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權縣
【飲水安全】2015年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共涉及北關、程莊、人和、龍塘吳、胡集、尹店、城關鎮7個鄉(鎮)52個行政村,新建水廠3處,新打井9眼、敷設管道131.3441萬米(含Φ25鋼塑管),飲水棚76處,盥洗池94處,直飲水供水設施118套。解決8.62萬人(氟超標8.1597萬人,苦咸水0.4603萬人)農村居民和3.45萬人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工程總投資5345.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4276.00萬元,省財政資金524.20萬元,市財政投資286.20萬元,群眾自籌258.60萬元。
【農村水利】2015年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共涉及北關北村、西村等10個行政村,建設內容為新打機井185眼,維修機井110眼,配套機井295眼,地埋低壓電線144.55千米,新建變壓器臺區30個,地埋輸水管道153.40千米;新建橋涵建筑物21座,清淤疏浚溝渠14.10千米,修筑田間機耕路3.60千米,工程總投資2422.5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200萬元,省財政資金1200萬元,群眾自籌22.5萬元。2015年度水庫移民工程,涉及北關、莊子、褚廟3個鄉(鎮),清淤工程5.2千米,新打機井35眼,廣場硬化工程3500平方米、修建道路工程7.117千米,工程投資520萬元。
2015年,全縣投入蟹苗760萬只,魚種3596萬尾,培育魚種3888萬尾,蟹苗810萬只,水產養殖面積達到2620公頃。民權縣被農業部授予“全國水產技術推廣殖示范縣”稱號。
【灌區節水】商丘市三義寨引黃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2015年民權縣工程涉及程莊等10個鄉(鎮),工程共清淤、襯砌干渠14.017千米,清淤干渠23.683千米,新建混凝土道路長33.295千米,新、重建水閘包括3座;重建橋梁29座、新重建涵洞13座。工程總投資720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5760.00萬元,市財政投資864.00萬元,縣級配套576.00萬元。
【河塘治理】2014年中央統籌資金項目,位于王莊寨鎮,涉及楊莊等6個行政村,項目類型為農村河塘清淤整治,規劃共整治3條農村河道,新建1座水閘。工程總投資1310.58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1200萬元,縣財政投資100萬元,群眾籌勞折資10.58萬元。小堤河綜合治理工程,涉及北關鎮、褚廟鄉等6個鄉(鎮),治理河道長度25.07千米,拆除重建生產橋梁12座,擴建生產橋1座。工程總投資2348.77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832.00萬元,省級投資183.20萬元,市財政投資274.80萬元,縣級配套58.77萬元。
【水庫除險加固】實施任莊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涉及城關鎮、王橋鄉,工程內容為泄洪閘重建、洪流壩改建、主、副壩護砌、壩頂路面鋪設、灌溉閘重建、管理設施及自動化等。工程總投資7205.75萬元,其中國家投資5764.6萬元,省市投資864.69萬元,省市投資576.46萬元。
【全國新增千億斤糧食田間工程】2015年新增千億斤糧食項目涉及北關鎮、莊子鎮、孫六鎮3個鄉(鎮),建設規模1546.67公頃,清淤斗溝13千米、清淤農渠6.5千米、橋涵60座,田間道路20千米,新打機井380眼,配電24個臺區。工程計劃總投資3480萬元,其中中央投資2784萬元,省級投資348萬元,市級投資174萬元,縣級配套174萬元。
【農業綜合開發存量資金土地治理項目】民權縣2015年農業綜合開發存量資金土地治理項目,新建高標準農田(提質更新)666.67公頃,涉及程莊鎮雙樓、王貫莊、陳集、中崗、程西6個行政村,主要建設內容:新建提灌站1座,新打機電井80眼,埋設農用電纜40千米,高壓臺區5個,新開挖疏浚農溝13千米,動土方7.94萬立方米,埋設管道26.4千米,新建橋梁等36座,整修支路8.96千米,新建水泥路5.83千米,沙石路1.7千米,栽植泡桐樹1.8萬株。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714萬元,省財政資金246萬元,市財政配套資金40萬元。
民權縣2015年農業綜合開發第二批存量資金土地治理項目,新建高標準農田1333.33公頃,涉及人和鎮秦莊、賈寨、徐樓、管寨、臺上、崔堂、尹莊、樊寨、垛樓9個行政村,主要建設內容:新打機電井249眼,埋設農用電纜124.5千米,高壓臺區14個,新開挖疏浚農溝13.8千米,動土方15.61萬立方米,埋設管道74.7千米,新建橋梁等70座,整修支路19.93千米,新建水泥路15.26千米,砂石路5千米,栽植泡桐樹4萬株。項目總投資2600萬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1856萬元,省財政資金640萬元,市財政配套資金104萬元。
【土地整理項目】2015年土地整理項目,涉及王莊寨、孫六等2個鄉(鎮)38個行政村,工程規劃新打機井998眼、配套機井998眼、修建橋梁41座、渠系建筑物15座,變壓器88臺、地埋線235.60千米,疏挖溝渠30.64千米。工程總投資9390.18萬元,全部為省級補助新增建設用地有償使用費。
【防汛抗旱】汛前,組織人員重點對骨干河道、干溝、險工段、境內水庫、縣管涵閘、啟閉設施及其它防汛薄弱環節,進行全面細致檢查。縣防汛辦堅持24小時不間斷值班制度,領導帶班,做到上通下達和及時反饋汛情。加大除澇工程治理力度,修復部分水毀工程。落實防汛責任制,制定切實可行的防汛方案和應急措施。加強防汛儲備物資管理,并及時更換補充,做好防大汛抗大災各項準備,確保全縣安全渡汛。積極應對旱情,提前組織人員對全縣31處泵站進行維修、養護,保證提水抗旱;協調市水利局和省三義寨分局引調黃河水1億多立方米。關、提水閘,科學調度,全縣18個鄉(鎮)都能用上黃河水,為抗旱灌溉、補充地下水提供有力保證,為夏糧再奪豐收做出積極貢獻。
(沈世堂 宋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