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愛玲
摘要:鐵塔公司需要認真分析面臨的機會和挑戰,完成初步創業并走上健康快速發展的道路。在論述鐵塔公司成立背景和面臨機會與挑戰的基礎上,指出公司發展的舉措:全面承接、快速上量,確保運營商需求得到全面滿足,擴招員工以適應建設及運營需要,重視質量和安全并做好客戶服務工作。關鍵詞:鐵塔公司;成立背景;機會和挑戰;發展舉措
鐵塔公司從籌備到成立,從各方面發出了很多聲音,有質疑發展前途的,也有擔心形成新壟斷、不利于行業發展的,總之看好的不多唱衰的不少。筆者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簡單分析鐵塔公司成立的作用和未來發展的舉措。
1 成立背景
三家通信運營商在市場戰線上廝殺的轟轟烈烈,在基站建設上更是你爭我搶,相近位置三塔林立的現象比比皆是,浪費了大量的土地和建設資金,對環境美觀也造成了破壞。雖然工信部早在2008年就叫停通信設施重復建設并不斷推進共建共享,但效果并不理想。而單獨成立鐵塔公司,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則從根本上有助于解決這一難題。
讓我們看看國外通信行業鐵塔業。美國,通信運營商自建與三大獨立鐵塔公司并存,分別是美國電塔公司(American Tower)、冠城公司(Crown Castle International)和SBA通信公司。這三家在美國擁有7萬鐵塔,占總份額72%,主要營業額來自通信塔租賃和管理,營業范圍還輻射到墨西哥、印度、澳洲等。歐洲,歐盟框架協議鼓勵無源設備共享,電信運營商合資成立了鐵塔公司,英國有鐵塔公司Arqvla,德國也有美國的鐵塔公司進入。非洲、拉美以及印尼、印度也如此。
鐵塔公司的成立順應通信業發展的趨勢,也符合國家節約能源、提高國有資產利用率的要求。
2 運營現狀
鐵塔公司注冊資金100億,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出資,持股比例分別為40%、30.1%及29.9%。主營鐵塔的建設、維護和運營,兼營基站機房、電源、空調等配套設施和室內分布系統的建設、維護和運營以及基站設備的代維。2014年7月18日,中國鐵塔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年底省市分公司人員陸續到位并掛牌。
鐵塔公司成立之初即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安排:第一步,2014年年底前形成對增量鐵塔、站址資源及附屬設施的新建能力;第二步,完成對三家電信企業相關存量資產的注入和收購;第三步,引入民間資本實現混合所有制,在此基礎上擇機上市。目前,第一階段已經實現,第二階段存量注入正在進行中。全國各級鐵塔公司發動了全體員工和合作單位協助運營商進行資產清查,所有存量及在建鐵塔全部納入清查范圍中,資產注入最后的時間點為2015年8月31日,預計會按時甚至提前完成。
與此同時,是如火如荼的鐵塔大建設。適逢4G牌照全面發放,后得到牌照的兩家運營商卯足了勁要趕上中國移動的4G發展步伐,而中國移動又需要進一步完善4G網絡的全面覆蓋。由于新建基站由鐵塔公司投資,三家運營商在建設資金方面的壓力驟然降低(聯通和電信尤甚),也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需求數量。
3 面臨的機會和挑戰
毫無疑問,對鐵塔公司而言,最有利的機會就是新建基站的獨建權利和運營商存量鐵塔資產的注入。存量注入解決了資產規模的擔憂,所謂手中有糧、心里不慌,龐大的存量資產是鐵塔公司今后賴以生存的堅強后盾。而大量的新建基站,讓鐵塔公司有機會根據自己的運營宗旨提高共享和共建的比例,同時從場地租金、塔型選擇等多方面降低建設及后期維護成本,這對優化資產結構、提高盈利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所有的事情都具有兩面性,以上機會也給鐵塔公司帶來了諸多的挑戰,尤其是二者同時呈現。龐大存量的清查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而地市級公司人員僅有20~30人,需要清查的基站數卻成千上萬,于是出現了之前所述全員上陣查資產的熱鬧景象。這還不是最難的,壓力更大的是新建基站的承接。鐵塔人根本沒有預料到如井噴式的新建需求,立足未穩卻要匆忙應戰,這對人員能力、招投標工作、合作隊伍選擇及管理提出了嚴峻的考驗。
4 建議采取的發展舉措
首先,必須全面滿足三家運營商的建設需求,這是關乎鐵塔公司存在的必要性。股東如果不滿意,告到國家層面,那鐵塔公司前途就岌岌可危了。所以全面承接、快速上量是必須堅持的原則。
其次,迅速擴招人員,以適應當前繁重的建設任務和8月底的全面運營。鐵塔公司現在人人加班,幾乎沒有周末,短時間內依靠創業激情還能支撐,但長此以往絕對不行。特別強調的是,人員一定不能太多,寧可稍緊張,和尚多了沒水喝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三是大干快上的同時,需要嚴把質量關。目前全國熱火朝天搞基站建設,導致電源、鐵塔等設備供不應求。相關合作商為拼命入圍不惜大幅降價,背后是利潤擠壓。此狀況下,很難說不會出現無良商家偷工減料降低質量現象,尤其是某些規模較小的鐵塔生產商。這就需要鐵塔公司從源頭做起,從資格審核到供貨廠家生產抽檢,一直到供貨驗收,不能全部甩給監理公司,要親力親為、提高警惕,所謂細節決定成敗。
四是居安思危,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在運營商以往工作中,鐵塔建設是邊緣事務,是傻大笨粗的活,都交給了施工隊,安全責任也在合同中全部壓給了合作方。而鐵塔公司的成立,實現了鐵塔建設和維護的專業化運作,就要不負眾望擔當起精細化管理的責任。任何一個安全事故背后都是管理松散、麻痹大意的不作為態度,要立足于尊重每個人的生命,尊重每一分國家財產出發,從各個環節入手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尤其在面臨沉重建設壓力的現在,意義更為重大、任務更為艱巨。
五是調整心態,為運營商提供優質服務,實現多方共贏。鐵塔公司成立初期,姿態放的非常低,處處求著運營商提供方便,像極了剛入門的小媳婦,要忍氣吞聲看婆婆臉色行事。隨著新建能力的提升、存量資產的收購以及國家越來越明朗的政策支持,鐵塔公司的地位似乎逐步在提升,雖然自己尚未意識到,但隱隱約約充滿了憧憬。這就需要警惕了。國家成立鐵塔公司的目的是減少資源浪費,而絕不是重新建立一個壟斷公司,如果真的形成了這個局面,那么離鐵塔公司眾叛親離、分崩離析也不遠了。這就需要鐵塔公司內部調整心態,充分認識到運營商既是股東又是客戶,與自己絕對是同呼吸共命運的。只有提供了優質服務,進而惠及大眾,才能使運營商獲得利潤。
鐵塔公司承載了國家賦予的眾多希望,既是深化通信行業改革的產物,又擔負了混合所有制探索的重任,鐵塔人只有兢兢業業、勇于奉獻、成全客戶,才能不辱使命、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