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

由內地女星劉詩詩和臺灣偶像霍建華主演的古裝劇《女醫明妃傳》自2月中旬在內地衛視及視頻網站上首播以來,出現掌聲和口水齊飛的兩極反響。劇中一些歷史槽點和服飾設計還引發港臺媒體的關注。據悉,該劇將于3月底由臺灣八大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引進播出。
有臺灣媒體5日報道說,“梅宗主”胡歌和“若曦”劉詩詩各因出演《瑯琊榜》和《步步驚心》,在臺灣人氣居高不下。臺灣八大電視臺趁熱打鐵,準備播放胡歌主演的時裝劇《大好時光》和霍建華、劉詩詩主演的《女醫明妃傳》。后者為霍建華、劉詩詩第四度合作,講述中國古代女醫譚允賢如何由醫師晉升為杭皇后的傳奇故事。香港《信報》說,從目前的收視率統計可知,內地觀眾仍偏愛古裝劇。去年的《花千骨》《瑯琊榜》《羋月傳》等余熱還在,相信這段時間內地影視投資仍會以古裝為主流。
對于《女醫明妃傳》引發的熱議,港臺媒體也有轉引。《澳門日報》刊文稱,劉詩詩的造型和外貌被網友贊為“舒服溫婉”,不過她的演技被批“空洞缺乏內容”。此外,劇中服飾也被質疑抄襲韓國古裝劇,尤其和韓劇《大長今》有很多相似之處。對此劇組澄清說,“之所以有韓服的視感,是因為朝鮮曾是明朝附屬國,衣冠制度都是大明天子賜的。所以大家對于這種復原的造型反而起疑心”。
臺灣《中時電子報》評論說,大陸和韓國近年交流頻繁,韓國把中國傳統文化成果“據為己有”的消息頻出。雖然最后都證明只是網上傳言,但兩地網民經常為“正統”之爭大打口水戰。對于此次《女醫明妃傳》挑起的網絡話題,該劇制片人黃瀾表示,《女醫明妃傳》從道具、美術、服裝到造型參考了很多史書,力求還原明代生活之美(劇照如圖)。
香港《明報》特別提到該劇一段令人笑翻天的問診情節。在這段劇情中,劉詩詩飾演的女醫為東南亞古代小國渤泥的王妃問診。因王妃不懂漢語,女醫特意找來傳譯官。不過,傳譯官卻是以帶著外國腔調的中文向王妃發問,而王妃則是用中文回答。有網民笑稱,王妃比傳譯官的中文還標準,到底是誰不懂漢語。也有人揶揄劉詩詩演活了“聽不懂外語”的神情。
文章稱,劇中女醫譚允賢使用了不少離奇偏方醫治病人,例如指甲混鳥糞、鍋灰止血等。對此有中醫專家提醒觀眾不要模仿。臺灣TVBS報道說,《女醫明妃傳》里的治病方法都是古老偏方,但傳出內地相關部門認為“太過亂來”,已將該劇視為下一個開鍘的目標。▲
環球時報201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