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強++吳永強
隨著智能手機、Pad等移動智能終端與人們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結合得越來越緊密。通過智能終端獲取信息的形式也日漸為大眾所接收,并逐步發展成為主流。目前,我院的無線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為我院移動終端的普及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時,學院學生在無線網絡應用方面也在不同層面提出了各自的需求。基于以上信息,學院決定開發一套基于移動終端的校園網互聯平臺終端。要把此系統建設成所有有關學生的系統集成到手機app上。
一、功能實現
本系統主要包含成績查詢、選擇教材、圖書資源查閱、網上報修、對教師進行評價、填報大學生素質拓展信息和接收通知等功能。學生移動終端主要頁面樣式如圖1所示。
學生通過學號和密碼進入app主界面,然后可以操作及使用app下的所有功能。在移動APP上實現的功能如下:
(一)學生成績查詢
學生成績信息已經錄入數據庫,學生能通過手機查詢當前學期及歷史成績,或通過課程名稱模糊查詢各科成績,能夠通過時間段查詢成績等。
(二)教材預定功能
實現的主要功能如下:
1.教材網上訂購功能。全院學生通過該系統自選本學期欲購買的教材,下訂單。
2.學生查詢功能。學生可以查詢自己歷史領書情況、繳費情況、支出、結余
情況。
3.教材費用不足通知功能。在學生選定教材時,可以看到預購教材書名、ISBN、出版社、購買價格、書費余額等信息,在余額不足時,軟件能提示學生及時繳費的信息,費用不足,不能選書。
(三)網上報修平臺報修
學生可以通過手機報修,同時能夠通過手機查詢報修記錄及報修進度情況。能夠對維修情況進行評價。
(四)授課教師評價
學生能夠通過手機對教師授課情況進行評價,在每次課授課結束后,學生可以利用手機評教平臺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做出評價,提出問題、改進意見。在每學期末,學生可以利用手機評教平臺對所學課程的教學效果、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提出改進意見。
(五)大學生素質拓展平臺在線填報及搶選
大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平臺主要功能有:活動申報功能、活動審批功能,活動搶選功能,活動發布功能,活動驗證功能,活動統計功能和活動匯總功能等。
(六)超鏈接管理
系統要開放一塊區域放置任意多個超鏈接按鈕或圖片,能夠通過后臺添加,修改或刪除超鏈接網址和圖片。如門戶網站,圖書館網站,火車票查詢等。
(七)系統其它功能
1.能夠發布及接收學院和系部下達的通知,能夠接收各系統的待辦消息。
2.移動端能夠自動獲得升級版本,通知用戶下載新版本安裝,點擊后自動下載。
3.用戶可以通過客戶端修改自己的密碼。
二、軟件技術要求
(一)界面設計
結合各類角色操作內容,按照簡潔、合理、方便和人性化的原則,設計系統中各功能界面。操作界面力求友好,充分照顧一般操作人員的使用習慣,充分結合傳統表格的內容和形式,包括數據項的順序安排。
(二)角色權限設計
實現動態添加角色,并動態賦予用戶相應的角色。保證功能,角色和用戶動態綁定。
系統要保證不同角色、不同部門、不同級別的人員可查詢及維護的信息是不同的。
具體角色的權限在管理系統里設置。
(三)系統維護管理
由系統管理員通過本模塊設置系統運行的基礎數據和管理信息。
1.人員組織機構維護,來自學管系統。
2.系統實現與公司統一用戶管理平臺集成,實現人員信息的統一管理,以及門戶的單點登陸。
3.系統提供組織機構樹形顯示界面。
4.日志管理:系統能夠自動記錄登錄人員重點操作信息及時間,系統管理員能夠通過用戶名,時間段等關鍵字查詢日志信息并統計相關數據,可以刪除半年以前的日志信息。
(四)信息錄入
實現對用戶錄入信息的標準化控制,規范及明確各類信息標準的使用位置和方法;盡可能多地提供輔助錄入和自動糾錯功能,如設計下拉選單,建立標準數據字典等等。凡是能由系統提供的信息,如日期、部門等,系統通過用戶登錄即可獲得的信息,一律不必由用戶錄入。
(五)流程設計
系統需對所有流程從執行效率、實現環節、流轉等方面進行設計。
系統要結合業務流程情況,有對任何系統操作或工作辦理的記錄,方便對系統內工作過程的查詢與監督;要有對工作流程的詳細辦理軌跡的記錄,方便對業務執行的查詢與監督;針對核心業務增加信息維護時效提醒機制和待辦消息提醒機制。本系統盡可能的為管理人員提供輔助和便利,避免重復勞動;要明確業務維護和信息查詢功能,要保證業務維護的簡單、易用、準確,要保證信息查詢的全面、可靠。
(六)數據及系統安全設計
數據安全的設計,要考慮存儲介質的開銷,進行科學而可持續的設計,避免數據的惡性堆積,合理地安排數據的轉儲或備份。系統數據庫要符合現有保定電院信息化建設標準,系統產生的數據應以標準形式貯存于中心數據庫,方便其它應用系統的讀取。
三、結語
本系統信息存儲合理正確安全、業務實現符合實際、用戶操作便捷、界面美觀、待辦提醒及時。系統保證不同人員對信息維護的便捷、及時和準確;強化信息查詢功能,根據統計、分析要求,實現不同人員、層次、角度和目標的快捷查詢和統計功能;增強系統易用性,建立完備的操作提醒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