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松濤
摘 要:茂名市審計局2015年11月組織開展了第一次茂名地區內的鄉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異地同步審計,抽調了高州市、電白區和茂南區三個縣級審計局共18名審計人員,對電白區水東等3鎮的鎮委書記、鎮長開展同步異地審計。本人有幸作為主審,參加了電白區水東鎮的異地同步審計。本文從對鄉鎮(街道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異地同步審計內容進行簡析入手,對鄉鎮(街道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異地同步審計中的審計重點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異地同步;審計工作;審計重點
一、鄉鎮(街道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異地同步審計的概念
鄉鎮(街道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異地同步審計是指由地區級以上審計機關組織,主要由外地審計機關派員對當地鄉鎮(街道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任職期間的經濟責任進行的,并且同時對多個鄉鎮(街道辦)開展的一種經濟責任審計。鄉鎮(街道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異地同步審計屬經濟責任審計中的一種,與一般經濟責任審計沒有根本區別,只是組織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主要包括四方面的關鍵內容:審計的主體是外地審計機關;審計對象(被審計人)是鄉鎮(街道辦)的書記和鎮長(主任);開展的審計項目為多個;審計步驟同步,即同時發送審計通知、同時進點、同時離場等。
二、鄉鎮(街道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異地同步審計內容簡析
按2014年7月,中央紀律機關、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審計署、國資委聯合印發實施的《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審經責發[2014]102號)第十三條規定,地方各級黨委主要領導干部經濟審計內容主要有十二項;第十四條規定地方各級政府主要領導干部經濟審計內容主要有十五項。鄉鎮(街道辦)是我國目前行政建制中,最基層的一級黨委和政府,由于同步審計是同時對書記和鎮長(主任)開展審計,開展審計的審計內容就包括《細則》第十三和第十四條規定共27項內容,但由于鄉鎮(街道辦)實際上為黨政合一的一個政體,書記和鎮長(主任)的經濟責任內容大同小異,只不過是黨委工作側重于總覽全局、協調各方和科學決策,政府工作側重于貫徹執行、管理監督和督查落實。實際上,鄉鎮(街道辦)的書記和鎮長(主任)實行“一崗雙責”,對鎮所發生的問題,都同時負有重要責任。鑒此,鄉鎮(街道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異地同步審計的內容其實只有15項。
三、鄉鎮(街道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異地同步審計重點內容分析
(一)要把“財務收支”作為主線開展審計。鄉鎮(街道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異地同步審計的內容可分為二類,一類為財務類,另一類為非財務類。由于在15項審計內容中,大部份需要從“查賬”入手,即從檢查資金收支的合規合法性、真實性和有效性入手。每年各級政府撥入鄉鎮(街道辦)的經費和專項資金數額較大,健全各項財務管理制度,規范會計核算,加強對財政資金的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考核書記和鎮長(主任)是否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財經紀律和廉潔從政規定,檢查“三農”工作做得怎樣,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內部控制是否有效等都需要從檢查鄉鎮(街道辦)賬、證、表等會計資料入手,即從檢查財務收支入手。經濟責任審計從財務收支審計中產生,并隨著財務收支審計的發展而發展,但永遠離不開“財務收支”審計。本次對水東鎮的審計,審計組6人中,就安排了4人對財務收支進行審計,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要把檢查書記鎮長(主任)遵守法律法規、財經紀律和廉潔從政規定貫穿于審計內容的始終。遵守有關法律法規、財經紀律和廉潔從政規定,是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十八大后,對這要求更加嚴格,違規處理力度更加大。作為鄉鎮(街道辦)的主要負責人,遵守國家財經紀律、廉潔從政規定,是一項基本義務和責任,是否遵守,涉及到國家依法治國、長治久安的大問題。2013年,世界審計組織發布《北京宣言》時指出,審計通過對公共權力的監督,建設清正廉潔的政府,維護法律秩序,揭露違法行為,遏制濫權,維護民主政治。
(三)要更加關注“三農”問題。當前,我國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農民增收困難局面沒有根本改變,今后,健全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支持體系,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加快建立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制度,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將成為我國涉農的重點工作,鄉鎮(街道辦)書記、鎮長(主任)是這些工作的重要帶頭人,同時也是他們的重要責任。為了要解決農村扶貧、危房改造、養老保險、維穩、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各級財政將要投入大量資金。一直以來,鎮(街道辦)征收的社會扶養費、其他涉農收費等,數額較大。以上這些資金如何管理、使用,都需要審計機關在異地同步審計中作為重點檢查的內容。
(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審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實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經濟責任審計規定實施細則》第十三、十四條規定,“自然資源資產的開發利用和保護、生態環境保護以及民生改善情況”是地方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一項內容。在資源管理方面,鄉鎮(街道辦)一般沒有管理和開發權限,但加強資源環境保護工作,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則刻不容緩。個別經濟發達的鄉鎮(街道辦),鄉鎮(街道辦)企業較多,但由于環境資源方面工作管理不到位,土地、大氣、水等環境資源污染嚴重,因此,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及其相關工作作為鄉鎮(街道辦)異地同步審計內容,對促進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協助國家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審計事業的發展,經濟責任審計也在不斷發展和創新,作為其中的一種審計-鄉鎮(街道辦)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異地同步審計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因此,在開展同步異地審計時,揭示鄉鎮(街道辦)財務管理等各項制度的缺陷,促使鄉鎮(街道辦)進一步建立和健全各項管理制度,規范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對提高政府效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