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香
(大唐淮南洛河發電廠,安徽 淮南 232008)
SCR脫硝系統熱解爐內結晶脫落堵塞處理措施
王登香
(大唐淮南洛河發電廠,安徽 淮南 232008)
介紹了某發電廠5號鍋爐脫硝系統在正常運行時,出現脫硝熱解爐出口溫度突降,熱解一次風量、SCR出口NOX濃度下降,氨逃逸增大等異常現象,經分析為熱解爐內結晶脫落堵塞,對此提出了處理措施,以確保脫硝系統正常運行。
SCR脫硝系統;熱解爐;結晶脫落
某發電廠5號爐采用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生產的600 MW超臨界參數變壓運行螺旋管圈直流爐,采用單爐膛四角切圓燃燒方式、一次中間再熱、平衡通風、固態排渣、露天布置、Π型、全鋼構架懸吊結構。鍋爐燃用淮南當地煤,設計煤種為淮南潘一礦煤,校核煤種為淮南新集礦煤,少部分燃用外來煤。
2012年6月,為降低電廠煙氣污染物的排放,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保護環境和進一步改善電廠及周邊地區的空氣環境質量,該電廠對3期工程5號爐實施煙氣脫硝改造。脫硝裝置的煙氣處理能力為相應鍋爐BMCR工況時的100 %煙氣量,脫硝效率大于等于80 %;NOX排放濃度不超過100 mg/Nm3,氨的逃逸率不大于3 μL/L。脫硝系統采用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法,以尿素作為還原劑,使用以TiO2為基材的催化劑,以V2O5為主要活性成份,以WO3,MoO3為抗氧化、抗毒化輔助成分。尿素經稀釋、熱解、升溫和霧化后噴入煙氣中,和煙氣中的NOX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成無污染的N2和H2O。
SCR煙氣脫硝裝置布置在鍋爐省煤器與空預器之間,脫硝反應器位于送風機與一次風機的上方。SCR煙氣脫硝裝置采用蜂窩式催化劑,按照“2+1”模式布置,反應器安裝吹掃裝置,采用聲波吹灰器。
SCR煙氣脫硝裝置主要由尿素供應系統、尿素溶解系統、熱解爐、催化劑、反應器等組成。尿素顆粒經斗式提升機輸送到尿素顆粒倉,再經過中間儲倉送到溶解罐里。除鹽水將干尿素溶解成55 %質量濃度的尿素溶液,再通過尿素溶液混合泵送到尿素溶液罐里。尿素溶液通過循環泵在計量分配模塊和尿素罐之間不斷循環。
尿素溶液在熱解爐內蒸發為NH4,熱解爐出口的空氣/NH4混合物經母管送入各分支管,分支管內的混合氣體經氨注射柵格噴入煙道內與煙氣充分混合,流入催化反應器。當反應溫度達到一定后,與NH4充分混合的煙氣氣流流經SCR反應器的催化層,NH4與NOX發生催化還原反應,將NOX還原為無毒無害的N2和H2O。
2015-02-18,5號爐脫硝系統正常運行時出現熱解爐內部壓力突升,出口溫度突降,熱解一次風量下降,熱解爐出口的空氣/NH4混合氣壓力降低,SCR出口NOX濃度明顯降低,氨逃逸急劇增大,噴氨自動減少的現象。30 m in后,所有參數恢復正常。根據上述現象進行分析,判斷為5號爐脫硝系統熱解爐內部發生不均勻性結晶、脫落,堵塞熱解爐出口部分。由于環保要求,嚴禁機組正常運行時人為退出脫硝系統運行,所以未及時打開爐門進行檢查處理。此后,每隔一段時間,上述現象發生一次,且發生頻率也越來越高。2015-03-29夜間,由于網上負荷較輕,機組負荷降至300 MW,煙溫低導致脫硝系統自動解列。檢修人員利用此契機,打開熱解爐檢查門,發現熱解爐內部結晶嚴重。但由于時間緊的關系,未能對熱解爐內部結晶進行徹底處理。
5號爐脫硝系統自2012年6月改造完成后投入運行,2年多時間未發生上述現象,分析原因為:之前幾年由于網上夜間負荷偏低,煙溫達不到脫硝系統投入條件,而在夜里脫硝系統經常自動退出運行。在脫硝系統退出運行停止噴氨時,熱解風始終在通入狀態,所以熱解爐內部發生結晶時,也會被慢慢全部熱解,不會造成熱解爐內部越積越多,發生脫落現象。此次5號爐在2014年11月大修結束后,鑒于國家嚴格控制脫硝系統解列運行時間,脫硝系統一直未再發生自動解列現象。這樣脫硝系統長時間運行,導致熱解爐內部結晶越來越多,最終發生脫落現象。
