖能力。機械制圖課程是理工學科和大學本科必修的一門課程,自身的知識點也是比較多的。應該根據數據以及機械制圖課程的特點,并且結合新時期機械制圖教學課程來提高教學質量,新的教學模式是提高教學質量的熱點問題之一。
對于教師來說,當前機械制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是比較單一的,大多數都是采用板書教學模式。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途徑和學習方法也是比較單一的,對于自身的興趣和發展也是沒有一個很好的途徑。學校和教師應該探索如何以學生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這樣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和創造力,構建出高校信息教學模式和教學資源。實現技術和管理先進制圖的教學模式,一直是機械制圖所追求的目標。
1.機械制圖教學內容創新
技術院校教學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培養出高素質實用性的技術型人才,這樣也能夠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工作以及遇見的問題進行詳細的教學,這樣能夠提高知識的專業性,讓學生更容易掌握。
在機械制圖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是按照章節順序來進行教學,對教學的理論和概念進行掌握,但是,對于學生來說,教學過程中的理論和概念是很難得到消化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淡化章節的概念,強調知識自身的整體性。
2.教學方法創新
教師應該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不能夠單方面傳授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理念。教師對于課程都要進行精心設計,這樣能夠讓學生快速融入教學理念當中。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想法,在做斷面圖和剖視圖的教學中,分析教學的模式和方法,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
3.多元化智能教學
智能化的核心就是加大對問題的解決,尤其是在實際的問題中。采用“問題解決”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讓學生更多地思考,這樣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
多元化智能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解題思路,而不是單方面對理論方面的背誦。在“三視圖”當中,應運用模式進行教學。學校也應該制定相關的教學方案,教師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設計,并且實施有效的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在選擇和設計教學內容時應充分考慮學校場地的設施和氣候、地理因素。在遵循學生的知識技能和生理發展的規律的基礎上,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技術,這樣能夠保證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
在職業院校機械制圖教學中進行教學創新必須要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的優越性。在運用現代教學技術的同時,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創造性、注重師生之間的合作和交往性,這樣能夠保持信息傳遞的雙向性,保證多媒體在傳播過程中的一致性。這樣能夠有效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中,必須“適當”地與傳統教學方法相互滲透,以入為主,以機為輔,揚長避短,相輔相成,才能使機械制圖教學達到理想境界。
參考文獻:
倪衛華.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心得[J].科技創新導報,2008(06).
·編輯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