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樹平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新興學校 吉林 白城 137000)
摘 要: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的途徑有很多,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結合學生和教學內容制定適當的策略,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欲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乃至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數學課;創新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116-01
創新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力量源泉,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教育是為了培養擔負祖國明天建設的人才,這種人才必須具備創新精神。這就要求教育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前人的研究成果,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學習,使得學生不但能學會知識、學會學習,更具有開拓進取的精神,來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求。
多年以來,一直令教育第一線的教師們頭疼的一塊心病就是數學教學太抽象,枯燥,單一,令人乏味。學生只能被動的在教師的“口令”下死記硬套格式化的公式、概念。學生獲得的知識不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然而數學的題目是千變萬化的,無邊無際的。教師教一題學生做一題,稍微靈活一變,學生就束手無策了。教師絞盡腦汁,換來的是一雙雙呆滯的眼睛,一幅幅對數學產生畏懼的面孔。這不得不承認是教師教學的失敗。為此,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讓教師徹底的進行了一次洗腦,喚醒了教師的思想意識,轉變了教師的角色,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激活了創新的潛能,點燃了智慧的火花。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對教學的創新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讓創新在生活中體現
根據小學生的思維發展處于以形象思維為主,課標強調以直觀性為首的特點。感悟到數學教學需要依靠一個又一個真實的細節作為課堂的支撐,引導學生將理論與生活,社會知識緊密聯系,彼此遷移。同時需要教師慧眼發現;將每一個有價值的生活細節投射到學生心靈與言行中。生活中的課堂沒有彩排的,每次都是現場直播,也使課堂最具鮮活性,生命力。學生的心靈開放,思維多項,行為活躍,教師要抓住機遇巧妙地將這偶然的情節轉化為教學資源,從而激活了學生的思想,引爆了學生創新的欲望,開闊了學生創新的視野。
二、讓人文環境給創新提供溫床。
在教學中,部分教師擔心過多,扶得過多,導致學生思維的禁錮。教師要恰當地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探索。馬克思說:“自由是創造的前提,”反思以前的教學總怕學生不會做,一味追求答案唯一,目標統一,而忽視了創新的基本條件——自由的心靈,自由的時空和自由的思維,同時要建立親和的師生關系,允許學生處錯誤,并幫助找出錯誤的原因。對學生獲得的成績給予充分的肯定。在傾注期待,真情交融,合作互動中使學生的創新之望和創新精神不斷得到強化,從而激活學生的創新潛能。
三、創新源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1、創建開放的教學情景
有創意的教學情境,容易引起學生的新鮮感,好奇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和對知識探究的欲望,將學生的情感緊緊地吸引到教學活動中,由開心一刻升華到開心一課。如在《分類》中,我沒有開門見山地告訴學生們本節將學習的知識,而是利用課件使學生回歸生活,來到超市,通過觀看課件,引導學生思考:假設今天是星期天,你準備到超市買玩具和零食,你應該怎樣購買?學生靈機一動,答道“先到玩具區域再到零食區域救恩能選到。”從而滲透了分類的分類的思想。接著出師課件:讓學生幫助一名“懶惰”的小朋友整理房間。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打開了思維,嘗試了創新的成就感。
2、開放的學習方式和問題的設置
課堂教學的創新和核心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出課程實施既是師生互動的過程,也是師生共同發展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師生,生與生之間的有效互動,開展探究式學習,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方式。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保障學生的全員參與,主動參與和有效參與。要打破開放式學習方式與數學教材開放性的內容的局限沖突,教師要深入挖掘,精心設計,將封閉的內容開放化。設置開放性的問題。
3、增加作業的開放性
作業的設計目標在于對所學習的知識鞏固發展,并能靈活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教師要設計一個開放型的作業超市,學生自由選取,從獲得有價值的,必須的數學。在班級中可以定期開展數學小報比賽,數學生活知識評比等方式來促進學生的發展,不斷超越自己,使創新思維能力得到升華。
四、創新要做到求異
每個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都與自身的經驗,知識背景,思維方式;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有關。由此而產生的差異導致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數學學習傾向,教師要允許學生對同一問題多角度的理解和表達,尊重學生的求異,是激活學生創造的潛能,是確保不同類型的學生在各自的基礎上創新的前提。
總之,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要對數學問題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發現,互動交流,引發新的探索。求同和求異并存,讓學生在寬松,自由,和諧的環境中力爭創新,在老師的期待激勵和幫助下,培養創新勇氣,樂于創新的熱情,最終使創新潛力得以激活,使數學課堂真正的買進“激情燃燒的歲月”。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的途徑有很多,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結合學生和教學內容制定適當的策略,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欲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乃至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