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陽區
【概況】2015年,睢陽區水利建設共完成投資1.32億元,解決農村10.8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939.60公頃。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第19次奪取省“紅旗渠精神杯”競賽活動杯牌;抗旱、除澇體系逐步完善,實現安全度汛,抗旱保豐收獲得重大勝利。全區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全區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和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農田水利】完成2014年度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工程總投資3682.18萬元,共新打機井128眼,維修機井61眼,配套機井443眼,埋設地埋UPVC管道246.13千米,地面輔設φ63PE管道46.90千米,疏浚排水溝13條長22.91千米,新建排水溝渠建筑物13座,建設變壓器臺區38個,建設變壓器房38座,配套100KVA變壓器38臺(套),鋪設低壓線路220.81千米。
2015年小型農田重點縣項目建設工程總投資3643.44萬元,其中:申請中央財政資金1500萬元,省級財政資金1500萬元,市級財政資金300萬元,縣級財政資金300萬元,群眾投勞折資43.44萬元。項目區涉及高辛鎮的11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建設規模1939.60公頃。工程于6月19日開標,計劃2016年春節前完成建設任務。
農村河塘治理項,總投資1256.29萬元,項目共涉及閆集、馮橋、塢墻、李口4個鎮54個行政村,建設規模4166.67公頃。共整治農村河道6條,治理長度46.3千米,新建水閘1座,清淤土方76.3萬立方米,護坡10.5萬平方米。截至年底工程已全部完工。
區財政出資798萬元對楊大河、進水溝、大坡溝3條進行治理,共完成土方101萬立方米,治理長度32.5千米,涉及5個鄉(鎮)28個行政村,實現大沙河、古宋河、洮河、楊大河4大水系互連互通,配水能力顯著增強。
完成鄉辦溝渠整修工程。各鄉鎮制訂冬修水利計劃,組織群眾對影響排水、引水的路邊地頭的溝渠進行全面整修,把低洼易澇區作為重點,解決局部澇災的實際問題。全區共計劃清淤斗、農溝渠140條,長180千米,出土方82萬立方米。
【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2015年,全區完成改制機電井15008眼,改制橋涵1995座,改制溝渠633條,改制小型供水站16處,改制小型水閘25座,共成立用水協會313個,全部完成農田水利工程確權發證工作,通過管護制度的精細完善和管護模式優化探索,各農民用水協會也都實現正式起步運營,農田水利的“建、管、用、護”環節政治實現深度融合和良性搭接,改革的成效政治逐步彰顯,順利通過省級和國家驗收。
【防汛抗旱】2015年,做好汛前普查澄底,搞好汛前溝河清障,開展汛前水工維修調試工,未雨綢繆打好防汛工作前哨戰。汛期堅持24小時值班,及時掌控雨情、水情、汛情,做好汛情上通下達,為區領導指揮部署防汛工作提供翔實依據。啟動實施堤防加固應急度汛工程,進一步完善全區防汛保安的工程體系。開工動建抗旱應急工程項目建設,進一步補齊抗旱水工短板,穩步提升全區抗大旱、抗長旱、連抗旱功能水平。組建抗旱應急服務隊,發揮技術、裝備優勢,開展抗旱應急幫扶,在抗旱奪豐收中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水政水資源管理】堅持站保障資源和環境安全的高度,認真對待水政水資源管理工作,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依法行政和規范執法,促進全區水資源可持續發展。在“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期間,組織規模宏大的游行宣傳活動,提高全區各界群眾依法用水和節約用水意識,收到良好效果;加強水資源費征收工作,以水價機制促進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完善收費服務,轉變征收方式,贏得取水戶的信任和支持,年征收水資源費250余萬元,超額完成年度征收任務,初步扭轉水資源費征收難的被動局面;加大執法力度,強化水事案件查處,營造和諧穩定的水事環境,全年共依法查處違法水事案件11起,處理20余人次,挽回經濟損失200余萬元;加強地下水觀測,全面掌握地下水變化動態,為工農業生產提供較好服務;推進全區資源節約型社會建設,加大水資源保護力度,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順利通過市政府組織的年度水資源考核工作,取得良好名次,被評為2015年全省水政監察隊伍文明執法示范縣。
(王紫煜 宋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