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艷秋(吉林省永吉縣第四中學)
?
曲盡其妙談曲筆
崔艷秋
(吉林省永吉縣第四中學)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月夜》
杜甫困守長安時期,思念遠在鄜州的妻子兒女,寫下了千古聞名的詩作《月夜》。他在詩中沒有直接敘說自己對妻子兒女的思念之情,而是想象妻子在閨中對月思念困守長安的他。古人抒情重在含蓄,杜甫這首詩正是體現了這種特點,曲盡其妙。這種寫法就是曲筆,又可以稱作從對方著筆,對寫法,屬于虛寫的一種。
這種寫法在古典詩詞中比較常見。經常表現對親人的思念。王維“每逢佳節倍思親”時,卻在想象“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想象自己的兄弟登高而思念遠方的他。白居易在冬至這個中國古人最重視的節日里,當他漂泊在外獨身在驛站度過冬至這天時,寫下了“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p>
這種手法在高考詩詞鑒賞考查中也有涉及。例如2010年高考江蘇卷詩詞鑒賞題:
送魏二
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三、四兩句詩,明人陸時雍《詩鏡總論》云:“代為之思,其情更遠?!闭堊骶唧w分析。(4分)
“憶君遙在瀟湘月”,詩人將眼前情景推開,以“憶”字勾勒,從對面生情,為行人虛構了一個境界:在不久的將來,朋友夜泊在瀟湘之上,那時風散雨收,一輪孤月高照,環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難成眠吧。“愁聽清猿夢里長”,即使他暫時入夢,兩岸猿啼也會一聲一聲闖入夢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夢中也擺不脫愁緒。
詩人正是運用曲筆,由眼前情景轉為設想對方抵達后的孤寂與愁苦,通過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雙方惜別深情表達得更為深遠。
又如2011年高考江蘇卷詩詞鑒賞題: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其中有這樣一個問題:“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一聯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種表現手法?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對李白的贊譽和懷念之情,同時也充滿著對李白詩文深深的懷念。這首詩就運用了曲筆這種寫法。“渭北”是杜甫所在之地,“江東”是李白所居之處,“春天樹”和“日暮云”寫了二人所在之地之景。作者明明要抒發對李白的懷念之情,卻在想象李白在江東思念渭北的自己。因為詩句表面看來只是平淡訴說,但卻含蓄地表現了深深的離情,所以成為名句。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學生來說,掌握曲筆這種手法還是必要的。希望學生能曲盡曲筆其妙。
·編輯司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