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海華
摘 要: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為當代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地基礎支持。在認識到傳統園林建筑細部在當代設計的優勢的同時,還必須了解將這種優勢轉化為設計實力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發展
中國傳統園林建筑細部作為中國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一部分,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生存智慧和創造才能,形象地傳達出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意蘊,其中蘊含的園林建筑細部的發展規律、優良的傳統經驗和技藝,仍能為今天借鑒和應用。這些傳統經驗和技藝,主要是指園林建筑細部在歷史實踐中反映出本民族、本地區最具有本質的和代表性的東西,特別是反映出與人民的生活生產方式、文化習俗、審美觀念密切相關的特征,同時還包括園林建筑細部在當時社會條件下如何反映人們與自然環境相協調的技術和經驗,這些都是傳統園林建筑細部文化的精髓。
一、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的傳承與創新
在園林建筑細部創作中保持傳統文化的延續,必須以一種真實的態度對待歷史,超越它的表面形式而深入傳統文化的內部,通過分析觀察具體的傳統形式,深入體驗和確切把握其中隱含的種種文化含義。在做園林建筑細部設計時必須從國家民族文化整體的深層意義出發,發現把握那些具有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元素,給予恰當的詮釋和表現,從民族發展的層次上實現與傳統文化的聯系,尋求符合人們文化心理需求的表達方式,創造給人以自豪感、歸屬感的園林建筑細部。傳統延續性的保持,不僅僅是采用傳統的形式,更重要在推陳出新、源于傳統的創造。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關于怎樣繼承傳統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如何創新,以及繼承傳統文化的手段、方法、途徑等問題的討論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對它的系統探討與研究對于中國園林建筑界來說將具有理論與現實的雙重意義。在對傳統建筑的繼承與創新上,著名的建筑教育家吳良鋪先生曾經提出過“抽象繼承”的設想,“抽象繼承”既有創作原理的繼承和發展,又有形象的借鑒與創造,使得過去所謂對傳統的“形似”還是“神似”之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化解。
二、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的利用與發展
在新的歷史時期,園林建筑細部設計必須抓住全球化給人類社會共同利用科技成果和智慧結晶創造的良好的契機,創造性地繼承傳統文化之精髓。在把傳統園林建筑細部要素運用于當代園林建筑細部創作之中的時候,應當找到正確的途徑。傳統與當代之間無疑是有辯證的關系,當代不可避免地要在古代給與的基礎上起步。當代的速度和高度總會不同程度地受制于傳統的成就,從這個角度看,傳統又是當代的動力和財富。在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孕育之中的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為當代設計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地基礎支持。在認識到傳統園林建筑細部在當代設計的優勢的同時,還必須了解將這種優勢轉化為設計實力的途徑和方法。如何將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的設計手法和藝術思想應用到當代園林建筑的細部設計中,這是每一位設計師需要思考和面對的最緊迫的問題。根據上述研究和分析,筆者提出幾點建議和看法:
(一)提高當代園林建筑設計者的美學修養和傳統藝術文化的欣賞水平
文化是一個群體或社會所共有的價值觀和意義體系,包括使這些價值觀和意義體系具體化的物質實體。園林建筑細部就是這樣一種“物質實體”,一方面它具有歷史的連續性和對未來的限定性,并且直接對人們的視覺、心里施加影響;另一方面園林建筑細部設計是一種物質化的生活態度和生活表達。園林建筑細部不僅是文化的載體,而且其本身就是人類的一種文化活動和文化產物。優秀的園林建筑細部往往是從美學角度苦心經營的,如果沒有一定的美學修養,就很難構思精妙的設計意圖。相應地,如果藝術修養達到一定的境界,設計起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因此即便是在今天,廣大園林建筑設計人員也應認真研究中國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的設計思想和方法,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才能創作出既和傳統文化有淵源關系又能體現當今時代特征的精美細部乃至作品。
(二)增強對繼承中國傳統文化重要性的認識
當今社會,在園林設計中很少關注到園林建筑細部的設計,這與當代的社會、時代背景等有著很大關系。特別是在西方設計理念的沖擊下,中國傳統園林及園林建筑細部文化受到很大挑戰,甚至出現斷層現象。面對著這樣的局勢,園林建筑設計者必須擔負起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在園林建筑細部設計時,傳統園林建筑細部中的圖案、紋樣、形制都可作為當代設計形態創作的原型。這是一種比較表象的、簡單的運用方式,是傳統的具體形態的運用。而對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的運用,要從一個崇高的民族性和歷史文化的傳承性角度去看待它、運用它,因為面對當前的全球化,只有把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和提煉成民族性的,這樣才能將其發展成為世界的。
(三)加強當代園林建筑細部設計的理論研究
傳統園林建筑細部也為當代園林建筑細部設計的理論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視覺論據。對中國傳統的社會和文化研究,可以通過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的大量視覺材料得到驗證。各種形態復雜、造型多樣的傳統園林建筑細部不僅會帶給人們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更會讓人們了解形態背后所反映的社會經濟和社會文化。同時根據不同時期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的顯著特征,也可以研究社會歷史,為當代園林建筑細部設計提供理論基礎。
(四)重視對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的抽象運用
將傳統園林建筑細部元素進行加工,在形象上對其簡化、變形。在材質上使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藝和質感,使原有的傳統園林建筑細部元素保留某些本質特征,成為新的視覺符號。當代社會是一個節奏非常快的社會,人們繁忙工作、生活之余,對園林享受可能更多的傾向于物質性,對園林精神方面的關注相對就次要。要想將這些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的做法應用于當代園林建筑細部設計上,必須深刻發掘其根本性、精神性的東西,抽象出來代表傳統園林建筑細部特征的符號,并對其進行創造、發展。透過表面的東西,把握事物的本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精神繼承方法是一種更高的層次和境界,它要求人們把握傳統園林建筑細部中傳統本質、內涵、抽象的東西,提煉出代表性符號,將其運用到當代園林建筑的細部創作中。
參考文獻:
[1]汪菊淵.中國古代園林史.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2006.
[2]金學智.中國園林美學.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