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耀尹
[摘 要]現行科研經費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導致實際執行過程中存在預算與支出不匹配、會計核算缺乏統一標準等問題,難以滿足日益提高的內外部專項經費管理需求。文章基于公立醫院的背景,結合實際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提出關于加強預算管理和建立健全財務核算制度以改善科研經費管理狀況,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的建議。
[關鍵詞]公立醫院;科研經費;管理;核算
[DOI]10.13939/j.cnki.zgsc.2016.05.117
公立醫院不僅承擔了公共醫療衛生服務任務,還是集科研和教學任務為一體的機構,為了逐步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提高資產使用效率,醫療體制改革和管理模式創新都勢在必行。由于體制和發展階段原因,原有的科研經費管理模式存在許多不足,無法滿足新會計制度和專項經費管理的需求。因此,如何進行對科研經費的有效管理是醫院財務部門和科教部門需要共同考慮的問題。
1 醫院科研經費管理實務中存在的問題
1.1 預算與支出不匹配
(1)課題立項和資金劃撥存在制度缺陷。由于公立醫院屬于事業單位,收支納入財政預算,很大一部分科研經費直接或間接來自于財政經費,其使用管理由政府主導。科研經費項目預算的審批者往往并非衛技專業人員,不具備相應專業領域知識,因而出現一定程度的預算項目設置與實際研究需求相脫節的情況。
另外,科研立項通常需要經過煩瑣的審批程序,特別是重大科技項目還有嚴格的審計和專家論證過程。即便完成立項,由于科教主管部門立項與財政資金撥付存在時間差,經常會出現一方要求項目研究正常開展,而另一方資金遲遲未能到位的情況。為了保證研究活動的正常開展,勢必產生相關費用需要進入財務報銷流程,就會造成財務賬面與實際經費收支不匹配的問題。而財政口徑的撥款又要求經費下撥后在較短的規定時間內必須使用完畢,這又容易引起經費突擊使用和賬務頻繁調整等問題。
(2)項目組和職能部門信息不對稱。以往醫院內部對科研項目的管理由科教部門主導,財務部門基本上只是承擔了報銷和記賬的工作,并沒有參與到課題申報和經費使用管理的全過程,對于項目的開支范圍和驗收要求缺少了解。而項目組成員通常是臨床專業人員,大多不具備內部控制的觀念,預算申報也只流于形式,經費使用較為隨意。在項目中期檢查和結題審計時就經常出現臨時調賬的狀況,對于下一年度的預算申報也沒有反饋機制。部門之間信息不對稱,項目研究者不懂財務,財務不了解項目,一旦出現問題互相推諉,進一步導致了經費使用與管理嚴重脫節。
1.2 核算和管理缺乏統一標準
(1)缺少統一的會計核算制度。2011年7月開始實行的新《醫院會計制度》對科研經費的核算科目進行了修改,取消了“專用基金/科研基金”科目,通過“科教項目收入”“科教項目支出”來核算醫院取得的非財政性科教項目收支,“財政項目補助收入/科學技術補助收入”“財政項目補助支出/科學技術補助支出”來核算財政補助的科研項目。新制度要求科研經費專款專用、進行獨立核算,但是對于具體費用開支項目的設置和配套資金的核算并未做出明確規定。
在會計實務中,日常科研費用的開支通常只通過統一的一級科目核算,并未設置下級明細。為了滿足項目檢查和驗收的需要,一般以備查賬的形式或者臨時按要求進行費用歸類的方式來進行,這不僅導致各醫療機構間科研經費數據缺乏可比性,也導致了重復勞動和工作效率低下。再者,公立醫院除了要執行常規的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要求,還要面臨上級主管部門的綜合目標考評,1~3倍的科研配套資金通過“醫療業務成本”或者“管理費用”計入醫院自身開支,會直接影響考評指標的計算結果,而該部分費用并不能反映醫院的日常經營開支,這將使醫院陷入權衡兩難。
