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玲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就是要發揮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鼓舞人、團結人、培養人、成就人的作用,為各項事業的開展提供精神動力和組織保障。 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形勢日益復雜,挑戰和機遇并存。如何讓思想政治工作充滿時代性和感召力,只有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突出時代性,注重針對性,增強實效性,發揮主動性,才能讓思想政治工作適應快速變化的新形勢,才能使干部職工的思想進一步統一、力量進一步凝聚,進而為實現各項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和思想支撐。
一、當前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時代的發展,環境的變化,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面臨許多新的矛盾和挑戰。面對這些矛盾和挑戰,有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存在諸多不適應,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受到很大的沖擊和影響。具體表現為:
一是重應付輕解難。面對上級部門布置的任務,有的思政工作者只是簡單的停留在傳統說教層面上,通過開會、發文件、提口號、填報表來敷衍了事,“一杯茶,一支煙,一篇講稿讀半天”,“一塊黑板一支筆,拿著教案念到底”,工作方法單一死板,囿于單純講道理、學理論、報數據的陳舊工作模式,與熱點難點問題結合不夠,嚴重脫離職工思想變化、內在訴求和業務工作等實際,不求深入細致地幫助職工解決難題,但求一團和氣。
二是重表象輕實際。當前,仍有不少思政工作者認為只有在工作上想出新點子、爭取新創建才是真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坐在辦公室設問題、樹靶子的現象仍然存在。在對照上級提出的創建內容與標準時,閉門造車脫離干部職工思想實際來設想問題,或著人為設置偽問題甚至假問題,想法設法用虛構的內容、造假的數據來包裝自身工作,從而達到符合創建標準要求。殊不知,通過虛假動作樹立起的“高大上”的外衣,卻空有一個空心里子,雖滿足了自身的虛榮心,卻實實在在丟失了人心。
三是重形式輕效果。有的思政工作者在工作上只講求形式多樣,卻不注重效果怎樣。開展教育囫圇吞棗,一人感冒、大家吃藥,一鍋藥湯大家喝,一劑藥方大家吃。還有的搞一些假大空的東西,甚至忽悠人、糊弄人。檢查工作只聽下級情況匯報,不注重實地深入調查;只看教育時間落實沒有,不注重看效果怎樣、行動怎樣,形式上轟轟烈烈,效果卻差強人意。
四是重對外輕對內。“請進來,走出去”的工作方式同樣適合思想政治工作,它能開闊工作者的眼界思路,通過學習借鑒他人好的工作方法、經驗來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辦事效率。但我們有的思政工作者卻一味盲目崇外,認為別人的經驗一定是先進經驗,別人的方法一定是有效方法,遇事不想辦法解決,生搬硬套他人的工作方法,卻忽視了本單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最終結出的只能是橘生淮北的苦枳。
二、影響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發揮的原因
影響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歸納起來主要表現在“三個不適應”上。
一是思想觀念的不適應。受原有體制的一些封閉傳統觀念的束縛和影響,有不少思政工作者仍習慣于用舊有思維看待新生事物,對時代環境認識不清、把握不準,對社會發展帶來的新情況、新變化、新機遇不關心,不研究。思想觀念陳舊落后,思維方式老化,缺乏敢為人先的精神,直接導致思想政治工作與實際發展不合拍,影響了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此外,有的思政工作者價值觀念出現錯位,存在著“一切為經濟效益”的思想,認為經濟增長是硬道理,物質激勵是有效手段,思想政治工作無法產生“生產力”,創造不了經濟效益,對政治學習淡漠,對思想教育持不積極態度。
二是能力素質的不適應。思想政治工作是以理來教育人和塑造人的,其成效如何,不僅取決于工作方法與內容,更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能力素質有很大關系。目前,從實際情況來看,仍有不少工作者的能力素質與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不相適應,具體表現為:理論功底差,知識面較窄,思維層次不高,對思想政治領域引發的一些矛盾和問題,分不清是非,拿不定主意,提不出對策。致使大道理講不實,難道理講不清,歪道理又駁不倒。思想問題化解不了,棘手問題處理不了,很難擔當起一名合格的思政工作者的責任。
三是工作方法的不適應。當前,有不少企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方法過于單一、陳舊,基本停留在傳統的“你講我聽”的教育模式里,沒有把教育對象擺在一個平等溝通的位置上來,致使大多數被教育對象對這種工作方式不認可、不接受,甚至存有抵觸情緒,導致思想政治工作難開展,開展難。同時,受制于思政工作者的能力素質普遍較低,在工作方式方法的推陳出新不多,雙向交流、喜聞樂見、入情入理、入腦入心的教育方式方法基本沒有。
三、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注重實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性質,就是要求貼近職工、貼近生活。正所謂,接地氣才有底氣,有底氣才能聚人氣,有人氣才出新生氣,而注重實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產生催人向上、鼓舞人心的正能量。為此,要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現狀,積極探索有效途徑,不斷拓寬工作思路,狠抓落實,抓出實效。
一是要抓學習強底氣。底氣是基本的信心和力量,是個人能力素質的集中體現,學識、財富、專項技能、家庭背景等都能成為個人底氣的源泉。“人無底不壯”,對思政工作者來講,底氣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撐與保障,它既來源于理想信念,又作用于工作實踐。因此,一方面要堅定理想信念,增強政治底氣。進一步夯實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礎,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始終做到在政治信仰、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本色、政治紀律上不變、不移、不偏、不松。另一方面要堅持活學活用,增強能力底氣。要講究學習方法,把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健全思政工作者隊伍培養機制,通過實施分層分類的黨務、理論知識、基本管理技能等的培訓來滿足不同層次人才的需求;要創新教育手段,通過集中授課、聯組學習、參觀考察、信息推送等多形式豐富宣教手段;要積極搭建交流平臺,通過學習考察、典型交流、問題研討、對接調研等活動,聯系、學習、合作和交流提供引導和服務,多舉措提高政工隊伍整體素質和工作能力水平。
