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
摘要:在目前現代產業體系廣泛存在的現象即大學生找不到工作的背景下,分析與討論該如何創新我國的職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以社會需要何種職業的角度出發,創新高校的職業培養模式,提出學校與企業實踐深度融合的合作形式,為培養全方位的復合型人才與職業教育的新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關鍵詞:大數據;職業教育
我國現代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具有高素質的技術性人才,尤其在大眾行業。所以,文章結合該特點對如何創新職業教育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1 職業教育目前發展現狀
1.1 我國的政治因素使得職業教育的面臨個體都比較獨立。中等職業教育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被我國國務院嚴肅的提出。當到了21世紀初的時候,中等職業教學已經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已經成為大眾化的院校。但是,它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還沒有那么明顯。
1.2 教與學的方式過于傳統
我國現階段的職業教育主要分為中等,高等與職業培訓三種。前兩種比較常見,是學校課堂制的學歷教育;后者的實際意義強一些,主要是按需培養,培養受訓者的操作經驗,實用性。但教學內容,過程和指標都很單一,他們之間聯系也不是很緊密,交集很小。
1.3 就業難與人才的不足使矛盾加劇
我國現在的經濟結構正在面臨轉型,這種情況使得產業升級與對應的職業教育發展相對滯后了,就業難與人才不足的矛盾也越發加劇了。城鎮化帶來的就業壓力與就業轉移使得需要更多的轉業培訓。這就使得職業教育的介入與推動發展創新。
2 職業教育模式缺陷
近年來,我國的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職業教育被廣泛提倡,很多地方投資的職業學院也逐漸興辦起來。職業教育的規模得到顯著擴大。職業學校培養的大多數也已經成為企業中上層人員。但是,我國的職業教育模式也有一些缺陷,學校與企業聯系不緊密,無法正常通暢的進行。學校型的職業教育只顧開展自己所擅長的專業,而往往這些專業對應的崗位人滿為患,導致就業難與人才緊缺的雙害型局面。這種互不兼容的職業設置缺少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職業學校應該向職業培訓那樣培養企需求的專業型技術性人才。
(1)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沒創新。學校職業教育專業課的內容和目標都不是很明確,只是一味的傳授理論知識,使得很大一部分的課程具有重復的知識點講述,與企業單位缺乏必要的交流。當與企業的需求目標不相符的時候,這種內容的教學只會消耗學生們的時間,不利于學生們專業意識的培養。教學目標是職業教學創新的必改方案,以往的教學目標只是走形式,不需要老師動太多心思去思考怎樣改進,只是按照以往的經驗照搬即可。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在無數次的重復與代謝中變得越來越呆板。
(2)職業教育的意識存在缺陷。長期以來社會對職業教育意識培養的不重視,使得職業院校沒有一定的教學設備與師資力量;使得院校無法開展自己想要開展的活動,無法培養自己想要培養的專業型復合人才;進一步制約著人才市場的發展與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
培養職業教育意識應該是一項長期戰略,是創新職業教育的有效途徑。在職業教育建設中,因職業教育具有實踐性社會性的特點,使得職業教育的意識培養是職業創新的關鍵。以此來促進社會經濟的建設。
3 創新職業教育培養模式
3.1 創新培養模式的重要性
當前職業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具有專業技能的專業型人才以此來推動我國的經濟轉型與發展。通過分析現在人才市場所具體需要的人才培養那些例如中高職學生和待崗人員。跟隨著學校,產業,企業,職業的多維立體輔導,讓他們接受為他們量身打造的專業型培養。為了實現職業教育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宏偉目標,創新職業教育培養模式起到了彌足珍貴的作用。
3.2 多方合作,提升職業教育培養模式
我國目前開展的培養模式大多是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這種培養看似很科學合理,實則這都由學校單一的認為,培養的也都是傳統的知識教育。但是人才市場緊缺的是非常專業的人才,而不是僅僅為了就業培養一技之長的學生。通俗的說,就是學校的培養水平達不到企業的最低用人要求。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進行以下改革。