(2)缺少系統的經費管理規范。由于醫院科研經費來源較為多樣,不同資金渠道的項目對其開支范圍和驗收標準均有不同的規定,甚至存在根本沒有書面文件而單憑上級主管單位經驗判斷、預算開支內容和審計要求相悖等問題。上級科研管理部門沒有制定規范文件,進而各使用單位也難以制定明確的標準。實踐中最常出現的狀況就是:課題組成員已經開支的項目財務部門出于謹慎不予報銷,而科教部門也未能出具相關的支撐文件。沒有系統的經費管理規范、實施細則,各部門間職責不明,就難以實現對科研資金使用情況的實時監控和全面管理,更無法達到高效率、精細化的管理目的。
2 醫院科研經費管理的建議
2.1 加強預算管理
(1)建立職能科室的溝通協調機制。醫院內部應當加強職能科室間的溝通協作。全面預算管理要求醫院自下而上地梳理、匯總各部門的開支,財務部門應當參與科研項目的預算申報,實現事前控制。通過溝通和培訓形成科研人員的內部控制觀念,重視預算申報工作,各項目負責人應當合理安排研究進度,提供可行性報告并附項目相關部門核準的開支明細,由財務部門協助科教部門根據各項目的考核要求,進行規范并相對準確的經費申報。預算最終下達結果和申報文件交項目組、科教部門和財務部門各留存一份,參照執行。
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不得隨意變更預算開支范圍和限額,科教部門負責判斷經費開支的合理性,財務部門負責具體費用的報銷審核,確保支出控制在預算范圍內。同時,財務部門應當根據項目進度定期對各其執行情況進行賬務匯總,及時提醒項目負責人剩余經費數額,以便更好地安排后續使用,實現事中控制。
(2)建立彈性預算管理制度。一方面,科學研究具有不確定性,一次實驗結果的變化就可能改變下一步操作,課題立項時是難以充分預計實際執行結果的;另一方面,不同研究方向的項目實施需求也存在較大差異,不能一概而論地劃分預算構成。現行的科研經費預算管理要求對預算項目的控制較為嚴格,即便醫院能夠對已立項目實施獨立核算,但在相應主管部門對重大科技項目的審查過程中,往往還要求必須具備一定比例的前期投入,同時進行了獨立核算,這在項目尚未確立的情況下缺乏會計實務的可操作性,有可能導致項目申報失敗。
因此,有針對性地建立適合科研的經費預算管理制度,在合理合規的前提下給予一定幅度的彈性,適當放寬各項經費比例,更能夠應對客觀因素變化所帶來的影響。
2.2 完善會計核算
根據經費來源對科研項目進行獨立核算,在“科教項目收入”“科教項目支出”“財政項目補助收入/科學技術補助收入”“財政項目補助支出/科學技術補助支出”、相應的結轉科目以及配套資金開支科目下設置項目輔助賬。
盡管不同資金來源項目的主管部門要求各有不同,但根據審計要求,還是可以將科研經費開支范圍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類別:“人員經費”“設備費”“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差旅費”“會議費”“咨詢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和知識產權事務費”“勞務費”“專家咨詢費”“間接費用”“其他費用”。建議參照以上項目對相應會計科目進行二級明細設置,細化費用的分類核算。由于配套資金本身對應醫院日常支出科目,二級明細設置與上述分類基本一致,可按照日常賬務處理方法記入。期末可根據項目輔助賬功能查詢經費收支和結余情況,同時進行支出明細項目的分類匯總。
綜上所述,既要協調上級主管部門對科研經費預算編制和使用管理的要求,又要加強內部職能科室間的溝通協作,建立健全有針對性的公立醫院科研經費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完善滿足信息提取需求的會計核算方法,使得科研經費使用趨于規范、科研經費管理更為有效。
參考文獻:
[1]李兵,李正風,崔永華.課題制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科技論壇,2011(7):5-11.
[2]蔡秀芳.公立醫院科研經費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2013(9):79-81.
[3]馬煜.關于醫院科研經費核算的建議[J].財會月刊,2013(12):51-52.
[4]金玲,等.醫院科研經費核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衛生經濟,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