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 要:《翠柏壺》作品極現生態之美,本色原香,頗有大自然的氣息。在這把古色淡雅、品位高潔的紫砂壺中,盛一盞香茗,啜飲一口,茶清而溫潤,來自生活的藝術氣息不禁蕩漾心懷。
關鍵詞:紫砂;翠柏壺;自然理趣;花塑器;藝術制作
1 前言
宜興紫砂茗壺,因其造型千姿百態、簡練大方、色彩淳樸古雅、豐富多彩,表現形式獨具匠心,手工藝精美絕倫,成為造型藝術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審美體系。紫砂器在歷史上的各個發展階段,都有著非常明顯的特征,紫砂人在對紫砂的創作上都有著自己的理解。
2 《翠柏壺》的自然理趣
花塑器是紫砂壺體系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它與圓器、方器、筋紋器共存于世,各自演繹著自己的精彩生命。紫砂花塑器,就相當于雕塑,只是與普通的雕塑不同的是,紫砂花塑器是以泡茶功能為第一,以雕塑的造型藝術呈現其形態。
紫砂花塑器就是將自然界的動植物、傳統藝術形象通過雕塑的裝飾手段來表達的,所塑造出來的靜止的藝術形象,也是定格在一瞬間,極具自然氣息的藝術是極其吸引人的。
紫砂壺的造型與美,在工藝美術苑林中獨樹一幟。它以工藝美術為根,以傳統文化為源,以茶文化為媒,它以其獨有的良好的理化性能,豐富柔和的質感,古樸典雅的形式,千變萬化的造型,反映出傳統文化特征和創新意識,是現代科學和藝術的融匯,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是實用和功能的統一。它的品種與形制,之多之廣之變化,是各種陶瓷品種中最為突出的,堪稱工藝美術“品種之最”。它不僅是宜興的光榮和驕傲,也是中華民族引以自豪的優秀傳統工藝和民族文化結晶。
《翠柏壺》壺身飽滿,一彎嘴微翹,胥出自然。把與嘴平衡,圈把極為大方,圈足鼎立,壺身圓潤敦厚,壺色深厚深沉,斑駁滄桑,造型古樸端莊。這把壺很好的營造了這樣一幅生動的美景,簡單、直接,并且可愛有趣,整體的做工精細,雕琢無痕,少有的意境作品。
《翠柏壺》作品極現生態之美,本色原香,頗有大自然的氣息。在這把古色淡雅、品位高潔的紫砂壺中,盛一盞香茗,啜飲一口,茶清而溫潤,來自生活的藝術氣息不禁蕩漾心懷。
紫砂壺是中華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發展不但帶動了地方經濟、文化、藝術的交流,也是中華文化成果的展現。它向世人展露出它非凡的傳統文化和獨特的制壺技藝。紫砂壺的發展,從草創期到發展期再到興盛期,經歷起伏和漲落,面對其他茶具的優良品性,紫砂以最樸素的面貌出現,煥發出光潤的淡雅形態,砂質隱現,泡茶既無土味,雙氣孔的結構又可盛夏注茶不易餿,香氣四溢。
紫砂藝術更深層次的影響和作用,除了日用功能、陳設審美、把玩品位,還表達了紫砂藝人創造者本身的思想情感,生活方式,審美愛好,造型意識,造物心理等等,這些表現在精神世界方面的內容,決定了紫砂陶藝本質的風貌、形制、結構和基本風格,是紫砂藝術表現形式的延伸和發展。
在宜興紫砂的優秀歷史傳統寶庫中,凝聚了歷代藝人的無窮智慧和心血,永遠是筆者這一代繼承和學習取之不盡的源泉。對紫砂陶藝傳統風格的理解,簡言之,就是端莊、大方、素面素心、質樸自然。特別是經典器形,它是最難學習,最難達到的。很多人在初學的幾年,把主要精力放在刻苦學習仿制名人名作上,努力從紫砂優秀傳統中汲取營養,為自己所用。而這些模仿名家制作的紫砂壺過程中會為自己以后的創作打下扎實的基本功。
3 結語
紫砂陶在幾百年的發展歷史中,幾起幾落,它的興盛、發展,與社會的承平狀態和文化人的積極參與聯系在一起。古老的陶都已發展成一個生機勃勃的新宜興。紫砂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奇葩,作為紫砂壺藝人,不但是欣賞壺藝造型的優美,處臨泥料時的質感,感受品茶時悠然的心情,更希望從這份愜意中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