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鄉縣
【概況】內鄉縣地處伏牛山南麓,南陽盆地西沿,長江流域白河湍河支流上游。全縣轄16個鄉鎮、289個行政村,總人口72萬人,總土地面積2465平方千米,總耕地14.2萬公頃,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是一個山區農業縣。2015年完成投資6.6億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533公頃、節水灌溉面積700公頃、旱澇保收田333公頃、除澇面積386公頃,改造中低產田1333公頃;實施22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竣工驗收16座;解決農村3.6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落實最嚴格水資源保護制度,開展水源地保護、入河排污口整治活動,規范取水許可行為,征收水資源費140余萬元。
【中小河流治理】2015年共實施4個河道治理項目。其中湍河北園至徐坡村段河道治理工程,總投資2465萬元,治理長度5.23千米;黃水河龍頭至湍河口段河道治理工程,總投資2456萬元,治理長度13.6千米;默河李井至獨榆樹村段河道治理工程,總投資2469萬元,治理長度5.3千米;丹水河柴趙崗至湍河口段河道治理工程,總投資2498萬元治理長度5.46千米。
【打磨崗灌區煙草水源工程】項目總投資1.7464億元,建設內容包括云露湖水庫、引水工程、灌區骨干工程。工程自2014年7月動工,大壩已施工至高程291.5米,完成混凝土11.4萬立方米,完成總投資的81%。引水工程進、出口已開挖1889.2米,完成總任務的59%。灌區管道工程已開挖1.5457萬米、安裝1.5360萬米,完成總任務的93%。工程建設管理局被省水利廳授予“河南省水利重點工程建設優秀參建單位”稱號。
【飲水安全】2015年度安全飲水項目,完成投資2178萬元,在馬山口、湍東、王店、余關、趙店、大橋、師崗、乍曲、灌漲等9個鄉(鎮)24個行政村建飲水安全工程19處,其中:單村工程11處,管網延伸4處,解決4.11萬農村居民和24所農村學校0.41萬在校師生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其中:在王店鎮顯神廟村利用打磨崗灌區24號閘閥房供水,建立了萬人水廠,解決王店鎮均張、薛河、宋溝、雷溝、王店、劉觀、馬溝、崗樊、楊灣9個行政村20713人以及王店鎮5所中小學772名師生的飲水問題。
【防汛抗旱】汛前,認真開展水庫、河道安全排查,層層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防汛抗旱工作責任制,進一步修訂完善各類防汛抗旱工作預案。進入汛期后,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注視雨情、水情、工情和天氣變化情況,積極預警預報,借助防汛預警信息平臺,先后5次發送預警信息2000多條次。搶抓時間相繼開工建設牛角溝山洪溝治理工程和抗旱應急引調提水工程。
【小農水重點縣項目】2014年列入第六批小農水重點縣,3年總投資1個億,在太山廟、打磨崗灌區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4106公頃。2014年度工程總投資2889萬元,在太山廟灌區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366公頃,項目于3月開工,9月底完成縣級驗收,10月順利通過省績效評價。2015年度工程總投資2889.31萬元,工程于8月19日完成招投標,9月2日開工建設,截至年底全部完成建設任務。
【水土保持】2014年度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工程總投資1227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7.57平方千米,6月5日,順利通過縣級驗收。2015年度項目工程總投資920萬元,計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94平方千米,實施方案已獲省水利廳批復,10月份開工,完成總投資的60%。
【南水北調】按照省市南水北調辦部署要求,推進“十二五”規劃項目建設,按時完成“十二五”規劃批復內容,迎接“十二五”規劃省級、國家六部委年度考核工作。在水源區鄉鎮、學校、企事業單位發放“一封信”“一張卡”,在縣親民網開辟保水質護運行宣傳專欄;組織縣環保局、住建局、水利局專業技術人員深入水源區鄉鎮開展專題講座。建立“兩支隊伍”。成立縣、鄉、村、組“四員隊伍”和縣級、鄉級保水質護運行應急隊伍應急隊伍,制定“保水質、護運行”應急處置預案。開展引調水項目爭取工作,先后到省市南水北調辦等各級部門匯報,編制上報取水可行性報告,獲得省政府批示,省水利廳、省發改委出具了意見,項目總投資3.5億元,年引水3000萬立方米,正在進行勘測規劃。
【移民后期扶持】以保民生、保穩定、保發展為目標,持續推進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完成移民后期扶持資金發放工作,為8500名移民群眾發放資金510萬元。編制上報2014年應急資金項目3個、2015年大中型結余資金項目17個、2015年小型水庫后扶基金項目4個,項目總投資537萬元。完成2013年應急補助項目及2014年大中型水庫和小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共54個,完成投資1257萬元。舉辦培訓班2期,培訓移民干部及移民群眾200人,使600多移民群眾受益。
(周英波 宋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