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春
摘 要:家園文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使企業員工增強凝聚力、加強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這是企業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建設先進文化的必由之路。本文從企業的實際出發,對建設企業家園文化的必要性進行必要性進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觀點。
關鍵詞:家園文化;“三大理由”;誤區;三項工作
有人說,企業是樹,文化是根。樹高千尺,離不開根的滋養。美國著名管理學家彼得斯等人在《尋求優勢》一書中指出:沒有強大的企業文化,即價值觀和哲學信念,再高明的戰略也無法成功。北京大學華光管理學院副院長、經濟學教授張維迎認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偷不去、買不來、拆不開、帶不走和流不掉”五要素,而企業文化完全符合這五要素,可以說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文化。縱觀世界成功的企業,企業經營績效長盛不衰的主要原因是擁有成為員工精神支柱、引領企業發展方向的優秀企業文化,而且能不斷地給企業文化注入新鮮活力,從而幫助企業培育出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一、要正確全面認識家園文化
家園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過程中所創造和形成的具有類家庭性的行為方式、共同信仰和價值理念,其核心是以人為本。打造企業家園文化,發揮其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激發動力的功能,不僅對于推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構建企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科學發展觀在企業文化建設領域的具體實踐。
家園文化作為企業文化的一個分支機構,是企業在長期的社會發展和經營管理中逐步形成的思想觀念、經營理念和文化形式的總和,是全體員工的價值準則、行為規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的綜合表現。一般人們對家園文化的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家園文化是指企業員工職業家園建設,是員工長期依存企業的從業心理和職業環境所產生的占有感、滿足感,以及由此形成的職業家園的歸屬感。廣義的家園文化則是指建設祖國美好家園。因為任何企業都是祖國大家庭中的一員,企業員工應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立足崗位創造價值回報社會,強調企業發展要與民族的發展進步相融合,要以企業的發展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
二、深化建設家園文化的“三大理由”
理由一,家園文化的出現和深化發展,有利于鞏固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許多企業在飛速發展中整體競爭力得到了極大的增強,但并未形成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先機、立于不敗,提高核心競爭力迫在眉睫。核心競爭力既不是產品之間的競爭,也不是業務之間的競爭,而是滲透到企業內部所有產品或服務之中,擴散到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個環節和部門的優秀企業文化的競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建設家園文化對于浙能集團提高核心競爭力就顯得十分迫切。
理由二,家園文化的出現和深化發展,有利于營造企業內部的和諧氛圍,做到事業留人,人企共進。一個好的企業,不僅是員工賴以生存的場所,也是施展才華、實現職業理想的舞臺,是精神追求的寄托與歸宿。深化建設家園文化,有利于將員工職業價值的實現與職業場所建設實實在在地聯系起來,建設以事業栓心留人的和諧家園,從而改善員工干事、創業的環境,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以“讓事業精彩,讓生命閃光”的企業精神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
理由三,家園文化的出現和深化發展,有利于企業調動職工履行社會責任的積極性,構建和諧的外部環境。作為祖國大家園中的一份子,企業應自覺承擔起服務祖國的神圣使命。作為這一任務的具體實施者,職工是家園文化的實施主體,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必須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在自覺履行社會職責中保持和增進與社會的良好溝通,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提升企業在社會上的信譽度和美譽度,為企業創造和諧的外部發展環境。
三、明確指導思想,糾正兩大誤區
首先,建設家園文化,要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要堅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的指導思想,把家園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經營發展的戰略指導思想。企業要始終不渝地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廣大員工,提高其思想理論水平,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使員工具備較高的政治修養。
其次,要正確領會家園文化的基本涵義。家園文化是企業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鮮明個性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制度規范、行為準則和品牌形象的總和,是需要員工認同、信奉并付諸實踐的價值理念。因此,把“家園文化”當成口號、標語、企業標識,或者簡單地認為“家園文化”就是政治思想工作,僅僅停留于辦公桌上的方案、墻上的制度,甚至以簡單的文體活動代替“家園文化”等錯誤思想和行為需要首先加以克服和糾正。
另外,要正確把握家園文化建設的本質要求。建設家園文化就要承擔起樹立企業統一價值觀和經營理念、弘揚和培育企業精神、為企業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任,必須始終保持時代性、先進性,要始終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始終為企業保持競爭優勢提供不竭動力。糾正那些誤認為家園文化建設就是簡單的營造親和力、凝聚力,家園文化就是“親情化”、“家庭式”文化等錯誤觀點,著力建設讓員工既能感受到家的溫馨,又有強烈的自豪感、愿意為之付出不懈努力的職業家園。
四、深入開展家園文化建設要重點抓好三項工作
第一,要不斷健全與家園文化建設相適應的管理體制、機制和制度,即要在制度、機制上勇于創新。企業發展,制度先行,制度是各項工作健康運行的根本保證。如果把家園文化建設全面融入其中,制度的建立就更加科學、實施時也更容易為員工所理解和認同。因此,要在企業制度設計中引入創新理念,全面體現家園文化的觀念。
第二,要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員工是家園文化建設的主體,根據家園文化“責任、親情、快樂、和諧”四要素,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首先,要加強理性的教育,糾正家園文化與業務工作、與企業發展互不相干的錯誤觀念,改變置家園文化于不顧的錯誤舉止,樹立自覺踐行家園文化及其建設理念要求的責任意識。其次,要運用感性引導,堅持以人為本,真正尊重、關心和依靠每一位員工,以家園的親情弱化距離感。再次,要以共同的愿景凝聚人,以美好的事業吸引人,把員工團結到共同的企業目標下來,把個人愿景融入企業的發展中,把家園文化建設與個人成長成材有機地結合起來。
第三,要充分利用企業領導干部的“領袖效應”、“模范效應”。無數的優秀企業經驗表明,以企業家精神或領導班子為核心的家園文化的形成,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捷徑。因此,企業的領導干部不僅要成為家園文化的積極倡導者,更要成為優秀的組織者和身先士卒的踐行者,要始終站在一線。帶頭學習、深刻領會家園文化的科學內涵并自覺付諸實施,建立健全相應的工作機制,拿出切實可行的推進措施??,自覺踐行家園文化及其理念——領導干部的一舉一動都是向員工傳播家園文化、推動家園文化建設的有力舉措。實踐表明,領導者、管理者的模范行動,對于家園文化建設的推動遠遠勝于一般化的號召,能收到事半功倍之功效。
創新是現代企業的發展之魂,也是企業家園文化建設的生命力之所在。沒有創新的觀念,就沒有創新的思路,更沒有創新的企業。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只有著力培育新的家園文化理念,不斷賦予家園文化新內涵、拓展新的工作思路,鞏固既有優勢,增強新的發展動力,才能使家園文化建設與深化復雜的企業經營形勢相適應。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發展,才能保證家園文化建設為企業造就一支具有創新精神、富有戰斗力和創造力的高素質員工隊伍,從而為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增加企業盈利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景峰. 基于先秦哲學思想談企業高層管理者管理層次的提升[J]. 商業時代,2010.
[2] 任多倫.論我國傳統哲學思想在企業管理中應用的意義[J]. 創新,2011.
[3] 李璐. 芻議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在現代化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
[4] 肖時鈞. 儒家經權思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理論月刊,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