二是要轉作風接地氣。地氣,往小了說,就是柴米油鹽、家長里短。往大了說,就是一個地方的實際情況,就是群眾的所思所想所念所盼。接地氣必須察民情,就是要深入群眾當中,密切聯系群眾,從群眾中了解實情、汲取智慧、聽取意見、改進工作;接地氣必須識社情,就是要沉下心、撲下身子去調查研究,只有摸清了“地氣”,接到了“地氣”,才能察實情、出實招、干實事、出實效。
始終同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證。作為一名思政工作者,要把轉作風接地氣作為工作開展的前提,堅持好群眾觀點、貫徹好群眾路線,深入基層第一線調研,與群眾“零距離”接觸,用群眾的思路和語言與群眾交流談心,充分融入基層群眾當中,把最普通、最底層、最實際、最迫切的呼聲帶上來,并把黨和政府的好的方針政策落實下去,把轉作風的決心和成效體現在增進與群眾的感情,以及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上,使轉作風的過程成為聽民聲、解民憂、聚民心的過程。近年來,余姚市場中心黨工委通過在一線市場設立黨支部,并把工會小組建在黨支部之下的模式,積極改進作風接地氣,充分吸納普通職工加入工會小組,聽民情、訪民意、解民憂,建設形成了最廣泛、最夯實的職工基礎,真正做到了一切以職工為本,把工會打造成為職工信賴的“職工之家”。
三是要搭平臺聚人氣。人氣,往大了說就是風氣,體現了社會發展流行的方向。往小了說就是氛圍,構建和諧穩定的氛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人氣可以造就積極向上的氛圍,形成團結一致的作風。
聚人氣才能生存,聚人氣才能發展。 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在集聚人氣上下功夫,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扶困解難、搭臺唱戲的作用,著力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說服力和凝聚力。一方面要堅持思想認同與實地解難相結合,真正幫助職工解決其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解決好系關企業發展和職工切身利益的問題,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親和力。另一方面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培育企業精神,構建共同價值觀,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引導并增進職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強化團隊精神,增強凝聚力和向心力,構建積極向上、和諧穩定的發展氛圍。近年來,余姚市場中心工會著力發揮工會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通過組織開展節日慶祝晚會、技巧能力比賽、知識競賽、職工運動會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各類集體活動,進一步豐富了職工工作與生活,密切了互相間的溝通與聯系,更是體現了企業對職工的尊重與關愛,增強了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和使命感,營造了健康向上、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四是要重創新樹新氣。當前,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我們所處的環境、擔負的任務以及自身狀況也發生著重大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面對這些,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尋求改革和突破,做到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樹立新的發展氣象。首先要在觀念思路上創新,拓展新視野。要結合工作實際,在實踐中轉變理念,更新觀念,開拓思路,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于服務之中,真正做到“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悶、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壓”。其次要在內容形式上創新,賦予新內涵。通過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提示新規律來推進理論創新;通過緊扣發展主題,密切聯系實際,不斷豐富和深化教育內容來推進內容創新;通過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全局事業之中,探索形成全員參與、主體交叉的運行機制來推進機制創新;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各項創建工作或組織舉辦各類活動來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與參與性,搭臺唱戲推進載體創新。最后要在方式方法上創新,探索新途徑。堅持方法創新,必須講究“感情投入”,要找準思想政治工作切合點,突出務實性和指導性,注意寓教于文、寓教于樂、寓教于趣,實現工作由虛向實、由上向下、由灌輸向認可轉變,真正做到既教育人、引導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艱巨、復雜卻又十分重要的工作,看似簡單,做卻不容易,要做好就更是難上加難。面對新形勢、新機遇與新挑戰,作為合格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牢固堅定政治信仰,堅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不斷增強自身底氣,深入接近地氣,積極凝聚人氣,著力開創新氣象,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實到人,干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