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祥龍
[摘 要]高等院校后勤工作是高校其他工作的基礎,也為高校其他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障,因而對高校正常運作及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章利用SWOT分析方法,在后勤社會化背景下,探討高校如何結合自身基礎與條件,分析影響公寓管理的優劣因素。在此基礎上,對高校公寓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議,包括:建立完善人性化的工作機制和管理體制;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學生與業主建立契約關系;聘請學生參與公寓管理,實現學生自我教育;運用現代化教育管理手段,實現決策的科學化、管理的自動化。
[關鍵詞]后勤社會化;公寓管理;SWOT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5.066
自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以來,各高校積極響應,將負責高校后勤工作的原總務處拆分,在此基礎上組建為后勤服務部門以及后勤管理部門。其中,前者履行后勤經營與服務職能,后者執行后勤管理職能。兩部門共同為高校教學科研活動和師生員工生活提供保障,促進高校教育事業健康穩定發展。
1 高校后勤社會化背景下公寓管理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是根據組織自身的特點和基礎,探尋組織所面臨的優勢(英文為Strength,S為縮寫)、劣勢(英文為Weakness,W為縮寫)、機會(英文為Opportunity,O為縮寫)、威脅(英文為Threat,T為縮寫)以發現組織的核心競爭力的戰略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能夠比較準確客觀的分析和研究一個組織面臨的真實情況。
1.1 優勢(Strength)分析
高校后勤社會化公寓管理是將原有的管理人員成立為服務實體,將服務人員與管理人員分離開來,由分離的實體承擔服務任務,引導公寓管理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公寓管理隊伍不計成本、效率低下的不足。校方省去管理公寓的精力消耗,甩掉了公寓管理這一勞動密集型板塊的承重包袱,對于快速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1.2 劣勢(Weakness)分析
跟一般物業相比,高校后勤管理存在若干特殊性:
(1)經營目標角度。一般物業以追求利益最大化為原則,而在實現贏利的前提下,協助高校方完成教書育人的功能才是學生公寓的經營目標。
(2)物業服務主體角度。一般物業服務業主,且這些業主多是已經脫離了高校的社會人,其價值觀、世界觀等已經定型,很難再更改,不具可塑性。與之不同的是學生公寓的服務主體是在校大學生。在校學生不同于社會人,因其價值觀、世界觀等還未定型,還存在繼續教育的余地,能夠通過教育使其獲得知識,提升道德修養,因此,學生公寓是繼課堂之外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教育的另一重要地點。
(3)法規法律角度。不同于一般物業管理,目前為止針對大學生公寓管理的法規政策數量上太少,質量上不成體系,“無法可依”的問題在實際操作中經常遇到。
1.3 機遇(opportunity)分析
高校后勤社會化背景下公寓管理面臨的機遇主要體現在: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迅猛發展,在校大學生規模急劇擴大,不同社會背景、思想層次、知識水平的學生集聚校園,其行為動機較之前更為復雜,這無疑給后勤學生公寓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但與此同時,隨著各高校后勤社會化的逐步深化,高校后勤部門正逐步從事業單位脫離,可以有效規避事業單位的低下效率,因此也給學生公寓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從學生角度來看,學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以班級為中心的學生管理工作的基本組織形式正在改變,學生更傾向于依托宿舍安排自己的時間,學生宿舍在學生生活及學習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正因如此,才使學生公寓有了發展的現實條件。從宏觀經濟政策來看,國家領導人提出今后國家財政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低于4%,這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可以以此為契機加快進程。
1.4 威脅(Threat)分析
在面臨機遇的同時,后勤社會化公寓管理存在一些潛在威脅:一是高校后勤服務部門從學校事業體系中分離出來以后,不能及時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定位。二是從法律角度看,已經脫離事業單位的高校后勤部門并沒有確立獨立的法律地位,后勤服務產品的性質也尚不明確。結果就是后勤部門獨立發展受到阻礙,停滯不前。事業部門不以追逐利益為目的,企業卻具有趨利性,以利益最大化為目標。高校后勤在上述狀態下既不能放開步伐追求利益最大化,也無法完全按照事業單位體制進行運作。服務價格不受控制、各自經營為政的情況時有發生;尤其遇到特殊事件,很難與校方在政治上保持一致,因此,后勤社會化公寓管理系統的抗風險能力比較低。
2 高校后勤社會化背景下優化公寓管理建議
2.1 建立完善人性化的工作機制和管理體制
一是由后勤服務集團聯合高校部門共同組建學生公寓管理工作機構,全面負責學生公寓管理的日常工作。以科學的溝通方式與渠道,解決高校公寓管理中出現的互相推脫和條塊分割現象,從而將學生的教育管理、公寓保潔、維修等服務落到實處;二是積極完善各項保障機制。如完善公寓管理的資金來源,專款專用制度;引入現代化技術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及質量;三是建立權利與責任相結合的制度,實現責任與權力匹配。
2.2 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學生與業主建立契約關系
通過與學生簽訂《學生宿舍責任承諾書》等具有約束力的一系列合約,促使學生了解自己的義務、權利,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自律動機。
2.3 聘請學生參與公寓管理,實現學生自我教育
積極采取各項措施,聘請學生參與到公寓管理工作中來,對學生的意見及建議予以充分的重視,與學生一起做好學生管理與教育工作。學生管理學生有著明顯的優勢:成員來自學生,信息點多,最了解學生。也使其能夠產生一種主人翁意識,從而加強對自身行為的約束,同時,學生在對自己進行管理的同時也能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而予以改正實現自我教育。
2.4 運用現代化教育管理手段,實現決策的科學化、管理的自動化
現代計算機技術的普遍運用,使得建立學生管理信息系統成為可能。盡管計算機不能替代思想政治工作,但應用好信息系統對學生實現輔助管理是可以做到的。高校學生越來越熱衷于互聯網,學生從網上獲得信息,將互聯網視為學習與娛樂的工具。通過后勤學生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隨時掌握學生住宿情況,及時發現學生關心的熱點、興趣與問題,充分利用興趣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掌握政治思想的主動權。
總之,目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上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在充分分析自身特點的基礎上,高校應當積極應對挑戰,善于利用機會,做好學生公寓管理工作,為學生及教育事業發展盡職盡責。
參考文獻:
[1]朱世忠.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學生公寓管理中的實踐與思考[J].工作論壇,2007,13(5).
[2]劉海山.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模式探討[J].高校后勤研究,2006(4):96.
[3]孫國權.關于高校后勤人力資源開發的思考[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62-63.
[4]王哲強.高等學校學生公寓標準化管理研究[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6.
[5]王富.中國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3.
[6]王春誼.高等學校新型學生公寓管理策略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7]朱艷美.關于高校學生公寓科學化管理的幾點分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