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兩種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在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療效果比較
張靜
目的探討兩種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比阿培南、亞胺培南/西司他丁)在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療效果差異。方法100例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分別給予比阿培南和亞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痰菌培養結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致病菌株清除率為79.4%;對照組致病菌株清除率為58.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惡心1例、皮疹1例)發生率為4.0%;對照組不良反應(精神癥狀1例、惡心1例、皮疹1例)發生率為6.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比阿培南在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致病菌清除和療效方面優于亞胺培南/西司他丁,且用藥安全,值得借鑒。
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比阿培南;亞胺培南/西司他丁;療效比較
比阿培南和亞胺培南均為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在臨床應用中,二者均有較好的抗菌效果,特別是β-內酰胺類抗生素應用過程中耐藥情況逐年增多的情況下,上述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在抗菌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3]。比阿培南是新型的碳青霉烯類抗生素[4]。本文選擇本院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觀察比阿培南和亞胺培南/西司他丁的抗感染治療效果差異。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患者均為中度或重度感染。均經臨床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細菌培養等證實。同時排除入選前給予抗菌藥物曾治療患者、對β-內酰胺類抗生素及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過敏或其他臨床禁忌患者、肝腎功能障礙患者、嚴重心血管疾病(嚴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患者、精神疾病或合并有神經系統疾病患者。采用數字法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20~66歲,平均年齡(46.7±15.3)歲;下呼吸道感染分類:肺炎患者33例、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患者9例、肺膿腫患者5例、呼吸機相關肺炎患者3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19~68歲,平均年齡(47.1±16.3)歲;下呼吸道感染分類:肺炎患者34例、支氣管擴張合并感染患者10例、肺膿腫患者4例、呼吸機相關肺炎患者共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觀察組患者給予比阿培南(南京先聲東元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225)治療,劑量為0.3 g,靜脈滴注(采用0.9 g氯化鈉注射液100 ml充分溶解),2次/d。對照組給予亞胺培南/西司他丁(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347,含亞胺培南0.5 g及西司他丁0.5 g)治療,劑量為1.0 g,靜脈滴注(采用0.9 g氯化鈉注射液100 ml充分溶解),2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用藥7~14 d。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痰菌培養情況,對痰液中培養出的細菌進行鑒定,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細菌清除情況,分為清除和未清除。觀察兩組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口腔念珠菌感染、皮疹、惡心、精神癥狀等)。
1.4療效判定標準[5]每天測量兩組患者體溫,觀察臨床癥狀和體征(發熱、咳嗽、咳痰、肺部聽診啰音等)改變情況。療效評定標準:用藥治療后臨床癥狀(咳嗽、咳痰等)消失、體征(體溫、肺部聽診等)消失、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肝腎功能等)結果恢復正常、病原菌檢查(痰菌培養)顯示陰性,為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得到緩解,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及痰菌培養結果中3項均恢復正常而1項未恢復正常,為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但沒有達到顯效標準,為進步;用藥治療后病情沒有緩解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進步率。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細菌清除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共分離出致病菌34株,27株被清除,未清除7株,致病菌株清除率為79.4%;對照組患者共分離出致病菌36株,21株被清除,未清除15株,致病菌株清除率為58.3%;兩組致病菌株清除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2.3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惡心1例、皮疹1例)發生率為4.0%;對照組不良反應(精神癥狀1例、惡心1例、皮疹1例)發生率為6.0%。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在嚴重細菌感染方面有較好治療效果。比阿培南和亞胺培南均為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在目前臨床抗細菌感染治療中均有較多應用。二者均具有較高抗菌活性,抗菌譜廣,且殺菌能力強[6]。比阿培南和其他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比較,其分子結構上增強了對腎脫氫肽酶Ⅰ的穩定性,所以在用藥過程中不需要脫氫肽酶抑制劑,可單獨用藥。再者,比阿培南分子結構上引入了三唑正離子結構而使其透過細胞膜的能力增強,使其充分發揮療效[7,8]。有研究表明,發現銅綠假單胞菌等對亞胺培南的耐藥性升高,而比阿培南在抗銅綠假單胞菌等方面優于亞胺培南[9,10],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亞胺培南發揮抗銅綠假單胞菌等作用需要通過細胞膜蛋白D2進入細胞內,而比阿培南進入細胞內不需要通過膜蛋白D2;部分對亞胺培南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等對比阿培南不耐藥,有較高敏感性;再者,亞胺培南在國內應用時間長,選擇不當等因素下,導致耐藥菌株增多[11,12]。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給予比阿培南,對照組給予亞胺培南/西司他丁,觀察組致病菌株清除方面優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而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近似,說明比阿培南在抗菌效果方面優于亞胺培南/西司他丁,在抗下呼吸道中重度感染方面優于亞胺培南/西司他丁,且沒有產生嚴重不良反應而影響治療,說明用藥安全。而亞胺培南可能對神經系統損害較為嚴重。
綜上所述,比阿培南在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致病菌清除和療效方面優于亞胺培南/西司他丁,且用藥安全,值得借鑒。
[1]張松.比阿培南與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治療重癥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臨床醫學,2012,13(2):5-7.
[2]官堂明,馬曉鸝.比阿培南與亞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療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中國藥房,2012,12(44):4193-4196.
[3]朱曄,方正.比阿培南治療急性細菌性感染多中心隨機對照臨床研究.世界臨床藥物,2014,3(2):96-100.
[4]汪雯,李玉,李陶,等.比阿培南聯合舒巴坦對銅綠假單胞菌與鮑氏不動桿菌耐藥性的影響.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10):2407-2410.
[5]陳楊,修清玉,方正,等.注射用比阿培南治療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細菌感染的隨機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14,11(4):388-393.
[6]馬曉華,杜書章,張曉堅,等.比阿培南治療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細菌性感染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醫藥導報,2014,8(9):1232-1237.
[7]顧騰振,張麗,李玉.比阿培南聯合舒巴坦對大腸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2):5528-5531.
[8]李運曼,方偉蓉.比阿培南在老年患者中的合理應用及療效評價.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5,10(1):43-46.
[9]范曄,修清玉,方正,等.比阿培南治療呼吸和泌尿系統細菌性感染的臨床試驗.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15,8(5):357-361.
[10]韋娜,魏來,余嫻,等.比阿培南臨床使用藥物利用評價分析.川北醫學院學報,2015,6(3):287-290.
[11]闞曉,王延峰,李芹,等.比阿培南治療肝衰竭重度感染患者的效果研究.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3):5371-5373.
[12]韋鳳華,梁河,鐘麗球.新一代碳青霉烯類抗生素比阿培南臨床研究進展.中國藥業,2016,2(1):126-12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17.092
2016-08-04]
473000 南陽南石醫院藥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