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晴,張招德,余錚,林文雅,唐涵鋒
(寧德市醫院眼科,福建 寧德 352100)
玻璃體切割術聯合口服熒光素鈉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王雨晴,張招德,余錚,林文雅,唐涵鋒
(寧德市醫院眼科,福建 寧德 352100)
目的 觀察玻璃體切割術聯合口服熒光素鈉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眼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采用玻璃體切割術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88例(101眼)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51眼聯合術前空腹30 min口服熒光素鈉為觀察組,50眼未口服熒光素鈉為對照組,所有患者采用標準三切口經睫狀體平坦部玻璃體切除手術。術后隨訪1~12個月,平均8個月。比較兩組患眼的最佳矯正視力(BCVA)、眼壓,并分析觀察組術前術后視網膜電流圖(ERG)的b波波幅情況。結果隨訪1個月,觀察組視力不同程度提高48眼(94.1%),不變2眼(3.9%),視力下降1眼(2.0%),對照組視力提高46眼(92.0%),不變2眼(4.0%),下降2眼(4.0%),兩組患者術后1個月的BCVA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術后3、6、12個月分別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術后眼壓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術前及術后ERG比較b波波幅未見明顯變化(P>0.05)。結論熒光素鈉在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玻璃體切割手術中的應用有利于識別玻璃體殘留的皮質,徹底清除玻璃體皮質并且提高手術成功率,ERG的b波檢測顯示熒光素鈉對視網膜未見明顯的毒性作用。
熒光素鈉;玻璃體切割術;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隨著玻璃體切割術的發展,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已經取得良好的療效。目前玻璃體切割術是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主要的手術方法[1],當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一旦發生玻璃體積血和新生血管膜及牽拉性視網膜脫離時,必須盡快的進行玻璃體切割手術。目前國內外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主要的研究熱點是玻璃體切割術聯合口服用熒光素鈉,其不僅能起到玻璃體標記作用,而且能夠徹底清除殘余的玻璃體皮質,提高手術效果。本文旨在觀察玻璃體切割術聯合口服熒光素鈉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至2015年3月在我院眼科進行玻璃體切割術的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88例101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分期完全參照1984年國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期的標準[2]。男性31例33眼,女性57例68眼;年齡42~81歲,平均63.8歲;單眼患病75例,雙眼患病13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1例);手術前視力:光感~0.3,眼壓8~20 mmHg(1 mmHg= 0.133 kPa),平均15.46 mmHg。所有病例均排除眼外傷和青光眼等病史。手術后隨訪1~12個月(平均8個月)。其中51眼聯合術前空腹30 min口服熒光素鈉為觀察組,50眼未口服熒光素鈉為對照組。患者空腹血糖(藥物控制):5.9~6.5 mmoL/L,餐后1 h血糖:7.9~9.2 mmoL/L,餐后2 h血糖:4.9~7.8 mmol/L。同時患有高血壓病的患者經過藥物調整后在正常范圍內。
1.2 熒光素鈉注射液的配制 熒光素鈉注射液共1.2 g熒光素鈉和50%葡萄糖溶液20 ml和注射用水40 ml,均勻配制,觀察組的患者口服熒光素鈉前均需簽定知情同意書。
1.3 手術方法 觀察組的患者術前30 min空腹口服配制的熒光素鈉注射液50 ml,對照組患者術前均未口服熒光素鈉。玻璃體切割術采用常規經睫狀體平部三通道閉合式的手術方法,主要是切除混濁的玻璃體、視網膜的前膜的剝離、玻璃體視網膜牽拉的解除以及全視網膜的激光光凝。術中填充物的選擇主要是根據手術中所見的視網膜情況而定,患者的視網膜合并嚴重的纖維血管膜增生、玻璃體的大量出血或合并比較大的視網膜裂孔一般選擇硅油填充,患者的視網膜沒有明顯增生并且術前已經進行全視網膜激光光凝多不選擇填充物,介于二者之間的患者多采用15%C3F8惰性氣體填充使視網膜復位。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1、3、6、12個月視力和眼壓的變化,以及觀察組術前和術后ERG的b波波幅變化。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術后眼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觀察組術前和術后ERG的b波波幅的比較采用配對資料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術后不同時間視力矯正情況比較 術后1個月,觀察組視力提高48眼(94.1%),不變2眼(3.9%),下降1眼(2.0%);對照組視力提高46眼(92.0%),不變2眼(4.0%),下降2眼(4.0%)。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后1個月矯正視力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1,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后3、6、12個月的矯正視力分別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6.49、9.09、6.28,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3、6、12個月的矯正視力情況比較[眼(%)]
2.2 兩組患者術后眼壓比較 觀察組術后的平均眼壓為(16.00±6.23)mmHg,對照組為(17.00± 5.25)mmHg,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462,P>0.05)。
