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縣
【概況】沈丘縣水利建設堅持興利除害、防汛抗旱兩手抓的治水方針,以打井配套和引水補源為重點,引、蓄、排、灌統籌兼顧,水、田、林、路綜合治理,通過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等措施,水利基礎條件逐步得到改善。2015年,機電井數量發展到9596眼,有效灌溉面積45.28千公頃,旱能澆,澇能排,以渠補源,以井保豐,防災、抗災能力大大提高。榮獲周口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紅旗渠”精神杯第一名,獲得了2013—2014年度河南省“紅旗渠”精神杯。
【農田水利】堅持“規劃引領、成片治理、協調發展、整體推進”的治水思路,扎實開展以溝渠治理、橋梁建設、飲水安全、灌區改造為主要內容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全縣各類農田水利工程,包括縣國土、財政、農業綜合開發、發改委、水利,累計完成投資16712萬元,清淤溝渠372.97千米,重、新建橋、涵320座;打配機電井750眼;新增節水灌溉面積800公頃,新增旱澇保收面積3千公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730公頃,新增除澇面積2130公頃;完成土方、石方、混凝土方161.6萬立方米;投入工日56.5萬個。
【防汛抗旱】及早安排汛前檢查,認真填寫“汛前檢查責任卡”,落實汛前檢查責任制,抓好水毀工程修復、險工險段處理,修訂完善各類防汛度汛預案,5月底,調整充實縣鄉兩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做好防大汛、抗大旱的“方案、工程、組織、物資、人員”五落實。投入防汛經費50萬元對涵閘等度汛工程進行維修和保養;投入140萬元對該縣境內沙河堤防、泉河堤防和槐店閘等進行維修,2015年安全度汛。在抗旱工作中,針對夏收以來出現的嚴重旱情,科學調控沙河、泉河水閘,最大限度地向面上送水。沙河、泉河兩灌區總送水量達1.5億立米,面上溝渠達到溝滿河平,保證農業抗旱用水。組織20余名工程技術人員,組成3個抗旱服務隊,深入一線,逐鄉鎮、逐渠道的查看水情,解決涵閘失靈和河道不通問題,確保送水渠道暢通。累計拆除阻水土壩10處,維修涵閘10余座,全縣出動抗旱人員45萬人次、抗旱機械15萬臺(套)次,投入資金2800萬元。
【飲水安全】2015年,解決9.10萬人農村居民和2.02萬人農村學校師生飲水安全問題,涉及北楊集鄉、付井鎮、老城鎮等13個鄉(鎮)43個行政村145個自然村、51所學校。其中含高氟水4.19萬人,苦咸水4.91萬人。工程投資5159萬元,其中:中央預算內資金4127萬元、省財政專項資金516萬元、市財政投資243萬元、群眾自籌273萬元。工程共新打機井17眼,建水源井房17間,配潛水泵17臺,送水泵7臺,安裝變壓器5臺;計有土方開挖47.98萬立方米,土方回填47.98萬立方米,鋪設管網129.19萬米(含入戶管)。
【重點工程】2014年度實施的沙河槐店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項目,屬于跨年度工程,總投資2032萬元,其中中央投資1626萬元,省級配套投資244萬元,市級配套投資162萬元,截至2015年12月底,工程已完成投資1490萬元,渠道清淤69.91千米,建設橋梁9座、水閘3座。2014年度農村危橋改造工程屬于跨年度工程,通過爭取縣財政投入500萬元,對全縣62座危橋進行重建和改建,工程涉及全縣22個鄉鎮68個行政村,年底前工程已全部完工。
【水政水資源管理】根據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要求,2015年,水政大隊共查處涉及破壞水利設施、非法取土、違法取用地下水、河道違法建房等方面水事案件35起,為全縣水利工程的正常建設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按照上級部署和安排,加大水資源費的征收力度,全年共征收上繳入庫水資源費54萬元。全年召開水利安全生產工作會議4次,安全教育培訓2次,出動安全生產宣傳車20臺次,發放宣傳資料1500份,以水利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和打非治違專項整治集中行動為主線,結合汛前檢查、河道采沙專項整治、重點水利工程督查等開展多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共查處事故隱患30余處,沒有發生任何安全生產事故。
(韋存峰 李國豐 宋大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