熱解爐內部結晶原因分析:
(1) 燃煤性能偏離設計值。鍋爐設計燃用5 000大卡(1大卡=4.186 8 k J)煤質,但實際長時間燃用4 200-4 500大卡的煤種,導致脫硝實際噴氨量偏大。由于熱解一次風含灰量也大于正常值,于是在熱解爐內形成結晶體附著在熱解爐內壁上。
(2) 熱解爐保溫不良。在熱解爐下部有一焊縫泄漏,經檢修進行處理后,保溫恢復不完全,導致熱解爐散熱增加,使熱解爐內溫度下降,導致內部NH4在泄漏處結晶,并導致越結越多。
(3) 熱解一次風量偏小,熱解一次風量測點易被堵塞。在噴氨量變化時,熱解風量變化不大,運行人員未能及時發現并聯系處理,也未能根據噴氨量的變化調節熱解一次風量,導致尿素溶液熱解不完全,在熱解爐內部結晶。
(4) 熱解爐入口旋流器磨損。熱解爐入口裝有旋流器,使進入熱解爐的熱解風在爐內旋轉,充分熱解尿素。由于旋流器磨損,使進入熱解爐內的熱解風流動不均勻,導致尿素溶液熱解不完全,在熱解爐內部結晶。
(5) 熱解爐出口溫度控制過低。在機組變負荷,噴氨量發生變化時,由于熱解一次風電加熱器自動跟蹤緩慢,致使熱解爐內部溫度下降較多,導致尿素熱解不完全,在熱解爐內形成結晶。
(6) 5號爐脫硝系統至2014年11月份大修結束以后,始終全負荷段投入運行,致使上述原因導致的結晶累計在熱解爐內,最終導致結晶過多脫落和堵塞異常狀況的發生。
在熱解爐內部結晶未被徹底處理前,為使脫硝系統正常運行,制定了以下運行措施:
(1) 合理配煤摻燒。根據機組負荷變化趨勢,合理進行配煤摻燒,避免實際燃用煤質偏離設計值過大,導致噴氨量增加過多。
(2) 增加熱解一次風量和提高熱解爐內部溫度。全開熱解風進口調節閥,保持較大熱解一次風量;同時將熱解爐出口溫度由350 ℃提至380 ℃,避免噴氨量變化時,熱解爐出口溫度下降過多,防止出現熱解不完全現象,以提高熱解能力。
(3) 降低熱解爐內部壓力。將熱解爐出口的空氣/NH4混合氣調節閥全開,減小熱解爐內部壓力,保證空氣/NH4混合氣通道暢通。
(4) 采用合理的燃燒調整手段,在保證機組安全運行前提下,盡可能降低SCR進口NOX濃度,以便減少噴氨量。
(5) 每班執行1次降噴氨量措施。在脫硝系統運行穩定,SCR出口NOX濃度不超標前提下,人為解除尿素噴槍自動,手動降低噴氨量,觀察SCR出口NOX的變化,以便分析熱解爐內部結晶狀況,同時也起到將少量結晶體熱解的作用。
(6) 采用變風量方式進行吹掃。對熱解爐出口空氣/NH4混合氣調節閥進行頻繁的開關擾動,用大風量變動方式將熱解爐內部結晶體吹落,防止結成的大塊結晶體脫落堵塞熱解爐出口,造成脫硝系統被迫解列導致停機。
(7) 對熱解爐重新進行外保溫。針對熱解爐下部的保溫不良問題,重新進行整改,使保溫合格。
通過對5號爐脫硝熱解爐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從2015-03-29到2015-07-12近4個月,脫硝系統運行正常,未再發生熱解爐內部結晶脫落導致的異常。這說明,采取的措施有效緩解了熱解爐結晶的發展。今后將利用機組停備的時機,對脫硝熱解爐內部的結晶狀況進行全面檢查,并對存在的結晶體進行徹底處理。
1 朱 琳.SCR脫硝系統對鍋爐設備的影響及對策[J].電力安全技術,2012,14(9):59-60.
2 王 磊,李海軍,李蘭鵬.1 000 MW機組SCR脫硝系統運行中的問題分析[J].電力安全技術,2015,17(1):44-46.
2015-07-14;
2016-03-22。
王登香(1974-),男,工程師,主要從事火電廠運行管理工作,email:w angdengx iang3685@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