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源+張寧發+曾躍


摘要 中坪破碎蝕變巖石英脈復合型鎢多金屬礦床是近年鎢礦找礦新發現礦床類型,礦體規模較大,礦化較好,以鎢為主,共/伴生有錫、銅、鉛、鋅、銀等有用組分,具綜合勘查、開采意義,利用價值高。文章通過總結該類型礦床特征及找礦標志,有助于尋找更多該類型的礦床。
關鍵詞 鎢;多金屬;礦床特征;找礦意義;龍南中坪;江西
中圖分類號P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708(2015) 153-0073-02
1 地質特征
1.1 區域地質背景
本區大地構造位置處于歐亞大陸板塊與濱西太平洋板塊消減帶的內側華夏板塊中,南嶺構造帶東段與武夷山北東北北東構造帶南段的復合部位,龍南一版石北東向斷裂與定南桂竹帽東西向斷裂交匯處。屬南嶺東段成礦帶桃山一雩山亞帶三南礦集區。區廣泛出露震旦 奧陶紀、泥盆紀地層,富含W、Sn、Cu、Pb、Zn、Ag等成礦元素,是重熔型花崗巖成礦物質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多金屬礦床的主要賦礦圍巖之一;構造變形強烈,褶皺斷裂發育,以北北東向、東西向構造為主,具多次活動,與其他方向的次級配套形成形式多樣的復合構造,為巖漿侵入及成礦提供有利的條件;巖漿活動頻繁,侵入巖,尤以燕山期巖體廣泛分布,與成礦關系密切。
1.2 礦區地質
1)地層。礦區內主要出露有震旦紀,少量泥盆紀地層。露震旦系為一套厚度較大的海相復理石砂、泥質火山碎屑巖建造及少量火山巖建造,構成區內基底地層暨官山一安基山復式背斜之九曲向斜核部與兩翼,以變質砂巖、(千枚)板巖為主。泥盆系一套雜色厚 巨厚層碎屑巖建造,呈雜色石英雜砂、鈣質粉砂巖呈不等厚互層產出。與下伏的震旦系地層呈角度不整接觸。
2)構造。以斷裂為主,主要有北北東近南北向、北東東向和近東西北西西向斷裂三組。其中后者為一系列次級硅化破碎帶密集分布于安基山斷層北西盤花崗巖出露區及外接觸帶,對區內鎢多金屬成礦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3)巖漿巖。區內巖漿巖為燕山晚期第一階段侵入,呈巖侏或巖滴分布,巖性以中細粒斑狀二云母花崗巖、細(微)粒斑狀白云母花崗巖為主,具富鈉、鉀、硅貧鈣、鐵、鎂、鋁,酸度大,堿量高等特征。巖石主要成礦元素豐度值較高(表1),與礦區的鎢錫多金屬礦化關系密切。
2 礦床特征
2.1 礦體分布、規模、礦化等特征
礦床產于燕山晚期九曲花崗侵入巖體內及巖體與震旦系的接觸帶中,礦化體多賦存在近東西向、北西西向斷裂破碎帶內。礦化范圍長約2. 3km、寬約3km,面積6.9k㎡。礦床類型以碎蝕巖石英脈復合型為主,礦種以鎢為主,共/伴生有錫、銅、鉛、鋅、銀等,共圈定三十余條規模不等礦(化)體,其中:V3、V8、VIO、V17等4條主要礦體延伸穩定、規模大、礦化較好(如表2)。
區內破碎蝕變巖 石英脈復合型礦化體具有以下特點。
1)礦化體均賦存在近東西向 北西西向斷裂破碎帶及其伴生的構造裂隙帶中,斷裂破碎帶在花崗巖體內相對發育,往巖體兩側外接觸帶地層中迅速變小,甚至尖滅。
2)礦化斷裂破碎帶(構造裂隙)在巖體內呈現明顯的疏密相間的分帶、分區分布特點,一般在主斷裂附近、以及與變質巖接觸帶附近發育較密集,沿走向呈追蹤式向右行側列的特點,厚度變化較大,一般礦化中心部位厚度較大,邊部、端部及深部厚度變小。礦(化)體礦化分布富集呈一定規律,特征如下。
1)礦體形態比較穩定,分支少,上下裂面明顯的地段,硫化物類元素銅鉛鋅較富集,反之則鎢較富集。
2)礦體沿傾向上舒緩波狀彎曲時,傾角由陡變緩的地段,礦化較好。
3)鎢礦化則與云英巖化蝕變及硅化蝕變呈正相關關系,而銅鉛鋅與綠泥石化蝕變呈正相關關系,即蝕變越強,則礦化亦強。
4)礦體圍巖為花崗巖時,厚度較大而圍巖為變質巖時,厚度較小,但品位與圍巖關系不甚密切。
2.2 礦石特征
礦石種類相對較多,常見礦物近三十余種,主要金屬礦物為黑鎢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少量輝銅礦、斑銅礦、輝銀礦;主要脈石礦物為石英、長石。
礦物共生組合為黑鎢礦、黃銅礦、方鉛礦、鐵閃鋅礦、閃鋅礦、黃鐵礦、石英、鉀長石、鐵鋰云母、白云母、螢石、絹云母、綠泥石、方解石、葉臘石。礦石類型為石英硫化物型,包括黑鎢礦黃銅礦石英型及黑鎢礦黃銅礦(方鉛礦、閃鋅礦) 石英型兩類。
礦石結構常見半自~它形形結構,次有分離結構、熔蝕交代殘余結構。礦石構造主要有塊狀構造、浸染狀構造、條帶狀構造、細脈狀構造、網脈狀構造、角礫狀構造。
2.3 圍巖蝕變
圍巖蝕變有硅化、云英巖化、綠泥石化、鉀長石化、碳酸鹽化,此外,在變質巖中普遍發育角巖化(黑云母角巖化)。
2.4找礦標志
1)構造標志。地表顯示為硅化破碎帶,并伴有石英脈充填,含鐵錳質較高,局部鎢錫礦化較強,是礦區破碎帶石英脈復合型礦床的直接找礦標志。
2)石英脈標志。脈側具有硅化、云英巖化,脈中局部有鎢錫或金屬硫化物礦化形跡的石英脈是找礦的良好標志。
3)化探異常標志。異常規模大、濃度分帶明顯,濃集中心突出、峰值高的銅鉛鋅銀鎢錫多元素組合之水系沉積物異常是找礦的異常標志。
4)蝕變標志。硅化、綠泥石化、碳酸鹽化、鐵鋰云母化、黃鐵礦化等是破碎帶石英脈復合型礦體礦化關系密切,蝕變越強,鎢錫多金屬礦化也越強。
3 找礦意義
破碎蝕變巖石英脈復合型礦床的形成、分布與巖漿活動、構造及圍巖等成礦條件關系緊密,礦體受構造控制控制明顯,因構造、巖漿活動影響,具多次礦化疊加,一般礦體規模較大,礦化較好,以鎢為主,共/伴生有錫、銅、鉛、鋅、銀等有用組分,具綜合勘查評價意義,開采利用的價值高。是近年鎢礦找礦新發現礦床類型。
4 結論
破碎蝕變巖 石英脈復合型礦床是近年鎢礦找礦新發現礦床類型,擴大鎢找礦新領域。并在江西贛南其他地區(如崇義八仙腦)也發現了破碎蝕變巖型鎢多金屬礦,進一步證實該新類型礦床具一定的普遍性,總結該類型礦床特征有助于提高對其認識及研究,尋找更多該類型的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