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萬青
摘 要:知識產權是指智力勞動成果專有權利,既具有社會價值,也具有經濟價值。近年來,人們法律意識不斷增強,維權意識不斷普及,知識產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然而知識產權保護具有外觀抽象和證據易丟失等問題,導致知識產權保護困難。本文主要從公證制度和知識產權概述出發,具體產生了公證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作用,敘述了公證對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
關鍵詞:公證;知識產權;法律保護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知識產權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知識產權是一種新型的財產權。世界貿易組織將知識產權定義為人們對其智力創造成果的利用的排他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將知識產權定義為“對智力創造成果的利用和控制的權利”。近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知識產權領域內容不斷豐富,但是,知識產權保護中存在許多問題。
一、公證制度與知識產權保護概述
(一)公證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法》中規定公證指的是法定公證機構依據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組織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和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從法律層面來說,公證具有一定特征,首先,公證主體:公證機構,非公證員,以機構為本位;公證的基礎是自然人、法人等的申請;公證應嚴格依照法定程序,依照申請—審批—出證程序進行辦理;公證對象:民事法律行為、文書、有法律意義的事實。
(二)公證制度與知識產權保護
1.知識產權保護中,公證具有證明力和獨特證據效力
公證是一種證明制度,是公證件機構確認公證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的活動,公證證明由國家專門證明機關進行,所出具的公證書得到法律的認可,因此具有強大的公信力。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生活各方面都逐漸涉及到公證活動,推動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公民合法權益的維護提供便利。除了證明力,公證還具有域外法律效力,國際活動中,公民國籍不同,在世界范圍內的流動需要一定的公證證明。也就是說,如果某一個公民獲得了某一個國家所頒發的知識產權證,如果想要在其他國家使用,則要經過相關公證機關的公證證明,國際社會普遍認可公證證明力。公證機關公證后,相關事實具有的法律證明力能夠排除他人異議,確認知識產權的主體資格。
2.知識產權法律保護中,公證具有強制執行力
若知識產權遭到侵權或者應一方違約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當事人雙方可就相關違約內容進行約定,協商后達成一定的協議,并對協議進行公證,該協議則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也就是說,公證機構對當事人認可的協議進行法律公證,該公證書即具有強制執行效力。公證的強制執行力使當事人直接進入到法律執行程序中,而不需經過訴訟環節,能夠及時實現公證債權,為當事人知識產權的維護帶來便利,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二、公證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作用
(一)維護權利人合法權益
公證確認公證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經公證后,其證明得到國家法律的認可,加上其域外法律效力,整個國際社會普遍認可公證證明的真實性和合法性,能夠在法律上保護知識產權者的合法權益,確認知識產權主體性,在知識產權轉讓、使用中的權利和義務,為知識產權繼承人的確認提供法律證明,在知識產權糾紛處理中提供證據。
(二)知識產權仲裁和訴訟中充當證據
在知識產權糾紛進行仲裁和訴訟時公證具有強大的證據效力,《民事訴訟法》對此明文規定,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經過法定程序公證證明后。人民法院應該將其認定為事實根據,“當事人無需再進行舉證”,在訴訟活動中,與一般證據相比,公證證據更加便利,一般證據的采納需經過法定舉證和質證程序,審判人員審定其事實性后裁定是否采證,而公證證據無需當事人的舉證,審判員無疑義后可直接采證,而無需進行法律的審查,世界各國均普遍認可公證的證據效力。知識產權公證后具有證據效力,在糾紛訴訟中能夠維護其合法權益。
(三)公證具有強制執行效力,能夠維護被侵權者合法權益
若知識產權遭到侵權或者應一方違約給當事人造成損失,當事人雙方可就相關違約內容進行約定,協商后達成一定的協議,并對協議進行公證,該協議則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公證強制執行效力是指債權人可向人民法院直接申請強制執行,無需通過訴訟程序,直接進行到執行程序中,有利于侵權人合法權益維護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三、知識產權合同公證的法律保護
知識產權法律較多,近年來,我國為了與國際通行規則接軌,對知識產權的法律進行了重新修訂,并對其進行了完善。知識產權法律事務從事者必須要懂法,能夠運用法律和法規等正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發達國家,企業都會設有知識產權法律事務部門,專門保護自身知識產權,通過法律途徑對自身合法權益進行維護,可見發達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但是我國企業知識產權法律知識,自身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薄弱,在知識產權法律事務活動中,其合法權益極易受到侵害,為企業帶來經濟損失。因此,訂立知識產權合同辦理公證能夠運用法律的能力,適應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要求。知識產權合同公證的辦理過程中,公證人員要嚴格依照法律程序和法律規定,嚴格審查合同,不僅能夠幫助知識產權者對自己合法權益的保護,彌補其自身法律知識的不足。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實際法律實踐中,對于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當事人提供證據較為困難,難以進行立案,公證證據是起訴證據的重要武器。如果當事人具有公證證據,立案將會變得容易得多。但是我國知識產權公證制度尚待完善,還存在許多不足,需要國家解決其中問題,同時借鑒國外先進法制制度,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完成依法治國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詹愛萍.挑戰與應對:網絡語境下知識產權的公證保護[J].學術論壇,2015,09:60-66+97.
[2]李海勇.論知識產權保護中的公證制度[D].山東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