2.3 觀察組手術前后ERG的b波波幅比較 觀察組51眼術前ERG的b波波幅平均為261.75 μV,術后b波波幅平均為262.31 μV,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58,P>0.05)。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DR)是眼科后段疾病中主要致盲眼病之一[3],長期的糖尿病患者經常會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文獻報道近些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上升的趨勢顯著提高,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最終階段[4]。由于其視網膜廣泛的缺血和微血管的改變,致使視網膜產生大量新生血管增殖膜和視網膜水腫,并且反復發生玻璃體的積血及牽引性或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從而造成患者視功能的嚴重損傷。目前玻璃體切割術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主要包括膜清除和膜的分割以及玻璃體后皮質的切除[5],如果術中處理不當通常會表現為術后玻璃體的出血、纖維組織的增殖,甚至造成牽拉性視網膜脫離[6-7]。同時玻璃體切割手術中殘留的玻璃體以及后皮質是玻璃體切割術后造成視網膜的增殖膜和黃斑水腫的重要原因,常常導致手術失敗。如果玻璃體后皮質清除的不夠徹底,能夠加速新生血管及纖維增殖膜發展;如果玻璃體后皮質切除徹底,能夠很好的減少和控制纖維增殖膜和新生血管的發生。為進一步更好的提高手術效果,近幾年來熒光素鈉在眼科中的用途有了新的擴展,許多學者將其應用于可視性玻璃體手術時染色玻璃體。熒光素鈉注射液作為玻璃體切割術中玻璃體的一種輔助標記,有明顯的作用,有利于更加徹底的切除殘留的玻璃體和后皮質,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術后的視力,獲得良好的預后。如果手術過程中視網膜的纖維增殖膜處理不好,很容易形成視網膜裂孔,在熒光素鈉的標記作用下,可以減少視網膜裂孔出現的概率。觀察組與對照組術后1個月視力均有提高,3~12個月觀察組的視力提高程度高于對照組,而眼壓情況無明顯變化,體現了熒光素鈉注射液的有效性。
熒光素鈉注射液在眼科中已有廣泛的應用,如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和損傷的角膜染色、淚小管斷裂斷端的染色和白內障手術中撕囊時染色前囊膜中的應用等。熒光素鈉在人體中應用有靜脈注射及口服兩種方式,靜脈注射的不良反應相對于口服的方式發生率高,熒光素鈉注射液通過靜脈內注射,副作用已經很少,多數人認為其對人體無害。但是在眼底熒光造影時偶爾也發生不良反應,嚴重的患者出現危及生命的危險。在眼科患者中,患心腦腎疾病的較多,不能夠快速靜脈注射熒光素鈉注射液,往往不能進行眼底熒光造影檢查,失去明確診斷及治療的最佳時機。口服熒光素鈉造影簡便易行,安全可靠,國內外沒有報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克服了靜脈注射的缺點,擴大了眼底熒光造影的范圍。本實驗因為充分利用口服熒光素鈉安全系數高這一特點,所以在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玻璃體切割手術前口服熒光素鈉,即增加術中玻璃體皮質的可視性又提高手術的成功率。熒光素鈉注射液口服后通過全身的代謝后在玻璃體染色后,顏色特別鮮明,并且結合玻璃體運動能夠清楚地觀察到玻璃體與視網膜的粘連部位,更徹底的清除玻璃體的后皮質,有利于進行玻璃體切割術。在實驗中通過觀察組術前和術后ERG的b波波幅的檢查來判斷熒光素鈉注射液對視網膜和眼內其他組織基本無明顯毒副反應,體現出熒光素鈉在眼內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玻璃體切割術聯合應用口服配制熒光素鈉注射液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時,對玻璃體后皮質和殘留的玻璃體以及視網膜的纖維增殖膜具有良好的標記作用,可以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和術后的視力,這種聯合的方式明顯優于單純玻璃體切割術。從視網膜血管滲漏到玻璃體中的熒光素鈉彌散效果好、玻璃體染色均勻,混濁的玻璃體呈現出黃綠色從而可以達到可視化,即滿足了手術的要求又加快了手術的速度;而且可以清晰的呈現玻璃體的混濁程度,使得術中對中軸部及周邊部玻璃體的處理更加徹底,提高了手術的效果和安全性、降低了術中操作難度、術后視網膜復位率高和再次玻璃體出血機率明顯減少。口服熒光素鈉在治療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應用雖然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但是這種治療方式的長期效果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1]楊秀梅.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觀察[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0,32(2):290-291.
[2]李筱榮,胡博杰,邵彥.23G微創玻璃體切割手術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觀察[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0,26(2):173-174.
[3]廖凱,趙旭麗,袁安.玻璃體切割聯合白內障手術治療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療效評價[J].海南醫學,2014,25(4):1135-1137.
[4]王克安,李天麟,向紅丁,等.中國糖尿病流行特點研究:糖尿病和糖耐量低減患病率調查[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8,19(5):282-285.
[5] Eliott D,Lee MS,Abrams GW.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rinciples and techniques of surgical treatment[M]//Ryan SJ.Retina. Volume 1.4thed.Philadelphia:Elsevier Mosby,2006:2413-2450.
[6]沈麗君,劉嵐,汪朝陽,等.應用免光導玻璃體手術治療嚴重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臨床對比研究[J].中華眼科雜志,2006,42 (7):600-605.
[7]彭超,王立,陳惠莉,等.玻璃體切除治療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J].國際眼科雜志,2013,13(10):2122-2123.
R587.2
B
1003—6350(2016)05—0812—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5.044
2015-07-09)
福建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科研發展專項基金(編號:FZS13025Y)
王雨晴。E-mail:wangyuqing214654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