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洲成
摘要 以配電線路運行故陣問題及檢修措施的分析為題展開相關論述。首先對其進行了簡要概述,主要從電力配電線路運行中易出現的故障切入,對接地故障、短路故障、線路超負荷故障進行了說明,并且分析了故障的發生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解決措施。希望通過本文初步分析可以引起更多的交流與探討,同希望可以為該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資利用的信息,以供參考。
關鍵詞 配電線路;運行故障;措施
中圖分類號TM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 153-0070-01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初步完成,經濟大力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出現了諸多社會問題與環境問題。比如生活水平的提升,對于用電量的需求在不斷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線路老化、電網改造還未進行到的地區等,都還存在諸多供應問題,而在諸多地區面臨的卻是配電線路運行中易出現故障問題。雖然有了自動化的配網技術,但是還未能大面積的廣泛使用,而且通用化的程度與各地區的經濟發展相關,因而,還需要進一步的發展才能實現。
1 故障問題
1.1 短路故障
短路是配電線路運行中易于出現的故障問題,較為常見,危險性大,若發生事故,可能會關系到人的生命安全。從原因方面做以下分析。1)如果兩種導體間發生短接,就會形成短路。2)還有因絕緣遭到破壞而出現短路現象。3)檢修中,通常會采用先接短線,后維護,但往往會出現因工作完成而忘記拆除的事情,因而,短路發生。4)如果維修工作中,操作不當或者線路絕緣出現疏忽,如接頭處并未做好膠帶纏繞、線路接過于簡單,不進行擰接,而實行彎鉤搭接,則會出現短路;或者因移動導線,造成短路。總之,短路故障的發生原因很多,但結果非常惡劣,因此,應該對其進行必要的探討。
1.2 接地故障
在配電線路運行中,需要通過接地線來保證整體線路的安全。接地線是為了保障線路運行的安全,同時,也是為了使遇到意外的情況時,可以自動跳閘,并保護線路。然而,接地故障卻與此不同,它主要是由于某一絕緣點的絕緣被破壞、或與大地相接等出現過電壓、過電流現象,從而為人與設備帶來危險。具體來說,電路接地有保護接地與工作接地兩種方式。前者主要是用于人身安全的保障,其作用是將電器設備或者金屬外殼等之類的電器設備的靜電等引入地下,從而防止人接觸時造成電力影響;后者主要是為了使電力系統、各種裝置、設備等可以正常工作,以三相電力系統中的中性點接地、防雷設備接地、鐵塔接地等居多。不同的接地方式,功能也不同,起到的作用也不盡相同,然而這只是有利的一面。而在另一方面,如果因操作不當或者意外等引發線路裸露或直接有電流電壓等從地面經過,則會帶來危險,通常這些都屬于接地故障。
1.3 超負荷故障
所謂超負荷故障或問題,是指配電線路運行中超過了所能達到了承受荷載的范圍。通常而言,每一種電線或相關的材料,都有一定的安全限度,超過就會造成過熱以及引發火災等,造成電力故障,這些叫做超負荷現象。一般情況下,多大的負荷即會選擇比此承載力較強的電線類型,比如家用的一般照明2.5平方的銅線即可,但是如果是空調、冰箱等家電用電較多,則需要以4平方的銅芯線為主,總之,根據不同的功率或者用電需求,需要選擇相應規格的電線來實線電力傳輸。在線路傳輸中,電流的大小與電線規格、材料、截面等關系密切,其中,線路發熱與電流大小成正比,電流如果過大,線路產生過大熱量,即會引起火災,此時,還會帶有電,所以,一旦出現事故,后果不堪設想。
2 檢修措施
根據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通常的配電線路運行故障中,易出現的故障有短路、接地與超負荷運行等問題。因而,在具體的檢修中,需要對這三方面的問題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對檢修方案進行設計,根據對應的技術將其中的問題檢測出來,并采用較合理的方法進行解決,以此保障電力的持續供應與及時修復。
1)在短路故障方面。由于出現短路故障的原因較多,所以,需要先對故障的原因進行檢查,然后才能對其采用相應的解決辦法。以下一一進行說明。如果對短路點的電阻進行檢測,其結果為零,或者接近于此值或者短路電流有破壞性,都有效的可以說明屬于短路故障,在此需要注意不能用通電的方法進行檢查。另一方面,短路故障出現,多個回路會形成一個控制區域,對電路保護元件進行控制,因而需要找回路,然后再找對應的故障點。故障回路檢查的方式中,有萬用表法,以電阻擋測定短路回路,還有燈泡法,主要是以短路點電路作為依據,加上電壓,對接好的燈泡進行發亮原理的測試,從而是尋找故障點。在一般的常見照明中,可以采用故障排除法,從支路開始查,然后進行分段分析,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故障點一定在回路中,短路易發生,解決方案也易尋找,但是需要細心與耐心,對每個點與每個步驟進行細致的查看與分析。
2)接地故障問題的檢修。從上面的故障分析可以看出,這方面的問題集中體現在電路對地絕緣方面的破壞所引發。因為,此時電阻會減低,有時會有歸零現象。所以,在接地故障中,需發測量電路對地絕緣的控制即可,一般就是采用電阻值的測量來實現。測量儀器有絕緣電阻表,或者可以通過電阻擋完成測量工作。如果分支線路過多,需要以跌開關分布進行分段分區的查找。還有一種方法,即是轉移負荷法,但需要改變供電方式。
3)對于超負荷的檢修措施。超負荷問題一旦發生,就會出現較大事故,而且影響的范圍廣泛,對生產生活的影響也比較大,所以,一是做好預案,當問題出現時,可以立即進行解決。二是在線路的搭設中,應該注重匹配度的選擇。另外,需要做好相關的施工培訓工作,降低同類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總之,較早的供配電系統常因安全性、供電質量等出現各種不間斷的故障,怎樣才能利用一些新技術,更快速、更為準確的將這些故障及時診斷出來,并為維護與檢修提供充足的時間,并使電力恢復更為及時,是當下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另一方面,應該注重因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因而最好是采用更換設備與自動化建設,這樣才能徹底的解決問題。另外,為了更好的解決配電線路運行故障問題,還應該積極的推進電網改造工程,這樣可以為未來的電網升級與自動化智能化發展做好預留工作,因此看來,我國的配電線路運行中易出現的問題還應該放在大的環境中,對其進行反思與建設考量。然而區域性的故障問題的解決與檢修,還需要加強施工人員的技能與素質。
3 結論
在配電線路運行中易于發和接地、短路與超負荷等故障問題。因此,應該采取一些對應性的措施,通過必要的檢修措施解決其中的問題,如可以測量電阻值等;對于短路方面應該采用萬能表或者是燈泡法,電阻擋測也是不錯的方法;至于超負荷檢修方面,往往會形成大事故、而且范圍大,所以,最好是在此之前做好預案工作,鋪設線路與電源負荷應該盡量匹配,還應該積極的對施工人員進行一些有效的培訓,從而提高施工質量與檢修速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