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智紅
摘要 本文以配網故障診斷及恢復方法為題展開相關討論。首先對其進行了一個整體的概述,并結合我國南方一些城市的配網故障診斷與恢復經驗,對配電網故障自動定位系統、自動隔離系統進行了說明,對其功效進行了初步評價。希望通過本文初步論述可以引起更多的關注與交流,同時希望可以為該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資利用的信息,以供參考。
關鍵詞 配網;故障診斷;恢復方法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153-0069-01
伴隨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初步完成與城市化水平不斷提升,對于電力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然而較早的供配電系統常因安全性、供電質量等出現各種不間斷的故障,怎樣才能利用一些新技術,更快速、更為準確的將這些故障及時診斷出來,并為維護與檢修提供充足的時間,使電力恢復更為及時,這也是當下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另一方面,應該注重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更換殘舊或過時設備與并進行配網自動化建設,這樣才能徹底地解決問題。
1 概述
在電力系統中,可以將配網表述為二次降壓變電所低壓側直接或降壓后向用戶供電的部分網絡系統。在一般情況下,所說的配電網指的是由配電所、架空線、電纜線等部分構成的配電系統。其中中性點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地在系統運行、絕緣、繼電器保護方面發揮有效作用。在電力系統中,可以將其分為中性點有效接地方式與中性點非有效接地方式。但是在llOkV以下的電力系統中,標準并未統一,因而需要利用綜合評價才能得出較為接近的結果。還有一種小電流接地系統,在各方面都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在我國,由于近些年來的供電網絡、配網改造等工程,配網的自動化程度有所提高,即使在較為落后的地方,也做了較好的預留工作。無論如何,龐大的電網系統中,對于故障的查詢與處理不及時,不但會出現危險,而且會給用戶帶來諸多不便,隨著技術的更新與發展,電力部門也應用自動化與網絡技術進行了一些故障檢查的技術更新,而且在綜合性的技術應用方面有了較大改善。比如,通過GPS、GIS、RS技術的聯合應用實現有效的定位、信息傳輸與遠程控制等;在饋線隔離自動化系統中,也有了較大的進步,尤其是在我國一些南方城市的應用,給配網改造系統提供了新的契機與動力,而且對于故障的明確定位,區位更加準確,對于故障的處理也更為便捷,這種隔離自動化系統,對于未來配網的全面化自動化普及有著重要的價值與意義,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與探討。
2 配電網故障診斷及恢復方法
據調查得到的結果顯示,配電網頻發故障是導致集中于電力系統的實際運用之中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由此,影響了電力系統的正常運作。通常的做法是,通過設置斷路器,使其在故障出現時,利用斷路器進行跳閘,達到保護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目的。從問題來看,斷路器運用,會出現超級跳閘、多次跳閘,因此會形成對故障判斷的因素之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主要是利用饋線開關,對其進行負荷開關安裝,結果是,依然存在利與不利的因素存在,比如會因此導致“失誤停電”,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影響。
2.1 配網故障自動定位系統分析
結合某市配網實際情況,對配網故障自動定位系統進行分析。從構成方面分析,較為簡單,如故障指示器、配網地理信息系統、數據處理系統、信息處理單元、數據轉發系統以及用戶監控主站。若遇故障,就可以通過其中的設計與系統設置,自動啟動故障指示器,以無線調制編碼信息的形式進行信息傳輸,經數據處理與轉發系統的解調、解碼,最后可以把信號傳送到計算機,再經過一系列的運算后,定位故障點,通過配網地理信息系統找到故障地點,從而進行警示,工作人員接收到警信號,即刻趕往故障點進行查詢并對故障排除。
2.2 配網故障自動隔離系統
發現故障的及時性、有效性是自動化后的配電網絡的主要優勢,避免了傳統時期的人工查詢的時間長、浪費大等特點。雖然從其特征分析,這種自動化的配電網絡投資較大,但是從長遠的利益與結果來看,具有非常大的價值。自動化使定位故障點可以及時暴露,多重保護的設置,可以使其更好的得到故障判定,本次討論以繼電保護及配電自動化結合的配電網絡為主,所選用故障定位判定方法,使得對其處理更為及時,更加有效,并且可以進行斷電后的隔離處理,大大減少了因故障帶來的不便。
從結構方面看,饋線自動化開關基本的結構是在線路上進行自動化負荷開關的安裝,其中還需要在饋線自動化負荷開關與變電站之間或者兩個開關這間安裝帶時限保護饋線出現斷路器。在故障的隔離過程中,首先是斷路器斷開,經過5秒的時間后,出線開關又會重合,從而給線路前段送電,再經過21秒的時間,也就是說,在15s的重合閘充電時間時,給永久性故障的第二次跳閘重合閘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可以使第一個開關在壓后延時并自動合閘。經過兩次斷電器跳閘,開關在失壓狀態下的斷開、閉合與閉鎖。
3 應用效果
電力行業危險性高,成本高,因此一方面應該注重建設時的質量,另一方面應該注重對其質量的維護,對各種危害因素的排解。在防雷與接地技術方面,對大方向上的設備、人員、技術配備等都比較有力,主要問題應該集中于分類方面,應該對細節問題加以區分,這樣更易于使具體問題得到具體解決,也可以做到防微杜漸。從南方某城市將自動定位系統、自動隔離、恢復系統應用并投入到實際的lOkV配網中進行使用的經驗來看,效果良好,一方面減輕配網線路巡檢人員的工作強度,另一方面,將查找故障的時間有效縮短了,而且可以準確、迅速的將故障區間與位置標示出來,進行通知,安全可靠,為排除故障節省的時間,尤其是自動化的隔離,可以避免惡劣天氣造成的破壞,也可以有效的為用戶提供正常的用電,并為修理工作提供了充裕的時間,而且減少了事故發生率。比如架空往往會與電纜混合構成線路,所以應該對于線路結點的阻抗進行測量與區分,通常來講,由于不同的原因會使入侵的雷電波在此發生反射,而且會由于次數的增加,因波峰疊加而產生電壓過過入侵電壓,此時應該根據規定的計算公式對其中的結點的折射系數進行運算,并根據行波經過電纜長度時所需的時間來,計算出某結點的電壓,根據具體的數據值可以來設置相應的避雷器。從北方城市的建設,以及全國性的電網改造工程的初步完成來看,自動化的供電網絡與配電網自動化建設是大勢所趨。所以,在偏遠的地區與發展較為落后的市區,都留有足夠的可供發展的預留準備。
4 結論
總而言之,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在物質需求方面與精神價值方面也在不斷的進行適應與改變,因而,應該堅持與時俱進、因時制宜,利用一些新型的技術,提高對配網的診斷與定位,及時恢復電力供應,促進配電自動化發展,以此提升配網的整體水平,推動我國配電網改造升級的進一步深入化,可以減少因電網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為檢修與故障排除提供足夠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