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匯區
【防汛抗旱】認真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制,成立由區委書記任政委、區長任指揮長的防汛指揮部。實行區級領導包片區,區直部門包河段、包險工險段,把各項責任和措施逐級分解,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開展汛前安全檢查,修訂完善防汛預案。加強防汛隊伍建設及防汛物資儲備管理。組建常備隊6058人、預備隊8798人、機動搶險隊2002人、巡邏隊520人。儲備編織袋9萬多條、鐵鍬8125把、木樁6805根、搶險車輛69輛。強化防汛值班和汛情通報督查機制。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準確的掌握氣象、雨情、水情等信息,確保上情下達、下情上報,政令信息暢通。
【農村水利】以“紅旗渠精神杯”賽活動為契機,以治理省、縣、鄉、村道路兩側溝渠排水,低洼易澇地以及田間除澇問題為重點,廣泛調動鄉村干部群眾的積極性,抓住冬春有利時機,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全年新打機井236眼,維修舊井415眼,新建維修橋涵62座,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積2133公頃,疏通溝渠15.75千米。完成年度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任務,采取管網延伸方式,新解決農村1.72萬人飲水安全問題,項目涉及大劉等3個鄉(鎮)11個行政村,到2015年底,全區實現了村村通自來水。
【南水北調】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源匯區段全長38千米,涉及問十、大劉、空冢郭、干河陳4個鄉(鎮)和13個部門,累計征用土地16.87公頃,復墾臨時用地160公頃,遷建各類線路600余條,清理房屋3500平方米、豬舍4500平方米、蔬菜大棚6公頃,遷移墳墓400余座,移植樹木1.5萬余棵,兌付各類征遷安置資金7000余萬元。到2015年底,源匯區境內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全部完工。
【河道治理】加強堤防日常維護工作,出動機械100余臺次,完成土方800余立方米,整修堤防10千米,清除雜草2000平方米。嚴格按照管理規程對唐河防洪閘進行管理養護,確保工程正常運行。推進澧河治理工程建設,整治加固堤防21千米,治理險工護岸6處、涵閘3處。實施唐河與馬溝連通工程,治理長度1230米。
【水政水資源管理】2015年,嚴格落實取水許可制度,進一步加強水資源管理。對全區取用水戶進行詳細普查,逐戶建立管理檔案,對沒有許可的用水戶重新核發取水許可證。開展治理河道非法治理工作,堅決打擊非法采砂行為,確保河道管理秩序穩定。加大涉水違章案件查處力度,累計送達執法文書27份,查處案件3起,拆除違章建筑1處,有力維護了水事秩序。
(陳大鵬 宋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