一是按需設置專業課程,讓企業中的技能專家來學校指導教學,也可舉辦宣講會。與學校老師一起制定教學內容,與課程設置。使得學生盡早的適應企業的工作狀態,而不是單單的進行理論教學。
二是制定利于企業的學生培養方案,制定“N加M”的課程學習制度,(即一段時間在學校學習,一段時間在企業實習。使得學生能更好的把理論應用于實際,融會貫通理論的學習。
三是基于學生與企業員工的需求,制定導師制度。學生通過導師的指導,解決學生在理論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導師制定績效激勵制度,如果自己帶的學生有對企業突出的業績,會被給與一定的獎勵。讓員工與學生一起成長,完善自己。
3.3 必須加速課程改革來適應新潮流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知識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理論已經跟不上企業工廠的實際應用。所以,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更新就顯得尤為重要。課程教育需要更多的多元性模式來學習新產生的技術,工藝,材料加工與管理。也可以通過交叉課程的方式更新互相促進學習內容,實現不同學科的融會貫通與整合發展。僅僅這些改革,還是體現出了狹隘教育,不能充分的體現知識立體化的教育整合。還需要培養學生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壓能力,溝通合作能力等。
3.4 多家職教集團共同合作,聯合培養
以專業培養為基礎,多家職業院校聯合辦學,共同培養符合企業要求的專業化人士。選拔一個領導帶頭學校,組織多家成員學校,聯合單位與企業,結合企業發展需要,按照不同專業,不同技術,不同屬性,分為中等,高等,在職培訓。評定專業資格認定,創新教學內容,在一個共同的框架下實現共同發展。清楚明白人才的培養規劃,有根據的針對性的制定就業計劃,提高學生的就業率。高效利用教學資源,提高企業的用工滿意度,使得人才培養多元化發展。
4 尚待解決的問題
職業教育的學生到企業去實習,帶實習生的職工應該怎樣激勵的問題還沒有解決。只有建立起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才能同時使學校學生和職工雙方受益,既能增加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又能提高企業的效率,為職工個人的發展創造條件。現在的企業都在追求效率的提高與利潤的高速提升或效用最大化,那么企業在制定激勵機制時,就應該遵守這一原則,努力地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那么人才培養的方向也應該基于這點來培養。企業與學校的觀念需要磨合,使學校懂得怎樣才能幫助企業來創造價值,創造具有行業需求,崗位能力,專業技術的核心人才。構建雙贏的學習體系,運行機制,促進學生的專業素質與綜合能力有效地提升。
(1)學分制的利弊仍然需要探究。我國高校普遍流行的學分制是否適合職業教育,是否能引導教育教學改革的方向,是否是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首先需要通過對學分制優點與缺點分析,探尋如何在實施學分制中克服他的缺陷,然后需要提出應對學分制管理缺陷的政策。而且,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與老師給學生打分存在著藕斷絲連的關系,學分制機制的運行仍然需要合理科學的規劃。學生的選修課程,學分評價老師的教育質量三方的平衡機制的建立也尚需探索。
(2)知識重整也需要探索。職業教育的發展正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局面。在傳統的教育體制的基礎上,內部員工與員工介紹推薦產業化發展,體制改革的激蕩,新技術的沖突,使得知識重整勢在必行。本應處于最重視的知識教學由于受到職業的沖擊進入成熟衰退期,進入_個轉折點。要使大數據時代的教育能度過這個轉折,必須尋找新的突破,就必然需要重整知識。學科內容,職業要求,企業文化三者的知識重整組建需要達成共識,由誰制定規則,規則執行什么,怎樣去執行都是需要進一步詳細的闡述與解決的。
5 現代的教學設計案例信息化的探究
無論我們應用多先進的教學方法,我們面對的都是沒有實際經驗的學生。所以,在理論上沒有最適合的統一的教學方法,只有根據學生們的具體情況所制定的教學方案與方法。每名老師都應該因材施教,細心觀察每名學生的特征,盡自己最大可能了解學生,發揮每名學生的優勢與特點。
6 結語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進入大數據時代的信息教育已經越來越成熟,使得職業教育面臨著必須經歷的改革?,F代職業教育體系離不開政府的扶植與關心,也離不開行業內部的整合與調整。制定規范的上崗制度,崗位級別,建立資格認證體系,擺正教育的目的與意義,積極營造一個和諧的職業教育創新環境,共同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全方位復合型高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