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幸福
社區衛生服務覆蓋廣泛,方便群眾,能使廣大群眾獲得基本衛生服務,也有利于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衛生服務需求。社區衛生服務強調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有利于將預防保健落實到社區、家庭和個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近年來,基層醫院通過社區衛生服務,特別是上門服務,使礦區居民逐步提高了健康意識,改善了醫患關系,在創建和諧礦區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如何將基層醫院的日常診療與社區衛生服務緊密地結合起來;如何解決存在的一些不足;如何把社區衛生服務做得更好,這些都需要進一步分析和探索。
一、夯實體檢基礎,掌握居民健康信息
近三年間,根據礦區居民的不同分類,我們先后開展了離退休職工、隨礦家屬、有償解除勞動關系人員的三大人群體檢工作,獲得了較詳實的居民健康信息,并逐一建立了健康檔案,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經過統計和分析,對居民的健康狀況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對慢性病和多發病進行了歸檔管理,從中也發現相當一部分居民的健康狀況堪憂,需要醫患共同重視,我們也進行了一些多發病、常見病和老年病知識宣教。然而,目前居民體檢是分人群循環進行的,即各種人群隔兩年體檢一次,間隔的時間較長,不利于疾病的發現和追蹤。為了更加關注居民的建康狀況,應該每年或至少兩年各類人群體檢一次。這樣對體檢者有利,也可以提高基層醫院的經濟效益。雖然短期來看,醫保資金投入激增,但長遠來看,疾病被早發現、早治療,防止病情發展,效果要好得多,且醫療成本和醫保投入會相應減少。
二、積極開展上門醫療服務,增進醫患溝通
對礦區殘疾人及75歲以上老人上門服務是社區衛生服務的重點工作之一。近年來,深澤礦區老年人口日趨增多,且大多數老年人的子女在一線或外地工作,因此,積極開展上門醫療服務就顯得十分必要。通過上門服務,醫務人員為老年人進行血壓測量、心臟聽診、心電圖檢查等醫療服務。分析結果后提出治療方案,給予用藥指導。同時,講解常見病突發病的處理方法,細致介紹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識。這些活動,也進一步拉近了醫患距離,增進了醫患溝通,在精神上,給予了老年人很多安慰和關懷,為創建和諧礦區發揮了有效的作用。作為基層醫院,我們要將這項活動扎實開展下去,努力打造一支醫療技術過硬、醫德醫風良好的全科醫療團隊,不斷完善、不斷豐富上門服務的內容。例如,制定更為細致的服務計劃、增加新的便攜式檢查儀器和項目等,切實為老年人的健康服務。
三、積極開展健康講座,提高居民健康意識
為使礦區居民樹立正確的健康理念,摒棄不良生活習慣,了解更多的疾病防治知識,我們也曾舉辦過多次知識講座,內容力求通俗易懂。然而,要想使廣大居民都相信科學、相信醫院,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礦區,特別是一些老年人,盲目相信虛假廣告、輕信江湖游醫,從而被騙取大量錢財,或是對身體健康造成巨大傷害的例子屢見不鮮。這些現象看起來是居民或患者的自身問題,但究其本質,一定程度上是目前我們在健康宣教方面的缺失。我們不但要加強疾病的防治知識的教育,更要使廣大居民提高對疾病的科學認識。比如一些慢性病及惡性腫瘤,目前都還沒有徹底根治的方法和手段,主要是控制和緩解。在醫學界尚且如此,更不要說一些江湖游醫或是所謂的祖傳秘方了。如果居民了解了這些知識,就會對醫院重新樹立起信心,醫院也會避免發生患者流失的局面。因此,我們在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前,要廣泛宣傳,積極與服務處、居委會等單位協調,為講座提供適合的場所,爭取更多的居民參加,強調對疾病科學認識的重要性,提高居民健康意識。
四、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提高醫務人員綜合素質
加強醫德醫風建設是提高醫務人員綜合素質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們對每名醫務人員建立了醫德檔案,使醫德考評細化、量化,由科室和單位對醫務人員進行考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在醫院內部考評的同時,我們還應當到廣大礦區居民當中去,請他們參與到醫德醫風考評的工作當中來。打消他們的顧慮,使他們相信醫德醫風考評絕不是走過場,真誠地告訴居民應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對醫務人員打分,并提出建議和意見。通過回收整理居民的打分情況與醫院內部考評相結合,我們才能更全面、更客觀地對醫務人員做出評價,從而找出問題,找到不足。這樣,通過與礦區居民的互動,也同時能夠加強醫患溝通,促進和諧礦區的創建。
作為一項新生事業,社區衛生服務在總體上還處于不斷探索、完善的過程中。作為礦區基層醫院,我們只有調整服務結構、拓寬服務領域、改變傳統的就醫方式,變坐等病人為上門主動為病人服務,使醫院的業務工作從重視診斷治療擴大到同時重視預防保健,從院內服務擴大到社區,為創建和諧礦區做出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