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摘 要:紫砂壺的創作題材十分豐富,設計來源也非常廣泛,也是能夠反映人們的生活情趣的,寄托人們的愿望和美好情懷。思想內涵是一把壺的內在靈魂,而外形上的標新立異,則是一把壺得以升華的基礎。走上紫砂壺創作的道路,是一種榮幸,更是一種使命,創新出一把具有思想內涵的紫砂壺,從而為砂壺藝術的傳承盡一份力,始終是筆者由衷的一個心愿,于是筆者創作了《鳳戲竹》。
關鍵詞:紫砂;《鳳戲竹》壺;造型藝術;美學特色
1 前言
宜興紫砂工藝以其古樸、典雅、氣韻生動的造型藝術,幾百年來蜚聲海內外,被世人所推崇。宜興紫砂工藝除了它的歷史悠久、藝術上繁榮的茶文化歷史之外,它的歷代傳世佳作更體現了紫砂工藝的光輝藝術特性,其造型藝術所無法比擬的。宜興紫砂工藝的造型設計千姿百態,方非一式,圓不一相。因此,從造型藝術角度而論,紫砂工藝的地位當在一切陶瓷工藝之上。
2 《鳳戲竹》的造型藝術及美學特色
紫砂壺的創作題材十分豐富,設計來源也非常廣泛,也是能夠反映人們的生活情趣的,寄托人們的愿望和美好情懷。經由藝術的創作,紫砂泥料的特殊性和泥色的豐富,加上巧妙的思想,使得紫砂造型都能栩栩如生。思想內涵是一把壺的內在靈魂,而外形上的標新立異,則是一把壺得以升華的基礎。走上紫砂壺創作的道路,是一種榮幸,更是一種使命,創新出一把具有思想內涵的紫砂壺,從而為砂壺藝術的傳承盡一份力,始終是筆者由衷的一個心愿,于是筆者創作了《鳳戲竹》。
褪盡世事的浮華與張揚,靜靜的聆聽中領略世事的滄桑和精神的富足,淡然豁達都在這一靜、一念、一悟中。
《鳳戲竹》這把壺壺體的整體性設計很有意思,壺蓋與壺體表面裝飾渾若一體,壺鈕簡單自然,采用堆泥捏塑的手法裝飾的同時也掩飾了鑲接痕跡,三彎流壺口略高于壺蓋,藤須把骨肉勻亭,把根處延伸而出的葉片裝飾也恰到好處。
《鳳戲竹》設計思路別具一格,極具新意,圓壺花素的完美結合,這取決于作者形體的完美掌握,拿捏非常精準,尤其是壺面壺蓋裝飾的竹葉,當真是潤物細無聲,做到了栩栩如生的境地。
宜興紫砂壺歷史悠久,名播天下。用紫砂茶壺泡茶,沒有絲毫的化學變化,既不奪香味,又無熟湯氣,色澤澄潔透明,茶味醇厚芳馨。其次,紫砂壺里外不施釉,在燒結得十分致密的砂土間,有肉眼見不到的氣孔,既不滲漏又有良好的透氣性,暑月使用,好比土冰箱,存茶過夜,不起膩苔,不易變餿。再者,砂質壺壁能吸附茶汁,蘊藏香味,經久使用,壁內積聚“茶銹”,就是不放茶葉沖水,也有余香。還有,紫砂茶壺不怕冷熱劇變,臘月急注廢水不會爆裂,寒天放在溫火上燉茶,也不擔心迸裂。紫砂傳熱緩慢,提攜使用不會燙手。另外紫砂壺使用年代越長,越發晶瑩光潤。
紫砂器濫觴于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如日中天,經久不衰。一把好的紫砂壺,不僅是藝人的信手天工,有時還有文人墨客的詩書畫印。紫砂的發展,雖幾經盛衰,但紫砂畢竟孕育了一部燦爛的發展史,在其發展中,永遠沿襲這一個主題,繼承和創新。青爐小筑綠醅香,青灑天街細砂酥。聞香入道,品香則賞藝,說到底無非是殊途同歸,享受的是器物一體的滿足感。在如畫的藝器中身心歸一,謂之:歸真!
3 結語
紫砂藝人創作紫砂壺時遵循著一定的法則,依據傳統和其特定的語言,具有傳統性和繼承性。紫砂藝人們遵循著傳統并且不斷突破,為達到內心所要表達的情感而不斷努力,完善藝術的創作。一件紫砂作品就是一種情感的宣泄和表達,這種創造出來的形式是使人們從視覺去感受,而其所表現的內容正是人類情感的語言。紫砂藝術是博大的,能夠體現出紫砂藝術的美感,成為情感表達的載體,通過紫砂的藝術形式將美感傳遞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