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惟杉
當地時間2016年1月7日晚,自稱效忠IS的嫌疑人在美國費城的街道上叫停一輛警車并向車內警察開槍射擊,共開至少13槍。而就在兩天之前,1月4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發表控槍演講時曾三度落淚,他宣稱將通過行政命令控槍。
在奧巴馬此前的任期內,他多次提出加強槍支管控,而隨著奧巴馬在進入任期最后一年后在控槍問題上趨于強勢,控槍這一匯集美國黨派之爭、聯邦與州政府博弈等眾多利益糾葛的問題也再次浮出水面。
奧巴馬1月5日在白宮發表了逾30分鐘的控槍演講,除去控訴槍支暴力這一頑疾,他宣布發布行政命令,要求更多槍支銷售商須持有執照,并對更多槍支買家實施背景調查。
根據新舉措,全美所有實體店、槍支集市和互聯網的槍支售賣者要登記為持有經營許可的槍支經銷商,并對所有購槍者實施背景調查。未獲許可進行槍支交易者將面臨最高5年刑期和至多25萬美元罰款的處罰。此外,美國聯邦調查局還將雇傭超過230名檢查員和其他工作人員,以加強對購槍者的背景調查力度。
奧巴馬的演講隨即引起眾多反對控槍人士的反彈,美國眾議院議長保羅·瑞恩表示,奧巴馬正試圖顛覆國會的權力。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則稱奧巴馬通過行政命令控槍的企圖是對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的攻擊,他甚至宣稱,如果自己當選總統,將解除奧巴馬的控槍令,以保護擁槍自由。
特朗普所言的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規定了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容侵犯。因此,持槍權被視為憲法賦予美國民眾的一項基本權利。這條修正案也被反對控槍的共和黨人以及眾多利益集團屢次引述,用來指責控槍行為有損于憲法賦予美國民眾的權利。奧巴馬此次發布的行政命令就被指為是一次繞過立法機構的“行政僭越”。
部分美國人到底有多重視自己持有槍支的權利?或許可以從得州州長艾伯特的反應中可見一斑,這位州長在推特上發布信息稱,“奧巴馬想要控槍?我的回應是‘有膽就來拿。”而就在奧巴馬控槍演講不斷獲得現場觀眾的掌聲時,得州民眾正在享受得州公開持槍法案所賦予他們的權利,此前得州民眾不得公開持槍,需將槍支隱藏在衣服下,而2015年剛剛通過、2016年起實施的法案則取消了限制。由此不難看出美國民眾對于控槍一事的分歧。
據統計, 2015年美國共發生52625起槍支暴力案件,13346人死于槍擊。其中包括多起重大槍擊案件,2015年12月2日,加州南部圣貝納迪諾市發生槍擊事件,至少14人遇害、17人受傷,2名嫌犯在與警方交火中被擊斃,釀成全美3年來死傷最嚴重的槍擊事件。而在當地時間10月1日,俄勒岡州一家社區大學發生槍擊案件,共造成13人遇難,超過20人受傷。
在嚴峻的現實面前,美國控槍為什么這么難?除了上文提及的部分美國人將持槍視為憲法規定的一項基本權利外,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分歧,以及強大的利益集團都成為阻礙控槍的關鍵因素。
其實,新年伊始推出的行政命令已不是奧巴馬第一次嘗試在控槍上有所作為,奧巴馬曾于2013年1月16日在白宮公布了全面控槍對策。但在同年4月17日,由共和黨控制的美國參議院否決了包含審查所有購槍者背景內容的控槍法案,奧巴馬大感失望,且怒斥這是“恥辱的一天”。
這也不是共和黨第一次在國會為民主黨政府的控槍舉措制造障礙。1994年時,美國國會以微弱多數通過了克林頓領導的民主黨政府支持的關于禁止19種攻擊性槍支的制造、銷售和進口的議案,該議案在辯論中曾遭到共和黨人的強烈反對,為了使議案得以通過,克林頓政府不得不做出妥協,同意此議案的有效期為10年,到期后由國會重新審議是否延續。2004年在該法案即將到期之際,民主黨試圖延長該法案,但由于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拒絕進行討論,最終使該法案在2004年9月到期后自動失效。

此次奧巴馬的行政命令發布后,反對者也多出自共和黨陣營。而在共和黨的身后,還有著眾多利益團體,他們除了以共和黨競選“金主”的面目出現外,還投入巨額資金進行國會游說。
其中主要代表是擁有140多年歷史的美國步槍協會(NRA)。在2013年時,該協會便擁有500萬會員,是美國最大的槍械擁有者組織,對美國總統大選、國會、州、郡議會選舉都有巨大的影響力,歷史上有8位美國總統就是NRA成員。該協會一貫支持共和黨,統計顯示,在2014年總統選舉周期內,美國步槍協會共捐獻98.4萬美元,游說費用為336萬美元。而自2011年初以來,該組織在游說上的花費比所有控槍團體加起來還多10倍。
2016年1月7日,奧巴馬曾在一檔電視節目中指責NRA,稱其故意歪曲他提請審議的槍支管控立法提案。而就在此前一天,NRA曾公開表示拒絕派代表與奧巴馬共同參加這場有關槍支暴力的電視節目。
除了NRA之外,美國還有其他一些反對槍支管制的協會或組織,比如第二修正案基金會、公民有權持槍協會、美國槍支持有者、猶太人維護槍支權利協會以及全國射擊運動基金會等等。對比來看,贊成控槍的組織和力量則非常微弱。
就在聯邦政府推行控槍舉措舉步維艱之際,近年來一些州則通過了控槍法案。2012年11月14日造成20名學生以及6名教員死亡的康涅狄格州校園槍擊案發生后,紐約州與康涅狄格州先后在2013年通過了控槍法案。其中包括對于購槍者實施全面的背景核查、禁止出售部分類型槍支、限制出售彈夾容量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