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也煩惱:化解產能過剩是2016年結構性改革的五大任務之一,涉及到僵尸企業合理有序地退出市場。實際上,僵尸企業也沒有那么多吧?
@吐槽的匹諾曹:雖然說沒有上一輪下崗潮那么恐怖,但是的確會有一定數量因為治理僵尸企業而下崗吧?這些人怎么辦?能不能再就業?
@地命海心的人:“打僵尸”的確得做好托底工作,比如安置資金怎么下撥?下撥了能不能到位?下崗職工有沒有職業技能培訓?
專家:下崗潮是誤讀
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前段時期,聯想、微軟、富士康、三星等知名企業確實出現不同規模裁員的情況,加上經濟下行這一大背景,輿論對于所謂“下崗潮”討論增多。實際上,從人社部2015年1—9月對全國3萬多家企業監測的情況看,在經濟下行和結構調整中確有一些企業出現崗位流失和減員現象,但總體來看,涉及范圍不大,人員分流平穩,未發現普遍性的裁員潮。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聶輝華:2016年可能會有不少工人因為國企重組下崗,但不太可能有大規模的下崗潮,至少不會出現1998年那樣的大量國企工人下崗失業浪潮。首先,國企總體規模仍然會保持穩定。其次,從全球制造業格局來看,中國企業的勞動力成本雖然上升較快,但是總體上仍然有一定的優勢。再次,從人口結構來看,由于中國老齡化比例在上升,從國企分流的青壯年勞動力再就業的概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