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姍(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繼續教育中心)
?
管窺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面臨的挑戰及出路
雷姍
(浙江省金華市武義縣繼續教育中心)
摘要:當前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信息技術應用作為高新技術中的寵兒更是備受關注,在社會領域中的應用得到了不斷拓展。在我國高中階段的教學課程中,信息技術應用屬于其中極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信息技術雖然是作為一種新型應用技術而存在,但傳統的教學模式還是會影響到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傳統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一些與當前教學情況不符的問題對信息技術教學的效果產生了不良影響。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面臨的挑戰性問題進行闡述并尋找一定的出路。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學生
當今時代,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高低其衡量標準包括了信息技術水平和人才素質的高低,為了推動我國綜合實力的全面發展,我國重視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并使之成為高中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程,有力地推動了高中生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當前高中信息技術應用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以下筆者將針對相關的問題展開論述。
1.校方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視度較低
目前,我國教學不斷進行改革,但教育方式還停留在應試教育層面上,因而從校方的角度來看,雖然信息技術課程被納入了高考中,并且占有一定的分值,但是,對于考專科的學生而言,信息技術能夠提供50分的有效分,而本科以上的則不需要考,高中階段時間緊張,校方權衡利弊,更多的是傾向于選擇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他重要的課程中,例如,數學、英語等,也就是說大部分高中學校都沒有在思想上與行動中給予信息技術課程高度的重視,反而是產生了一定的忽視,被歸入到了副科的行列中。主要表現為有的學校為了有效地提升學校的升學率,會直接采取暫時停止信息技術課程開設的方式,并將這些原本屬于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時間由其他在高考中占據重要比例的課程占用,這樣一種情況的存在直接耽誤了信息技術課程的順利開展,學生也就不能夠高效地掌握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不能夠切實提高教學質量,也無法真正滿足社會發展對綜合素質人才的需求。可以說,校方在思想上和實踐中對信息技術教學的忽視是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
2.信息技術教學的內容相對匱乏,脫離實際的信息技術發展情況
目前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基本上都沒有采用統一的教材,也缺乏相對明確的課程要求,但是事實上不同地區、不同學校所具備的授課硬件設施與課程的具體設置都是各不相同的,也正因如此,信息技術教材的內容也會存在差異。有的學校教學硬件設施相對落后,教材的內容也相對匱乏,教材中的內容明顯落后于實際的信息技術發展,不能夠切實滿足學生技術素質要求。除此之外,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也表現在一些技術應用系統的不斷更新層面,例如,Windows7、Windows8是當前應用得最多的系統模式,但是當前仍有很多學校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Windows XP作為主要的授課講解系統,其中網絡接入的方式則是撥號上網,這明顯是落后于當前信息技術發展水平的表現,對于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提高也產生了抑制。
3.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差異,知識掌握水平不同
在開展信息技術教學的過程中存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學生基本素質的差異性,學生所具有的信息技術素養水平存在區別,每一位學生對信息技術都有各自的理解,掌握的基本知識內容也不盡相同,必然會給教學的統一帶來一定的困難,學生之所以在信息技術學習中體現出較大的差異,是因為每一名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理解能力存在差異,即便面對同樣的教師、進行同樣的課時、接受同樣的知識講解也會因為個人能力的影響而產生不同的效果,這就導致了學生在進行信息技術學習時設定的學習目標與本身素養提升水平各不相同。另外,家庭計算機越來越普及,其中有的學生在較早的時候就接觸到一系列相關的信息技術,因而相較于其他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理論知識理解與實踐應用有更加切實的了解,即使是這部分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了解也大多是停留在相對簡單且常用的操作層面上,并不算是真正掌握了信息技術,而其他沒有接觸到計算機的學生,其在理論知識與實踐應用方面更是落后于對計算機接觸較多的學生,這就造成了學生之間對知識掌握程度高低差異較大,教師開展教學如果采用統一化的標準和方法明顯會對教學效率的提高帶來困難。
1.校方要重視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
學校的教學發展應當與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保持一致,信息技術課程開展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加學生的理論知識使其掌握相關的技能,更好地滿足時代發展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而校方應當認識到為社會發展培養能夠熟練應用計算機技術的綜合素質人才。為此,校方應當在思想上重視信息技術課程的開展并在實際中加以落實,在學科體系中樹立信息技術課程工具性學科的地位,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任務加以明確并嚴格遵守,杜絕一切占課行為的發生。例如,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理論課與操作課在所有信息技術課程中所占的比重進行調整,切實保證學生將學到的理論知識及時通過上機操作鞏固,通過學校和教師整體的重視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積極性,改變以往只重視文化課程的作法。
2.對信息技術的教材內容進行豐富與更新
第一,信息技術作為與時代發展聯系緊密的課程應當在內容更新方面與時代發展保持一致,這就需要校方對原本的教材內容進行更新,讓學生掌握最新的知識。第二,課程的教材具有同一性,要切實提高信息技術的教學效率,就要將課程教材與校本教材相結合,也就是要求學校能夠聯系自身教材的實際情況對校本教材進行開發,從而建立起更具系統性、層次性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從而提高課程對于學生的吸引力。
在當今社會,要想真正適應社會、融入社會,就要確保信息技術教學的高效開展,要正視在高中信息技術開展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不斷探索與完善,通過重視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豐富更新教學內容、采用分層教學等方式來為信息技術教學的開展提供出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陳欣欣.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中北大學附屬中學為例[J].學理論,2012(29).
·編輯喬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