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壺嶠小學 江西 上饒 334605)
摘 要: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把知識用于實際的初步實踐,更是教師了解學生和檢查教學效果的一個窗口。一項設計精巧的作業,可以與課堂教學緊密配合,不斷促進學生思維、智力、興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時也能查漏補缺。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4-272-01
作業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把知識用于實際的初步實踐,更是教師了解學生和檢查教學效果的一個窗口。一項設計精巧的作業,可以與課堂教學緊密配合,不斷促進學生思維、智力、興趣、意志等方面的健康發展,同時也能查漏補缺。此外,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發展學生智力,同樣意義匪淺。因此設計信度較高的作業是發揮作業諸多功能的前提,也是教師必備的基本功之一。以下是我對作業設計的一點反思。
作業設計應多層次性,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我們的教育對象具有極大的差異性。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發展也各有不同,應使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基礎、不同起點上,得到最優發展。因此,作業的設計和布置必須多層次,有差異。我對某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適當減少他們的作業量或適當的降低作業的難度,讓他們做一些抄寫、簡單動手、有趣味的作業,一方面使這些"差生"易學、樂學,另一方面也解決了他們"吃不了"的問題。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適當拔高要求,設計一些積累語言文字、擴展課外閱讀、提高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作業。這樣,學生的能力不但得到了鍛煉,滿足了他們渴求知識的心理,而且也解決了"吃不飽"的問題。適量、適當的作業和要求,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樹立信心。對優生是如此,對后進生更是如此。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難度的作業,讓好、中、差的學生在不同層次的作業上得到相應的知識,在原有的基礎上有不同的收獲,使得事半功倍。
作業設計應有趣味性,調動學生作業的積極性。學生怕做作業、拖拉作業大都是因為不喜歡千篇一律的練習形式。而作為教學對象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接受教育影響并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積極主動的。教育心理學表明,單調乏味的學習活動容易產生疲勞,并會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因此,作業的設計也應講究趣味性,以生動、形象的形式提高學生的作業興趣,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同時,寓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于趣味性的練習之中。聽、說、讀、寫、做、玩、觀等都可能成為語文作業,讓學生對作業保持一種新鮮感。
作業設計應多樣化,傳統作業設計形式單一,以書面作業為主,只注重于學生的寫,比較單調、乏味。實際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教師要善于在學生活動中捕捉時機,設計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作業內容。新的作業設計應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練等多種形式相融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勢的心理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參與學習。
(1)實踐性的,如:種植花草盆景,觀察探究,掌握規律;參觀采訪,搜集整理材料,增強交際能力,養成動手習慣。
(2)競賽性的,賽詩會、速讀會、語文智力有獎游藝會、成語接龍等。
(3)游戲性的,如猜謎語、游戲作文、對對聯等。
學了《詹天佑》,根據課文內容創作示意圖,變抽象文字為直觀生動的畫面,使學生學得更活更實;另外,還可利用教師節、中秋節、元旦等節假日為老師、家人、同學寫上一段祝愿語或制作一張賀卡或寫一封問候的信等。這樣的語文作業形式生動、活潑、有趣,人人都有話可說、可寫,都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已喜歡的內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積極有效地完成語文作業。而學習古詩詞后,模仿原作寫一首詩,不必追求詩的押韻、對仗,讓學生的思維自由發揮,做一回小詩人,更是一項有新意的作業。
作業設計應多元化,讓學生多感官得到體驗。作業不應當是單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滿情趣的多元復合體,它是一種憑借,由此激發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感官體驗,在愉悅合理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培養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能力,并積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經歷。作業練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之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卻往往忽視了指導學生充分運用多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認識事物,也很少想起鼓勵學生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現其學習、思考的結果,最終導致作業只是師生之間淺薄的文本符號的往來。學生不僅個性沒有得到發揮,而且思維潛力也得不到挖掘,難以由此獲得可持續性發展的學習能力。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應該通過設計真實、復雜和具有挑戰性的學習環境或問題情境,誘發、驅動并支撐學習者的探索、思考與問題解決這種積極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習者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所以,教師要尋求作業創新,要設計形式多樣、多元化的作業。
總之,“教者有心,學者得益”。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在作業設計時務必少而精,形式多樣,高質、高效,富有啟發性,這樣的作業設計才符合新課程素質教育的精神,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空間進行創造活動,讓他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生動活潑地發展。使學生在廣闊的時空中學語文、用語文,在玩中學、在實踐中學、在生活中學,拓寬視野、豐富知識,發展能力。